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穷人》一文中运用的叹词较多。准确地掌握这些叹词的读音,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好处。这里就对课文中“哦”、“嗯”两字的读音谈一点看法。“哦”在课文中出现三次。一,渔夫拖着湿淋淋的鱼网突然出现在桑娜的面前,这时桑娜正为抱回西蒙的孩子而忐忑不安,文章写出了桑娜的心理,“‘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这里的“哦”应读“ō”,表示桑娜惊恐的心理。二,渔夫回家后,桑娜把西蒙死了的消息告诉他,渔夫如闻霹雳,“哦?什么时候?”这里的“哦”应该“ó”,表示渔夫的惊疑神情。三、课文最后,“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  相似文献   

2.
“你瞧,他们在这里。”桑娜拉开了帐子…… 渔夫看着七个熟睡的孩子,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桑娜却把头巾裹在头上叹了口气:“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我?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让我们够受的了。”渔夫说:“这两个孩子挺可爱的。放心,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相似文献   

3.
“我?”析     
“我?”是部编五年制第十册《穷人》一课中桑娜说的一句话。“我?”桑娜欲言又止,没有正面回答丈夫的问题,而是改口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沉默了一阵,桑娜才用试探的口气告诉渔夫西蒙丢下两个孩子死了。  相似文献   

4.
《穷人》一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渔夫和妻子桑娜同情、关心穷人的美好心灵。文中多处运用叹词,使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真实、感人。 1.表示关心、同情①“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②“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相似文献   

5.
《穷人》这篇文章通过写渔夫的妻子桑娜主动收养死去的邻居西蒙家的孩子的事 ,表现出穷人善良 ,宁可自己受苦 ,也要帮助别人的优良品质。在板书完课题后 ,让学生通读全文 ,找出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桑娜”、“西蒙”、“渔夫”。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善良品质的词句加以体会 ,并精练地板书出来 :桑娜“主动收养”“非……不可” ;西蒙“疼爱、惦念孩子” ;渔夫“主动收养” ,“熬过去”。最后的点睛之笔是用红笔画出三个相迭的红心后板书“善良”这一点明中心的词 ,这说明有着相同命运的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们“…  相似文献   

6.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思考题:课文的主要人物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圈,分别写上“桑娜”、“渔夫”、请同学们上台,在黑板上填上自己的答案,等一会儿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理由。)  相似文献   

7.
《穷人》这篇课文讲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渔夫,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第三段峰回路转,高潮迭起。作家惜墨如金的四次“沉默”,对人物的刻画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穷人》一文,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生活十分穷困的情况下,同情、关心并收养了邻居西蒙遗留的子女。课文朴实、生动,读后给人以心灵美的教益。课文的主人公——渔夫的妻子桑娜,是一个朴实勤劳善良可敬的妇女。桑娜出现时,正“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在她的操持下,这间渔家小屋“地板  相似文献   

9.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故事内容主要讲了渔夫和桑娜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文中描写渔夫的笔墨不多,只写了他深夜归来后与桑娜的对话,而在这段对话中四次出现了“哦”这个语气词。四个“哦”语气都表示感叹,但是音和义不尽相同,应根据句子中所表达的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册《穷人》是讲读课文。文中对穷人的品质通过桑娜收养孤儿进行了集中反映。课文中渔夫出现的很晚,时间也很短,仅有与桑娜的两段对话。要使学生认识穷人的品质,分析桑娜具有代表性,分析渔夫则带有广泛性。因此,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渔夫的品质之美,课文的中心就要变成“桑  相似文献   

11.
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家的孩子后,他们的负担就更重了。渔夫和桑娜早早地就起来了,比原来起得还要早,可渔夫经常是很晚才回来,每天钓到的鱼也超不出几条。有一天,风和景明,渔夫钓了许多鱼,桑娜好好地做了一顿,不一会儿,喷香的鱼摆在了桌子上,虽然有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下册课文《渔夫的故事》中有这么一句话:渔夫叫道:“好倒霉啊,碰上我来解救你!是我救了你的命啊!”这里的“倒霉”是指渔夫的运气不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遇事不顺心,机遇不好,运气坏叫做“倒霉”。  相似文献   

13.
《穷人》一文记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教学本文时.引导学生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主要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感受西蒙、桑娜一家的贫穷,体会桑娜的善良及忐忑不安的原因,体会渔夫的善良和坚强。  相似文献   

15.
鹬和蚌在河滩上互不相让,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渔夫看见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俩一齐捉住了。渔夫边走边得意洋洋地哼着小调。鹬和蚌想到自己就要变成渔夫的美餐了,心里十分懊悔。鹬后悔自己因为侵犯蚌,弄得现在性命难保。蚌埋怨自己太固执,死夹住鹬的嘴不放,才弄得如今两败俱伤。鹬勉强撑开嘴,悄悄地对蚌说:“老弟,你还是先松开壳儿吧,要不然,咱俩都得死。”蚌想了想说:“好吧!我滚到地上,夹住渔夫的脚,你就趁机飞走吧!”“那你怎么办?”“别管我!你先走吧!”说完,蚌就松开壳儿,往地上一滚,猛地夹住了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丽、智慧、财富你选择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选择智慧!”由此可见,智慧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一位渔夫在最不佳的时节出海,常常都能满载而归。那帮年轻捕手们既羡慕又嫉妒,向他请教方法。渔夫说:“船多划几里路呗!”但是,小伙子们常常累得半死,回来后依然收获甚微。他们私下里叹道:“这老头,运气总比咱们好!”渔夫的儿子长大了,也要出海。他问老爸“:你的运气为啥总是那么好?”渔夫说“,什么运气!你得学会看风辨云观水色,即使几片浪花,都有鱼的味道;很多技巧我说不清,你得自己去研究、去悟;这些…  相似文献   

17.
《穷人》这篇课文讲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渔夫,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第三段峰回路转,高潮迭起。作家惜墨如金的四次沉默,对人物的刻  相似文献   

18.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穷人》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  相似文献   

20.
《穷人》这篇课文,写的是穷苦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关心邻居西蒙,并把西蒙死后遗留下的两个幼儿抱回家抚养的事,赞扬了穷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德。课文先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守在小屋里,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接着写桑娜看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病死,便把她的孩子抱回家以及这样做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