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中有苦也有乐,解出一道数学题,写出一篇好作文,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就会很高兴;考试成绩差,挨老师批评,挨父母的巴掌就会痛苦。我在学校大会上也听说过要给我们小学生减轻学习负  相似文献   

2.
苏重爱 《小学生》2006,(9):42-43
静玉笑起来脸上总是有一个深深的酒窝。“一想到考试,我的头就会痛起来。” 虽然有相同的苦恼,但是对静玉而言,考试好像并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 “只要尽力就好了,不要太担心。”静玉说,仿佛考试没什么大不了。 “下一节课是美术,我忘了带材料。” 其他同学正为了没有带材料而着急的时候,只有静玉像是没有任何烦恼一样干净利落地挨了老师一板。挨完手板回到座位时,静玉也是一副笑脸。 “崔静玉,你没有带材料挨了手板,还笑得出来?你那张笑脸是什么意思?” 在生气的老师眼里,静玉的笑容可能让他觉得更生气。 “你是不是觉得老师的这一板没什么意义,下次还不打算准备材料?” “不是的,是下次一定会准备的意思。” “刚开学的时候,静玉和老师发生过很多次这样的争执。可是现在,老师知道,开朗的静玉在挨打之后,也不会哭丧着脸。 “你写的是什么答案啊?都错了啊。” 批评完静玉之后老师也会笑,当然,静玉也会笑。 “我喜欢静玉不生气又很开朗的个性。”老师甚至说过这样的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项工作为什么在镇级学校一直难于落实到位,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老师们常常不经意地就“授之以鱼”了,这就自然变成作业要加量,假日要补课,要不学生哪有这么多“鱼”呢?又怎么应付考试呢?其实,学生的很多负担是我们老师造成的。一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要学生在课后去完成,造成恶性循环;二是老师教学不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启迪学生思维,不能培养学生能力。只是一味地满堂灌,自然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不应当压制     
随着教学方法不断地改革,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逐渐地被调动起来了。我班上有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目前他们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抽出空余时间,钻研老师尚未教的课文。如老师刚教到“异分母的加减法”,他们就自学到“分数的乘法”部分了;抽查他们的“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情况,他们又都懂,作业又不错,而且他们还自觉地备了一本算术练习本,有条有理地把习题解答出来,主动地交给老师批改,不懂的地方就来问老师。可是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一部分老师说:“不能提倡学生这种学习方法,就是有这种现象,在班上也不能表扬,应当压制;否则,就是增加老师的负担,加重学生的负担。”也有  相似文献   

5.
虽然新课程改革对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很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试的次数得到了严格的控制,但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是没有任何负担,而是减掉曾经的不合理的负担。而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并不是取消考试,是保证合理的考查基础上的控制考试次数。因为考试是老师系统检查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的最直接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我教了多年的初中数学,深知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教师指导恰当,不仅会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今天.怎样才能减负不减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做好以下四个环节,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让学生能主动接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说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我,下面有这么多听课老师呢!”这是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面对一千多名老师在课堂上说出的真心话。当时老师们一笑而过,可事后细细一想,却发人深省。今天想怎么说都可以,那平时呢?平时就不行了,说错了会挨批评,还不如不说。要是斗胆想说,就得按老师的想法去说,于是心里得先猜猜老师希望我说什么,怎么说老师满意,至于一  相似文献   

9.
凌月 《上海教育》2002,(8):42-43
在参加调查座谈会时,至少有1/2的中学生表示自己会把学校与考试与紧张的学习相联系。大约有1/3左右的学生在做梦时会感受到作业、考试的压力和老师严厉的脸。零点调查公司发布的中学生研究报告指出,除了减轻学生负担以外,学校还应注意发展健康的师生、同学关系,充实教学内容,注重学生需要,创造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李彪 《科学教育》2009,(5):39-39
随着学习功课的增加,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学习似乎成了一种任务,感受不到半点快乐,一种被老师、家长“逼上梁山”的无可奈何,纯粹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没学完就丢了一大半,学得非常辛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家长拼命地给学生补习,加班加点,跟学生耗时间、打疲劳战,越是这样,学生越发恐惧学习、不愿意学习。长期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如何让学生轻松而又愉快地学习成了当今教师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1.
徐魏 《家庭教育》2009,(9):36-37
一位中年妇女打入热线求助,说:“我的女儿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坐不住,总爱摆弄小玩意儿,搞小动作,常挨老师批评不说,我们做家长的还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谈话。我丈夫脾气不好,一听说老师请家长谈话就火冒三丈,有时还会打孩子。我又气又急,既不能说不让老师请家长,也挡不住丈夫发火,更捆不住女儿的手,只是暗地里恨她不争气。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在批阅学生的日记时,读到了这样一篇日记:今天我又挨了数学老师重重的批评。我想,前几天妈妈说得对,我是家中的一个负担,因为成绩是班中最差的。要是家中少了我,爸爸妈妈就不会叹气和干苦工了,也不用借钱给我读书。要是班里少了我,老师就不用生气。我再这样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玩也是学习●考试中的童年记忆中,从我迈进校门的那一天起,我的生活也就进入了漫长的苦学历程。没完没了、永无止境的考试,大考、中考、小考,入学考、期中考、期末考,压得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喘不过气来。我自认为是一个刻苦的学生,但也保证不了每次都考好成绩。每当考糊的时候,我回家时的脚步总是沉甸甸的。我不知怎样面对父母,不知父母在我的考卷上签字时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头,胀胀的,昏昏沉沉。天上似乎有一块乌云向我压过来。考试,哪天才是尽头!至今,每当我想起那一段为了考试不休不眠的日子,还会有微微颤栗的感觉。少玩点…  相似文献   

14.
自从我进入职校起,我的师哥、师姐就告诉我,考试时绝对不能作弊,只要作弊,24小时内离校,无论你是谁,都绝对不会留情。而每次考试前,老师也一定要开一次班会,反复告诫,不及格还可以补考,作弊就一定要开除,所以一定不要有非分之想。在考试前,监考老师和任课老师还会再提醒大家一次,反复强调作弊后果的严重性。可以说,每一名学生都非常清楚作弊的后果,可是依然会有人铤而走险。我们学校对考试成绩也有着严格的要求,考试不及格要补考和重修,甚至要交纳高额的重修费用。此外,对成绩不及格科目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来说还要面对被勒令退学等处理。因…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结合数学学科特点 ,教育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生活、认识问题 ,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用极限思想看待问题每一次考试之后 ,总有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灰心丧气 ,我安慰学生说 :学习不好并不能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 ,只是影响我们的心情 ,要让心情愉快起来、充满自信 ,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一个学生了解了自己最差的极限 ,也就是知道了自己的底线 ,他会安慰自己 ,然后鼓足勇气继续学习。我了解到有些学生怕老师 ,不能与老师平等相处、有问题不敢向老师请教 ,我就在班级对学生说 ,…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的看法,反映了我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环境,不利于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同时,我也欣喜看到高中生对学习的独立思考。比如,油元认为,热爱学习的人,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钱碧莹认为,当学生有一个原动力的时候,就会主动地学习;王佳硕认为,减负也要从家长这里开始,等等。我以为,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力极其关键。如果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7.
试论合作学习与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显形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等方面,其弊端已经被人们所认识,这便有了我国教育界新千年头件大事——“减负”。然而,减负不能单纯依靠减轻学生学业量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承受的“隐性”负担——心理负担若不设法减轻,减负就不能根本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钱坤 《中学理科》2006,(7):73-7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求知的重要动力之一,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把学习看作负担,从而乐此不疲。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考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件极痛苦的事,我也是“反对考试家族”的一员。我十分讨厌考试,认为考试不好。期末考试前,老师们不停地用小测验“考验”学生,同学们脑袋里都是一个个数学公式和解词。尤其是在放寒假前,老师们更是不停地说什么考好了就能过好年,考不好就会过糟年之类的话。家长们呢,更不用说,对孩子的要求更高,电脑、电视上早就贴上了“封条”。在学校就受到种种限制的我们,到了家里也被逼着学习、学习、再学习,无奈啊……考试中,我不停地想着老师和家长的嘱咐,一些早已掌握的知识都不翼而飞了,有时脑子里竟一片空白,难免就有…  相似文献   

20.
开心度假村     
谁挨巴掌 杰弗逊的爸爸警 告他说:"这次考试如 果没有超过60分,准 有人挨巴掌!" 杰弗逊忧心忡忡 地来到学校,对老师 说"不是我吓唬您, 老师1我爸爸说,我如 果这次考试不及格,准 会有人挨巴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