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例1 地球的转动动能Ek=C/T2,式中T=8.64×104s,为自转周期,c=1.65×1039 J·s2,为一常数.据天文测算,地球的自转周期大约每100万a增加16 s,如果这个变化主要是由于海洋潮汐的摩擦作用引起的,试估算潮汐的功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球自转变慢现象,从动力学角度出发,提出每百年潮汐能耗的概念,并建立了渐变地月潮汐能耗模型.基于此,计算出以前不同年代的地球和月球的潮汐能耗、地球自转周期、地月距离、月球公转自转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变慢率等,并总结出它们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形成初期,潮汐能耗非常高,是现在的16.8倍,地月距离非常近,是现在距离的39%等,并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地球自转对抛体运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研究地球自转时抛体运动的轨道方程和抛体的横向偏离等,揭示了地球自转对抛体运动的影响,它对学习和理解非惯性转动参照系中物体的运动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宇宙     
宇宙一、演示说明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明:(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2)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2.用蜡烛光代表太阳继续转动地球仪。说明:(1)昼夜是怎么形成的?________(2)停止转动地球仪,指出当时地球...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球远离太阳现象,为讨论地球远离太阳与太阳自转变慢的机制,从动力学角度出发,建立了渐变地日潮汐能耗模型。基于此计算出以前不同年代的地球和所有行星对太阳的潮汐能耗、太阳自转周期、地日距离、地球公转周期和太阳自转周期变慢率等并总结出它们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和太阳形成初期,潮汐能耗比现在要高;从46亿年前到现在,太阳自转周期改变了约182 s,地球的公转周期改变慢了2.193×105 s,地球远离了6.935×108 m,公转半径改变了0.46%。  相似文献   

6.
一、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方向转动的;从南极上空看,则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因此,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上,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为北半球(如图1);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为南半球(如图2)。  相似文献   

7.
月球从地球偷走能量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多数是由月亮引起的(太阳的作用稍小一点),潮汐的秘密是这样的:由于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地球上的海洋受到月球的引力牵引作用,面对月亮的那一面就出现高潮,这恐怕人人都知道。而与此同时,地球上远离月球的另一面也出现另一个高潮,这是因为月球对地球本身的引力牵引作用大于对其水体的作用,从而使另一面的海水向外“鼓”而造成的。所有这些牵引现象还产生了另外一个有趣的作用:通过牵引,地球的自转能量被月球一点点地“偷”走了,因此每一百年我们的地球自转周期就要缩短0.015秒。月亮每年…  相似文献   

8.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更替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如果自转的周期不是恒星日,而是回归年,还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吗?我们都知道,月球绕地球转动时,总是同一面向着地球,这种现象说明:月球自转方向和它的公转方向相同(逆时针方向),自转周期和公  相似文献   

9.
1.发射火箭要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一直在由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都随着地球的自转一起转动.如果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火箭,就能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使火箭获得一个初速度,  相似文献   

10.
本从经典流体力学方程出发,尝试计算潮汐参数。认为地球的自转不仅仅作为潮汐传播的起因,而且作为-与月球引力相结合-一种周期性“强迫力”,作用于潮汐“振动”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研究地球自转时抛体运动的轨道方程和抛体的横向偏离等,揭示了地球自转对抛体运动的影响.它对学习和理解非惯性转动参照系中物体的运动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问 为何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答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的自转速度很慢,自转一次正好环绕地球一周,因此月球上的一天大约是地球时间的29.5天,巧球以固定面对着地球的状况,大概是月球诞生不久就已经这样,太阳系中地球以外其他行星的卫星,大多也如月球般,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样长,这是因为行星潮汐力使卫星自转周期延长到与公转周期一致。 问 以前月球比较接近地球? 答 现在的月球、地球间平均距离大约为38.44万公里。46亿年  相似文献   

13.
如果恐龙存活不下来,如果希特勒赢得了“二战”,如果月球不曾形成……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45亿年前:假如月球不曾形成地球上的生命与现在相比将大不相同。当然,这是说,如果存在生命的话。没有了月球,没有了渐渐退去的潮汐,那么地球的一天可能只有8个小时左右。空气中将含有丰富的氧气,但也会有更多的二氧化碳。由于自转速度很快,地球上将狂风大作,树木不再生长。动物可能必须长得十分强壮,要有外壳的保护,但并不高大,它们的新陈代谢会很快。月球能平衡地球自转,如果没有月球,地球的气候变化将十分剧烈——干旱、洪水、冰冻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观潮》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其中的秘密。因受太阳、月球引力的影响和地球自转的作用,海面会出现潮汐,这是很普通的现象。然而,钱塘江的潮涌却分外壮观。  相似文献   

15.
疑难解答     
为什么水流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或不旋转呢?我的粗浅见解是:地球由于自西向东绕地轴高速自转,因此,赤道附近的物体线速度最大,从赤道向两极物体的线速度逐渐减小。因此,北半球上的任何物体都是南端部分钱速度大而北端部分线速度小,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由于惯性物体就会发生转动,但是由于摩擦力和其他作用力的存在,物体根本转不起来。而“平静”的水在下漏过程中只受重力,又由于液体的附壁效应,所以,水对漏孔的附壁作用和地球的自转作用共同引起了水的旋转。由于孔南侧的水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因此水漩涡总是逆时针旋转,而…  相似文献   

16.
赵淑梅 《物理教师》2005,26(6):2-42
印度洋突发的强烈地震,导致了印度洋底板块的移动,从而可能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另一方面,我们正面临的大气变暖,使两极冰山熔化,也会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为什么这些地表活动会使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让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7.
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的唯一原因吗?事实上,无论地球自转与否,地球上都会产生昼夜更替。在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其自转周期若与公转周期相等,则地球上对着太阳或背着太阳的点将会永远保持这一姿态,也就是说,是正午的永远是正午,是子夜的永远是子夜,从而没有昼夜的变化。这不就说明在地球自转时,也有无昼夜变化的时候。请看图1:图中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也在自转,但它的自转角速度与公转角速度相等,地球在位置A时,参照点的地方时为午时,地球从位置A公转到B时,公转了90度,同时地球自己也自转了90度,参照点的地方时还是午时;同理…  相似文献   

18.
以前,我们人类生活在方圆十公里视野的土地上,每天感受着日升月落,信仰着天圆地方。很久以后,我们终于明白自己原来是在一个球形物体上生活,这个地球不仅围绕着地球公转,还在拼命自转,这产生了白天和黑夜;一昼一夜,我们计算着属于生命的时间……可是,地球为什么自转?太阳为什么自转?其它星球又为什么自转?我们却不多研究,一直视而不见。转动种种几乎所有的星球都在自转,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是23小时56分4秒,我们感觉很平常;水星的自转周期是58.8天;金星自转周期是243天,慢吞吞,比它的公转周期还慢;火星自转周期是24.…  相似文献   

19.
施光平 《江西教育》2002,(17):27-27
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愈加感觉到小学自然课的艺术教学十分重要。同一篇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而添加了艺术情趣的课堂教学,其效果就是不一样。譬如,在教《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环节:用学生的形体形象地演示出浩瀚宇宙中的地球自转和公转。教学时,请一名身穿鲜红衣服的胖女生来扮演“太阳”,找一位蓝衣衫的瘦个男生扮作“地球”。先叫瘦个男生原地以自己身体为轴转动,我就向学生讲解这是蓝蓝的地球在自转;接着让瘦个男生在自转的同时再围绕着胖女生转圈,并向学生讲解这是地球在围着鲜红的太阳公转。演…  相似文献   

20.
地球自转指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你是否想过地球自转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地球一旦停止自转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