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津 《图书馆杂志》2004,23(9):10-12
每一本正式出版物都有封面,而封面上也必定印有书名,书名又有印刷体、手写体之别。印刷体多为仿宋,手写体则较多样,楷书、隶书、行书、篆书皆有。也有一些作者自己题写书名,但也有不少作者喜欢请著名学者或书法家题签。封面题签各种各样,如若以儒雅的书法配上多姿多彩的装帧,那也算是锦上添花,别具一格的了。  相似文献   

2.
我在审稿工作中发现 ,责任编辑对于书稿的正文、插图、专业内容及名词术语等都比较重视 ,这是对的 ,也是主要的 ,应该坚持下去。但是 ,对于其他一些方面 ,诸如封面、内封、前言及目录等 ,往往容易忽视 ,常常出错。我曾参加过优秀图书评奖工作 ,有的图书本来内容很好 ,就是因为在这些细节上出了问题而落选 ,太可惜了。可见 ,“细微之处有学问”。现在就来谈谈这些细微的问题 ,以便于编辑在审读加工中有所遵循。   一、封面审读加工1 关于书名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得有错别字、繁体字(包括请书法家和领导人题写的书名 )。②书名不能“名不…  相似文献   

3.
黄爽亮 《出版参考》2023,(7):71-72+82
书名设计对图书封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封面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书名设计不但可以准确地传达图书的特性,优化图书封面,而且还能给读者带来视觉的愉悦,让封面阅读成为美的享受,提升图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了提高书名设计水平,使图书封面获得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本文从书名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对制约和影响书名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索,结合成功的书名设计案例的表现手法,提出书名设计要以图书内容为本,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让美的书名为图书封面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送展的一副图书封面(原书未能及时送展)受到许多出版界同行的重视,也得到不少外国书商的青睐。书名是《技术发展的历史逻辑》,作者:王克强,封面设计:王大成。该书封面用门捷列夫半身像及其周期表作底图,书名用中文简体字、中文繁体字、日本汉字拼成一三角书名图案,图内又套排英、德、俄三种文字的另一三角书名图案。此封面设计新颖别致,大大方便了不懂汉语的外国读者对书的了解,以至一阿拉伯书商提出,封面没有阿拉伯文该是一大遗憾!  相似文献   

5.
图书封面上的文字,主要指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以及简短的说明文字。这些是惟一可以留在封面上的文字信息。所以,如何处理得合理、生动,学问不少。必须做到简洁、意明,切忌罗唆。含糊不清。从本人的切身体会中,还感到书名在字数上,应尽可能避免长的书名,因为长书名在视觉上相对来讲比短书名的冲击力要小、要弱;同时,设计师如果不好好“审题”,封面、书脊、扉页上的文字不正确、不统一,  相似文献   

6.
出版社重视图书的装帧设计,不少精装书还外加包封,这是一种讲究的装帧形式。包封亦称护封,目的是用以保护书籍和起美化的作用,包封也印有书名和卷次、著译者、出版社,以及介绍内容的宣传文字等。这种装帧在国外出版的精装书也是很普遍的。图书馆入藏时往往将包封取下后上架(将包封上的宣传文字或作者简介剪下后贴在封面背面)。因此,这种装帧的封面设计仍是不能缺少的(至少在书脊或封面上要印上书名、作者)。 近时出版的一些硬纸(不是硬板纸)封面的图书也用了包封(因为没有与封面粘在一起),也许是一种改进。然而设计者往往只注重包封设计,而忽视了封面设  相似文献   

7.
吴强 《云南档案》2005,(4):22-24
首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档案馆一堆旧资料中,一本装帧很朴素的册子,为“崇文印”1947年元旦再版书,小32K直排版。封面从左到右有三行毛笔行书字,分别是书的作者“方诚上校”,书名“八年抗战小史”和题写书名者落款“杨宝谷(印)题”。翻过封面排印有”追悼抗战阵亡军民,拥护中华民国宪法”的口号。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259-199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本文所称"国标",如无特殊说明即指此国标)的规定,国内的图书都应加注汉语拼音书名.书名汉语拼音是图书封面的标志要素之一,而且处在封面的突出位置,因此其拼写正确与否对图书质量乃至出版社的形象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湘版图书在广大读者中声誉日隆。延安时期革命文艺的总汇《延安文艺丛书》;知识界所熟悉的《走向世界丛书》;胡耀邦总书记题写书名的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于右任先生的诗词集、墨迹选;中央组织部等单位主编的《迎接新的技术革命》以及《诗苑译林》等外国古典和当代名著译本,都在读书界备受称道。一九八五年,湘版书在过去几年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起色。如果粗略地翻看一下年内出版的湘版图书,就会发现异彩纷呈,其中不乏名篇佳作。 (一) 注重社会效益,讲求书的品格,切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是湘版图书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近年来湘版图书的显著特点之一。有段时间,图书市场上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多数设计者在设计封面时主要把精力用在了封面上 ,而忽视了书脊的设计 ,还没有真正对书脊和封底的设计加以重视。我们知道 ,图书在销售和收藏时都是竖立在书架上的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书脊。书脊色彩和式样设计的水平高低 ,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视觉感受 ,由此说明书脊设计的重要性。国家对书脊设计有标准规定 ,凡是厚度在 5mm以上的图书 ,都必须对书脊进行设计 ,这里所说的设计是利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设计。其书脊设计内容应包括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 ,是丛书的还应有丛书名。从艺术上讲 ,应对书脊所包含的内容在字体、字号、色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自新闻出版署提出“新闻出版工作由规模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阶段转移”的工作思路以来,各出版单位都相继制定了质量检查实施细则或评估标准,定期对图书质量进行检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几年图书质量滑坡现象仍十分严重,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我社的图书质量检查,发现从编校质量到印制质量都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编校质量方面的差错率居高不下首先,封面、扉页、版权页经常出错,主要有:①封面、扉页、版权页内容不一致,如书名、作者、责任编辑署名不一致,书号、定价内外不一致;②书名用的英文、汉语拼音经…  相似文献   

12.
一、封面:显性书写的隐形意义每一个爱书的人都会看重书的封面,有时甚至仅仅因为封面感觉好而买书。然而,在书籍的历史上,最初的印刷图书是没有封面的。直至1475年到1478年间,图书封面才真正开始出现。图书封面的出现最初是为了保护书心。在大规模复制生产之前,数量有限的图书十分珍贵。15世纪中后期,随着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日本新版图书封面设计用心良苦,标题书名印刷字号不断扩增,不仅封面,也延伸至封背,上面同样印有大号明朝体书名,文字背景则追求简洁着色。步入书店,那些冠以巨大书名的新版图书以展示书名的平面布架方式令读者耳目一新。面对这一动态,我们可从一个侧面窥测日本出版行业激烈竞争程度。 1996年日本百万畅销图书《脑内革命》曾以其刻意设计的封面大字号书名走俏日本书市。今年一季度,接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出版的图书品种多了。打开报纸的图书广告,林林总总,缤纷五彩。像《中国图书商报》等的图书广告,经常整版十几家竞相宣传,读者徜徉其间,如人书林,令人兴奋不已。遗憾的是,不少广告上的新书,只列书名而无作者名字,不免令读者失望。特别是看到有足够的版面空间可以列上作者名字的时候,更有替作者不平的感觉。有的图书广告有书名、开本、字数、定价和内容说明,唯独没有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就更使人大惑不解了。还有的图书广告赫然写着:为作者出好书,为读  相似文献   

15.
同看人一样,图书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同样重要,好的书名和封面设计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翻开图书,自然就增加了购书的可能。大量调查表明,消费者在购书时,在书架前停留的时间往往不过几秒,所以书名和封面是在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不二法则。只有在4秒钟内打动读者,他们才可能对内容感兴趣,而接下来读者最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封底上再花上几秒钟,这是对封底设计的极大考验。  相似文献   

16.
书名是作者意志、愿望、感情表达的符号和载体.是图书识别的主要标志。如果把封面比作书的面孔,那么书名就是扣的“眼睛”。近年来.在书名制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不利于我国出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史料》2005,(4):125-125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华书局重新起动整理点校“二十四史”与《清史稿》。因此中华书局就邀请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来中华书局工作,著名书法家、学者启功应邀点校《清史稿》。启功与中华书局有特别密切的关系,称中华书局人为“老同事”,不仅为中华书局出的书题写书名,估计总得在百种以上,而且自己的书稿大部分交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18.
封面是书的门面,是一位不说话的推销员。图书封面艺术性和广告性的有机结合,能促使图书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在有一部分图书封面只强调广告性,强烈的冷暖色对比,人物照片的剪接拼凑,设计简单、草率。而另一些封面光注重艺术性,用草字排书名,很大气,很潇洒,但一般知识层的读者无法认读,必然影响销售效果。有些书设计得很花哨,也能吸引人,但忽略了这是一套丛书或是按年级进课堂的书,封面设计时不考虑它们的区分及标志,这也造成使用者的不便。随着出版事业阶段性的转移,出版、发行都在进行改革,书店的业务员改变“隔山买牛”的  相似文献   

19.
丛书是汇集一人或多人的多种著作,用一个总书名概括起来所刻印出版的书。这个总书名或出现在总目录上,或出现在总序跋、卷端、版心、封面、书根上,或本无总书名而由编目人员或藏家所拟。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丛书网罗敬佚,保存了大量文献资料,为历代学人所重视,辗转翻刻或转版修补重印,或因旧风陵替,坊贾射利,书名多有变迁。  相似文献   

20.
图书版权页是为图书出版情况的记录,或称版本记录页。规范图书版权页的记载项目,是图书质量的重要一部分。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对于图书版权页的记载项目,曾经有过明确规定。最近若干年来,图书品种增加很快,而图书版权页上的记录,往往出现项目不完全和错漏等情况。举例如下: 一、书名不完整,或漏字或有副题时未列出。《在社会环境下的图书出版》一书漏印“在”字。《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一书则未列上副题。而《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一书封面、扉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