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一、主要内容1.经济法的概念;2.经济法律关系。二、学习重点与难点1.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是调整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地位本章要求掌握的各词: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中国经济法、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要求掌握的问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主要内容。在政企职能分开、两权适当分离的原则下,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经济法的法律性质。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的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与区别。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与区别。经济法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国际经济法练习题河北大学法律系李德申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法的形成时期,是在○①封建社会末期②自由资本主义时期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①各种经济关系②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③超越一国范围的经济关系④不同国籍...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一、判断题1 .经济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意志的体现 ,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2 .经济法调整的是经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3.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一切经济关系。5 .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6 .企业内部的组织不是经济实体 ,不具有法人资格 ,因此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一切经济关系。2 .经济法是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章 经济法律关系一、判断题1 .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2 .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法,是调整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与民法之间不仅存在差异、分界点,经济法于预与民法干预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6.
王晓珉 《当代电大》2004,(10):11-17
1 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经济法最早产生于 (   )。 A 德国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2 ) 196 4年世界上第一部经济法典在 (   )颁布。 A 德国    B 苏联 C 波兰    D 捷克斯洛伐克3)经济法律关系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 A 主体    B 客体 C 内容    D 责任4 )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经济权利的是 (   )。 A 所有权     B 用益物权 C 经济债权    D 工业产权5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转机条例》 ,企业进行停产整顿的原因是 (   )。 A 企业的产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B 企业…  相似文献   

7.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 1.第二次科技革命爆发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 ) A.文明时代 B.蒸汽时代C.电子时代 D.电气时代 2.垄断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3.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C.生产社会化 D.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社会矛盾 4.中国历史最伟大最深刻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法从其一产生,围绕着“什么是经济法”,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理论界为此展开了多次讨论。这些讨论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另一部分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通过与其他部门法的区别来确定经济法的基本性质及其应有的法律。在民法未颁布之前,持“大经济法”的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在《民法通则》颁布之后,由于明确了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民法调整,因此经济法所调整的范围被限定为国民经济管理关系。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就很明朗了。但是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关系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因为二者调整的管理关系都是纵向的管理关系,而且,行政机关也具有调整经济关系的职能,因此,有关经济法的性质的讨论又主要围绕着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展开。本文拟对此作一个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1 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是指国家在协调、管理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1)宏观经济调控关系。(2)市场管理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其与民商法、行政法的区别 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外众说纷纭。我国的经济法研究起步虽晚,但一开始就在该问题上争论激烈。80年代,在承认经济法为独立法律部门的观点中,有“全”、“大”、“中”几派的区别。所谓“全”,是指主张经济法调整一切经济关系,这显然不正确地扩大了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所谓“大”,以“纵横说”、“密切联系说”和“管理——协作说”为代表,也过大地规定了经济法的调整范围,特别是把一些应该由民法调整的对象也划归经济法调整的范围。而所谓“中”的观点,则比较恰当地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规定为“因国家经济调节而引起的一种国家经济管理关系”。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地位 本章要求掌握的名词: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中国经济法、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 要求掌握的问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主要内容。在政企职能分开、两权适当分离的原则下,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经济法的法律性质。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经济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意志的体现,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2、经济法调整的是经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3、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一切经济关系。 5、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6、企业内部的组织不是经济实体,不具有法人资格,因此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概论》是中央电大为经济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本课程内容较多、逻辑性强,为便于教学和复习,现将其主要内容和各章重点向大家简介如下,供参考。第一章经济法概述本章介绍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学习本章,应着重掌握以下内容: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协调、管理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说来,它包括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从阐明我国经济体制转变中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四大互动体系:前提体系——“宏观调控经济关系”、核心体系——“市场管制经济关系”、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经济关系”和补充体系——“国家应该干预的其它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经济法调整对象体系,并对经济法调整对象发展的结构动因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5.
【考点引领】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1.大战爆发的原因三对基本矛盾激化两大军事军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表实{开始出最终形{{2.大战的概况爆发参战国大战性质战线进程同盟国成员协约国成员{西线:交战双方东线:交战双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3.大战的影响政治上经济上国际关系上{【考点指津】1.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2)具体原因:欧洲列强重新分割世界的三对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地区的民族冲突为帝国…  相似文献   

16.
吴丽娟 《当代电大》2001,(10):50-53
3多项选择题 1)法学主要职能有( )。 A.应用职能 B.认识论职能 C.意识形态职能 D.阶级职能 2)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是( )。 A.发展稳定 B.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 D.依法治国 3)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等法律现象。 A.法律行为 B.法律规范 C.法律关系 D.法律文化 4)从发展过程来看,社会调整可以分为( )。 A.习惯  B.法律 C.个别性调整 D.规范性调整 5)个别性调整带有一定的( ),不能形成普遍、稳定的秩序。 A.重复性  B.偶然性 C.任意性  D.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1.原因与结果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多种,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直接原因等。(1)根本原因:是引起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的原因。分析它,一般应在政治、经济、生产力、经济基础等引发历史事件的社会存在中去找。例1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土地兼并B.宦官专权C.朋党之争D.法律严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末农民战争相关知识的了解。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原因是自然灾害。B、C两项也属于明朝后期的社会问题,但并不是引发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18.
商法在我国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根本的依据是看它有没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试图从商法的调整对象入手,分别将商法的调整对象与民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相比较,从而划清商法、民法和经济法三者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1 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是指国家在协调、管理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 (1)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2)市场管理关系。 2 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尊重客观规律。 (2)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挤法概论》是中央电大为经济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本课程内容较多、逻辑性强,为便于教学和复习,现将其主要内容和各章重点向大家简介如下,供参考。第一章经济法概述本章介绍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学习本章,应着重掌握以下内容: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协调、管理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