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几年,法制新闻摄影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或误区,值得思考和关注。五大变化 1.报道内容由单一的破案现场向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拓展。我国法制新闻摄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在媒体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90年代开始,由于法制版面法制栏目层出不穷,各地方报、都市报相继出现专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报几乎都有社会新闻版、法制新闻版。这类版面可看、可读的内容确实不少,一是报道的都是社会上比较引人注目的事情,而且常常有故事、有情节;二是这类报道常  相似文献   

3.
赵琳 《声屏世界》2003,(4):21-21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法制问题关注程度的提高,法制新闻中的刑事犯罪案件报道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在一些都市报纸和地方台的版面上、荧屏中出现频率更高。这些刑事犯罪案件报道以其强烈的新闻性、故事化的叙述特点和对社会的警醒作用赢得了受众的普遍青睐。但是,由于新闻内容与犯罪紧密相关,因此具有刺激性特点,面对报纸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一些记者和编  相似文献   

4.
张娜  韩鸿 《青年记者》2007,(15):57-58
"QQ记者"模式是吸收公民新闻积极元素的一种主动尝试。2006年12月1日,《成都商报》在社会新闻版面上打出了"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网友都来发布新闻"的口号,推出"QQ记者"公民报道专栏,标志着  相似文献   

5.
汤卫 《青年记者》2007,(11):52-52
报纸头版上形形色色的新闻导读,无疑是今天报纸版面的一大特色,也是报纸编辑花大力气想要做好的部分。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头版的新闻导读日益成为头版编辑的重要元素,更成为一种有效的新闻链接。将重要新闻所在告知受众,既节省了宝贵的版面空间,又增大了头版的信息量,还起到了活跃美化版面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报纸的广告版面已经超过了新闻版面,报纸已由过去的“新闻盛筵”变成了“广告盛筵”。[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新闻传媒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也在发生着时代的变化;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大量的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和百姓关注的新闻内容之外,军事新闻--或者可称之为反映中国军队建设与部队典型的报道,也在地方传媒的版面、频道和广播中日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各省法制报(有的地方更名为政法报)版面内容安排基本是一版消息,二版通讯,三版理论,四版副刊。理论版面四分天下有其一,可见法制理论宣传在法制新闻中的份量。这种格局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恢复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这一基本方针在法制新闻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群众、政法部门对法律知识、政法业务、法学理论的强烈渴求使然。 法制理论宣传重要是一回事,如何办好办活又是一回事。笔者的体会是要从法律理论宣传的特性,从读者对象的层次,从法制建设的进程等方面来思考,掌握以下编辑工作的三个原则,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走出法制报道的误区史占旗法制报道向为读者所关注,受众多,社会性强,且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因而成为社会新闻的主要热点之一。不过,法制宣传还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导向性,编辑和记者应认真谨慎、正确把握,决不可马虎从事、随意为之。然而,从一些法制类报纸和法制版面看...  相似文献   

10.
于雁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40-141
社会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想让社会新闻版面的采编更符合受众的需要,首先要具有新闻意识以及版面设计意识,要能从受众需求角度思考报纸社会新闻版面的编辑如何创新,同时对社会新闻的采编要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要能针对公众的疑难问题进行报道,要具有贴近性.同时在社会新闻版版面设计上要有创新,要注意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1.
所谓的法制电视深度报道,除了具有法制电视新闻所要求的一切特性之外,它跟正常意义上的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提供更多的新闻资讯和背景信息,也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新闻+背景”或“新闻+新闻”。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纷纷涌现和法制类节目的走势红火,法制电视各种节目形态中“深度报道”在省级卫视和地方台颇受青睐。然而,深度报道这类法制电视节目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颇值得大家深思。一、问题首先,选题缺乏斟酌,新闻价值有待提高。一些电视法制深度报道的选题并没有完全尊重新闻价值原则,即按照显著性、新鲜性、接近性、纪实性、趣…  相似文献   

12.
反对侵权盗版,呼唤创新,一向是报刊报道的基点和热点,然而考察中国报刊业现状,就会发现雷同、模仿、抄袭现象不但在新闻版面上时有所见,在广告版面上也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3.
在报纸版面编辑过程中,编辑时常会因为没有可用的新闻图片而犯愁.其实,这侧面说明了当今读图时代,图片在报纸版面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和不可代替,有时版面编辑对新闻图片尤其是优秀的新闻照片的渴求,胜过对文字稿的渴求. 可是,如果限于各种原因和条件,报纸某个版面实在没有可用的新闻图片,却又想追求新闻图片产生的效果,此时,编辑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在实践和学习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晚报版面的经营特点——新·杂·广任何一个版面,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综合体。晚报版面的潜力在哪里?我们首先从两个比较分析来看它内容上的经营特点。(一) 晚报区别于日报——让日报截稿后至晚报截稿前的新闻成为版面重点。晚报、日报都是传播新闻的报纸。在日报也出现大量社会新闻的情况下,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公众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来读遍版面上所有的新闻,只能择其要而舍其次。所以,现代报纸的新闻版面,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和读者,在增强新闻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版面编辑语言,在提高新闻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上做文章,以提高新闻版面对读者的吸引力。一、为何要提高视觉冲击力? 报纸的优势在于便于携带和收藏、但作为新闻纸,它需要第一时间的读者,一旦过了第一时间,就变成了资料,传播范围就很小。所以,报纸的新闻版面必须增强对公众的吸引力,而视觉冲击是先发制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方报媒尤其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城市报媒,如何扬长避短,借以打好本土新闻牌,办好本地新闻版?威海晚报经过几年间的办报实践,摸索出这样一条路子:以丰富多彩的报媒活动来牵引社会新闻,进而与读者互动,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动,以此带动新闻报道,最终让报纸版面"动"起来,让数量较多的本地新闻版面切实"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作为版面编辑,我们要思考的就是通过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力求做到版面内容新和形式美的统一,让读者的"眼球"多在我们的版面上停留。在整合新闻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是要精于选稿,在版面上把新近发生的、影响社会并和广大读者息息相关的新闻凸显出来,体现"内容为王"。同时也力求把版面做得鲜活、生动、形象,具有美感。  相似文献   

18.
就报纸等平面媒体而言,新闻"表情"也就是新闻编排形式的集合,它是新闻事实借助版面语言的"呈现"方式. "表情"组合强化阅读"自发、自主、自省" 新闻"表情"既包含着文字细节、线索梳理等情节要素,也以强弱、轻重的结构组合直观展现着编者的新闻价值取向."表情"在以版面编排手段包装新闻的同时,也潜在传达出编者的新闻情绪.  相似文献   

19.
寇双利 《新闻三昧》2006,(1):108-109
从些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晚报、都市报等报种的强势冲击,使得各家电视报在传统优势被削弱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各种形式的改版,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纷纷开设和增加社会新闻版面,以增强自身立足市场的竞争能力。勿庸讳言,电视报做新闻,在时效性和信息量上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劣势。那么,怎样利用自身特点做好社会新闻,就成为电视报记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我仅根据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几年来达式常为别人诽谤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的“名誉权”的官司;以至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等等,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请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年来在学习法制、维护法制、运用法制的热潮中,在报纸上新崛起的一个新闻品种。它的外延比法制新闻小,以对簿公堂、打官司为其特征,故暂名为“官司新闻”,我想是不足为怪的。上法庭、打官司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宗,不是每宗都能构成新闻。这里的官司新闻,是以名人打官司或重要人物的官司为本。从西方新闻价值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