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谋”赞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瑞丑  董琨 《山东教育》2004,(31):14-14
带着校领导的无限信任,我又当上了“乱班”——五年级(2)班的班主任。班中的学生大多很聪明,可是他们的班风和习惯不太好。小望是最令老师头疼的一个,他调皮贪玩、学习落后、经常打架……在一般老师眼里他是一个十足的“差生”,甚至一无是处。但我却不这样看,并从没有放弃对这个学生的关注和爱护,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语)。可小望身上的优点实在太  相似文献   

2.
张海军 《师道》2003,(7):32-32
面对癞蛤蟆刚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学习不用心,我被分到普通班。我们班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淘气班,已经换了许多次班主任。听说今天又来了一个新班主任,我和几个淘气鬼商量用什么办法来吓吓他。就在这时,一只癞蛤蟆走进我的视线,对,就用它了。上课了,一个又瘦又矮的人走进了我们的教室。“大家好,我是你们新来的班主任,我叫……”我看见他伸手到粉笔盒里拿粉笔,心里就想乐。心里说:“他一定会害怕得要命。”但我错了。他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的举动更是我所想不到的,他竟然把癞蛤蟆拿在手中,然后笑着对我们说:“谢谢你们,看来这就…  相似文献   

3.
免检的作业     
“孙志强同学荣获市级突出进步奖,请上台领奖。”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班的孙志强同学走上领奖台,此时的他激动不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走下领奖台后,直奔我这里,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大声说:“王老师,谢谢您。”提起眼前的孙志强同学,我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在他身上花费了太多的心血。记得刚接他所在的那个五年级班时,校长给我拿来该班四年级时语文成绩单,说:“这个班总体不错,但有一个学生让人头疼,你得下点功夫。”说着指了指一个用红笔标注的分数———31分,我再一看前边的人名———孙志强。(切忌先入为主,不要…  相似文献   

4.
星期四,我吃完午饭,就往三楼办公室走。刚走到三楼的拐弯处,发现一个身影在办公室门口徘徊。“是哪位同学?”我停住了脚步,仔细一瞧,原来是周亚同学。“周亚,找我吗?”我边问边迎了上去,他也发现了我,在原地不安地摆动着身子,支支吾吾好久也没说清楚一个字,脸上涨得通红,目光一直躲着我。“你一直在等我吗?有事你就说吧。”我拉起他的手,一起走进办公室,顺便给他倒了一杯水递到他手中,“先喝杯水吧。”这时的他脸上显得轻松多了,终于抬起了头,轻声地问:“老师,这学期的思想品德能给我优秀吗?”他是我班的特殊学生,每…  相似文献   

5.
驯“虎”符     
万继允 《山东教育》2005,(17):14-14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铃响过.我便匆匆走出教室.这时忽听见“老师,老师”的童稚声。我马上停住脚步,回头一看.只见我班王虎同学手上拿着一个本子正朝我奔来。他来到我面前,递过手中的本子说:“老师.麻烦您把我这几篇日记看看。”我很惊异,习惯地接过他递来的本子.正在我想说几句话时.他转身跑开了。  相似文献   

6.
我正在办公室办公,给我们班上课的一位老师带着我班的马铭宏来办公室,轻轻地对我说:“这孩子真不像样。我过你们教室时,发现一个女同学在哭,一问是他打了别人。那女同学抽抽噎噎地说:‘他把裤子脱了,让我看他……我不看,他就打我。’”我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同时也感到很吃惊。孩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到一家美发连锁店洗头,碰到我9年前的学生章恒,他在那里做理发师,看见他,我不禁想起9年前的往事。 那年我刚调进五中,接手一个全校最“烂”的班,其中有一位学生叫章恒,是班上“金刚”人物之首,原任班主任告诉我,一定要先给他一个下马威,先训他一顿,把他的老底都揭出来,他就不敢欺负你了。然而还没来得及思考这番话,在第一天就职演说时,我的演讲就因他被迫中断了好几次。我喝道:“你给我站起来!”他却挑衅地说:“我不站,你又能怎样?”班上有几个学生在坏笑,有一个还向他竖起大拇指,就职演说就这样在尴尬中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8.
作文戒赌     
小余老师工作责任心非常强,他带的班多次被评为“红旗班”,学生的文化成绩一直在同年级遥遥领先。可是到了初二下学期,他这个班出了几个“顽童”。最近他总是到我这里来诉苦告状,说张小江等几位同学在寒假里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经常聚在一起赌博,有时赌练习本,有时赌餐卷。今天上数学课和英语课,这几个同学又在课堂上睡着了,因为昨天晚上在值日老师查完就寝后,他们又偷偷爬起床,躲到一个学生的家里打扑克赌钱,通宵达旦。  相似文献   

9.
本学期,我接手了五年级的一个班,班上有一个学生XX,贪玩、厌学,成绩差。在校内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一开始,我就对他很注意,总想找机会治治他,给他点颜色看看。  相似文献   

10.
那是我接一个新班不久,一个星期一的晚自习我到,教室检查学生作业。走到一个叫张磊的旁边时,他既没有拿出作业让我检查,也没有站起来说明情况。我问:“你的作业呢”“没做”他语气非常?!生硬的回答。我感到有点不对味,仍然和蔼地问:“你怎么没做?”“不会!”他的口气一点也没有  相似文献   

11.
有那么几年,学校领导总是让我中途接任最“差”班的班主任。有一次,刚接过班十多天,一个学生就给我送了一幅挽联,内容是“沉痛悼念雷印迎同志逝世”,“雷印迎同志永垂不朽”。最先发现这幅挽联的是这个班的前任班主任张老师。他气冲冲地说:“我知道是谁写的,要狠狠地惩罚他!”  相似文献   

12.
邓剑华  崔磊 《教书育人》2004,(11):42-43
在初三上期开学初,我班转来了一个名叫李程悲的“怪”学生,他长得高高大大,足有1.8米,但在班里总足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有时还遭受一些小同学的“欺负”;在课堂上不吵不闹,看起来很守纪律,但就是不动脑筋,不愿发言,总是一副三缄其口、谨小慎微的样子;老师叫他,他慢悠悠的,爱理不理,爱搭不搭。作为一个新生,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师问我:“你知道你们班的森子染发了吗?”我回答说:“知道。”“那你应该说说他!”“他今天刚返校……”没容我解释什么,这位教师便教导我说“你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永远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不用讲什么平等,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你们师范类毕业和我们非师范类毕业的就是不一样!”这些话语不止一次地冲击我的大脑,震撼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王坤 《天津教育》2008,(3):35-36
去年,学校安排我担任一个“后进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在学校“小有名气”,是那种学习风气差、整体成绩落后但学生的行为不算“出格”的班。我认为这样的班还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5.
吕赟 《吉林教育》2007,(7):82-82
“吕老师,吕老师,不好了,夏冬和(3)班的张伟生打架了,你快去看看!”课间,我刚准备跨进办公室,班长葛乃星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又是夏冬,这个学生真令我头疼,因为他可算得上是我们班的“一号危险人物”,基本上天天都会和别人发生矛盾或纠纷,而且几乎都是他先招惹别人。  相似文献   

16.
开学初的一天,远远看见了小Z,于是我放慢了脚步,因为我知道,他天天去教务处报到,却没有班接纳他,他已经联系一个月了。没想到,他竟停下脚步来等我,嗫嚅着:“黄老师,让我到你们班去吧。”我有点不知所措,只好说:“转班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我刚接班,也做不了主……”他失望着转过脸,说了声“老师,再见。”又向教务处走去……我心里顿时愧疚的要命,为什么不能给他一次机会呢?虽然他在(11)班人讨厌,但在高一教他语文时,他反应快、读书多,自己不是还很欣赏他吗?可如果收下他,班里岂不是多了一匹“害群之马”?我真的能驯服他吗?我没有足够的自信。  相似文献   

17.
我班学生李某,男,15岁,是一个极普通的学生,成绩中等,好结交朋友,有一定组织能力,不时犯点小错。有一天,他对班上的杨某大打出手,轰动校园,被学校处分,才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原来他在班里常逞强耍霸气,早有打人的习惯,还向同学收取保护费。班里的同学有的讨厌他、害怕他,也有的喜欢他、佩服他,说他义气、勇敢,称他为“老大”、“英雄”。  相似文献   

18.
李超 《山东教育》2008,(7):39-39
新学年开始了,我接了个新班,第一天和学生接触,就发现了一个名叫小鸿的“特别”学生。他一脸愁容,满身憔悴,似有万千心事。我很纳闷,小小年纪何以老气横秋?  相似文献   

19.
学期过半,因一些特殊原因,503班的周祺兴同学转到了我们502班。据了解,该生学习、品行都很差,说良心话,502班所有任课老师接到这样一个“宝贝”,不得不对其施以“优待”———统一策划,为其树立在502班同学心目中的新形象。可是,他在我班仅维系了两天的良好表现,又“重操旧业”了:上课东张西望,作业拖拖拉拉,纪律松散,甚至还经常与同学打闹。他的这些表现与我班良好的班风、学风相距甚远,我真后悔接到这个“绣球”,但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必须寻找教育的良机。我一向主张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有一次,我又在…  相似文献   

20.
顾兰芳 《山东教育》2003,(27):36-36
今天,是我借班上课的时间。为了拉近我与陌生孩子间的距离,上课前,我来到了那个班。首先,我进行了自我介绍,接着我说:“顾老师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如果哪天在步行街碰到了你,你叫了我,可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呀!你们能向我介绍吗?”“可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向我介绍着自己,俨然把我当成了老朋友。接着,那个班的老师帮我叫幼儿排队。按规定我上课时,只需要30个幼儿。老师帮我一个一个点着名,小朋友个个小手举得老高老高。当30个人已经满了,还剩下了一个叫明明的孩子,他举着小手看着我。我说“你也来。”“他?不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