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传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学上的“口红效应”再次出现在了传媒业身上,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广告量缩水却限制了“口红效应”给传媒业带来的机会。本文通过分析传媒业面临的挑战与矛盾,提出一些缓和矛盾以利于中国传媒业更加健康发展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市场竞争与广播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传媒业在政治和经济两大力量影响下,仍然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并在新旧传媒的此消彼长中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中国大陆媒体发展与广播市场已经拉开序幕的政治文明建设为中国传媒业的内容建设指明了主攻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提升了人们对政治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而且提高了人们对传媒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广播《阳光热线》类节目的兴起说明了这一点。传媒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统一,走产业化之路,已成为我国的第四支柱产业。广告是中国大陆媒体的经济支柱,伴随经济…  相似文献   

3.
胡颖 《新闻传播》2006,(12):10-11
在媒介业集体下海试水、国际传媒巨头虎视耽.耽的市场环境下,打造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了中国传媒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传媒业的核心竞争力,传媒怎样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以凤凰卫视为个案,分析传媒核心竞争力问题。  相似文献   

4.
世界传播新格局下中国传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传媒业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突出表现为传媒业的迅 速发展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在世界传播的这种新格局下,中 国传媒业迅猛崛起,在总量方面和人均量方面都实现了快速追赶,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 差距。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传媒强国,并在国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用。根据这一战略目标,结合中国发展的新环境和新任务,笔者提出中国传媒业所面临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传媒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研究表明,尽管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空间极其巨大.社会对于传媒业发展变革的需求极其强烈,但是,如果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按照现有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模式运作的话,换言之,如果按照现有的发展逻辑划简单的延长线的话,我们就无法有效地实现中国传媒业的跨越式发展,传媒业就无法很好地承载时代发展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2014年的传媒业,放在两个坐标系中考察会更清晰: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导致传播格局颠覆;二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新常态”,关乎传媒业的荣辱.梳理技术脉络,多少能预判行业未来;探知时政幽微,则可管窥职业变革.技术和政治,框架性地决定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大势.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加入WTO,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与世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碰撞。它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仅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有力的推动和强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传媒业带来一次难得的机遇和一个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知难而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不断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步伐,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中国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冷静观察,全面认识,正确…  相似文献   

8.
对于当前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而言.也许没有什么比保持认识上和行动上的方位感更重要了。而这种方位感的正确获得和保持。离不开我们对发展格局的基本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战略问题的科学把握。“做正确的事”要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换言之,在现阶段的传媒业的发展中,面对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成长性空间.知道“在哪做”和知道“做什么”,比知道“怎么儆”更重要。有鉴于此,本文着重讨论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逻辑。以便于我们就此对于某些最为重要的发展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9.
陈栋 《今传媒》2009,(12):13-15
2009年是转型年,更是变革年。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的种种变革正在不断出现。对于传媒业而言,变革无疑是主旋律,是最强音。我们欣喜地看到,传媒不断“变脸”,舆情受到关注,权益得到尊重,体制正在演进……为了梳理中国传媒业发展、变化、创新的足迹,继2005—2008年本刊相继推出“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后,今年本刊再次推出“2009年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希望能引发读者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不老的传说     
史东辉 《传媒》2006,(8):55-5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纳入了通过竞争谋取生存和发展的轨道.传媒业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而进入了一个竞争力制胜的崭新时代.正因为如此,增强中国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遂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前业内的一大共识.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传媒业快速发展,传媒人力资本的瓶颈因素也日益显现出来。纵观当今世界传媒业,支撑其发展的主要是三大职业化的力量:一是职业化的新闻人:二是职业化的传媒经理人;三是职业化的资本运营人。这三大力量将决定中国传媒业的未来走向和在全球化传播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  相似文献   

12.
汪澜 《今传媒》2005,(8X):43-44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传媒业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并购浪潮,其结果是诞生了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新闻集团、沃尔特、迪斯尼等一批媒体“巨无霸”。时隔不到十年,中国内地传媒业的集团化浪潮也骤然兴起,一些较大规模的影视、出版、报业集团陆续成立,其主要的动因,是为了迅速做大规模,以抵御加入WTO之后国际传媒巨头对中国传媒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新形势1、经济全球化对传媒业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这一概念一般指开放的世界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实现着整体性的经济发展和变动,具体指随着全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世界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从全球经济的大局出发,规划和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目标。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经济  相似文献   

14.
国内报业面临八大问题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驿钊 《青年记者》2004,(12):26-28
有两个流行于理论界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 1、美国的传媒业是全球最先进的。2、美国传媒业的今天就是中国传媒业的明天。应该承认,美国传媒业是先进的,但这种先进我认为恐怕只能表现在技术上和业态上,我们对其的学习也只能是技术性的学习,而不能是全盘照搬、模仿,中国传媒业的明天还是会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因为传媒这个行业毕竟和纯粹的企业不同。中国传媒业在近期至少在四个方面和美国同行是有重大区别的:  相似文献   

15.
世纪初中国传媒业与资本市场:政策与机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媒业是文化产业与信息服务产业交叉的一个边缘性产业,具有明显的独特性。通过简要分析世纪初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方向、国际背景、现状与市场潜力,本文指出中国传媒业实行体制转换并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投资政策的变化趋势,明确指出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和国际化是中国传媒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并由此介绍了平面媒体、跨媒体平台等两大领域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媒业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成长,目前正处在一个盘整、转型的关键时期。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特点,还是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以及传媒业自身的产业化发展,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我国传媒业的运作模式、竞争能力和运营效率,并要求我们在所有重大的发展战略方面做出相应的选择和调整。因此,对于今天传媒业的发展而言,弄清楚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业界的现实发展的关键与“问题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一、问题的提出:巨大的增量空间与传媒业发展的“失速”一般认为,作为支撑传媒业经济运作的最重要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新闻改革的深入推进,传媒业市场化转型不断加快,媒介理念、运作方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已发生很大变化。但毋庸讳言,当前中国传媒业还存在着结构失衡、经营模式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必须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营造和谐媒介生态,积极参与全球化媒体竞争,实现新闻传媒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杜泽壮 《中国广播》2014,(10):102-102
中国传媒领域的转变具有一定成果,但往往不能触及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根本,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学会在全球传播市场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史征 《新闻界》2012,(24):53-59
在坚持实现政治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双重目标过程中,现有的传媒业规制体系不断与改革的现实需求之间发生碰撞,规制政策与产业政策边界、市场准入与反垄断、内容限定与规制变革等涉及传媒业规制的热点问题正是这种碰撞的真实写照。在传媒业改革不断深化进程中,要不断完善中国传媒业法制建设;尝试以第三方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规制主体的重要补充;大力推进反垄断,鼓励有更多的非国有资本进入传媒业;规范激烈市场竞争下媒介的经营行为;努力平衡好传媒业规制成本与效率的关系,促进传媒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在低谷中徘徊,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重大挑战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却仍然异军突起,呈现出较好较快的发展形势.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对于加快中国传媒产业升级换代,繁荣国内文化传媒市场,提升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形势的发展对上市传媒业的振兴指数问题提出了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