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的西北屯田,制度完善,卓有成效。自洪武三年(1370年)平凉、西安、风翔驻军兴屯之时,西北屯田拉开了序幕。此后宁夏、西宁以及陕西、甘肃等地方的屯田,也渐渐展开并发展兴盛,与整个有明一代相始终。明代西北屯田数量多,规模大,对明朝“强兵足食”,固边御敌,以及西北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自宣德以后,洪武、永乐精心创立的屯田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以致西北屯田制度破坏,屯田最终宣告失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就此阐述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论清代屯田     
本文通过对清代屯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屯田内部的生产关系与屯田的破败,以及屯田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展示清代屯田的全貌,反映清代经济和土地制度的一个侧面,从而揭示封建土地制度的本质和它必然灭亡的命运。研究方法上刚适当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用大量数据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论曹魏屯田赫连玉芳屯田并非从三国开始,早在秦汉已经出现,但那时的屯田主要局限在西北边境,只有军屯,规模小。三国时,屯田规模要大得多,不仅有军屯,而且还开始有民屯,屯田成了曹魏时期土地制度中很突出的特点。下面就曹魏屯田的有关问题略作述论。一、曹魏实行...  相似文献   

4.
雍正朝西北屯田与清准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为弥补西路军军需运输补给的不足,雍正朝继续在西路屯田。巨大的粮食需求刺激了西路屯田,西路屯田的规模不断扩大,屯田补给在西路军需补给中的数量逐渐上升,逐渐成为西路军需补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曹魏屯田与西晋占田比较,认为曹魏屯田废除的原因是:政治上为西晋统治者立国;经济上为发展生产所进行的一次土地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屯田成为土地管理中最重要的制度.嘉峪关墓壁画真实再现了魏晋时期河西屯田的情景.该文通过对壁画军屯、民屯的描绘,分析当时河西屯田军民合一的形式与其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施行屯田是曹魏政权应时的经济举措,实为军事政治目的服务,基本实现了兴办初衷。曹氏所推行的"分田之术"代表了田租制度的演进,使曹魏屯田深具历史地理意义。以曹魏对屯田制的选择及租佃机制的演进为视角,透过文献分析,曹魏屯田的相关经济地理问题更为明晰。  相似文献   

8.
史学界凡研究中国古代封建屯田制度,多言刘汉、曹魏、李唐和朱明清朝,绝少注意赵宋时期。本文就北来前期的电田,从其产生的原因。状况、制度、性质及后果作出了初步的探讨,这对我们全面地认识或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屯田制度,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曹魏的民屯制度是以许下屯田为试点,取得经验以后,才逐渐推广到其它地区的。曹魏筹建这个屯田基地的情况,在《三国志》卷一六《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中有约略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纵观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纪昀的作品可谓独树一帜.其作品不仅反映了清代屯田的制度、规模以及显著成效,而且对屯田之艰难、屯民之辛劳进行了生动描绘,彰显出其屯垦戍边诗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汉族的大患是匈奴,所以每年都要从中原派遣人批戍卒到西北边塞去戍守.转师馈饷,极为劳费。孝文帝时,晁错建议徙民实边,常居田作以备胡。这虽发原于实边一念,但却为后世屯田制度之所由起。汉武帝时桑宏羊请屯田轮台以东,始有屯田之名。其后郑吉以屯田定西域,赵充国、冯奉世、陈汤、甘延寿等以屯田吏士立了边功。于是才正式的成为国家要制。西汉未由于连年饥旱与战乱,人口大减。所以东汉初年不但边疆凋荒,三辅及中原内地也大感土旷  相似文献   

12.
三国户口考     
关于三国时期的人口,历来论者寥寥。其时魏、昊、蜀汉三方控制的人口不仅有民户,还有兵户、吏户、屯田户等;而屯田户数量之大,不仅关系到三方控制户口的总量,也对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研究屯田制者多着眼于制度本身及其作用,几乎无人涉及屯田户的数量;治人口史者虽曾提及屯田户数量问题,但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本文对三国时期三方政权实际控制的户口数量进行考察,特别是结合西晋初年的户口变化,考证魏、昊所控制的屯田户数量。  相似文献   

13.
西汉敦煌军屯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王朝对敦煌的开拓,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而屯田实边则是西汉经营敦煌的一项重要决策。多年来,不少研究汉代河西屯田的论著,对敦煌地区的屯田,涉及甚少。本文拟就文献记载,结合汉简及实地考察资料,对西汉敦煌军屯中的某些问题,试作考述,以求对汉代河西屯田的全面研究有所补益。疏误之处,请同志们多予赐教。  相似文献   

14.
有清一代,开疆拓土,完成了对悬垂塞外百年之久的新疆的重新统一。清政府随即采取了诸多措施建设新疆,屯田是其中的重大措施之一。本文主要根据流放官员纪晓岚的诗文,从屯田来看当时北疆的经济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5.
洪武十五年,湟水流域开始实施卫所屯田。由此,掀起汉族迁入高潮。至明中叶,湟水流域汉族屯田进入发展高峰期,呈现经济繁荣,社会、文化中兴景象。但由于屯政自身存在的弊端及管理过程中的诸多原因,和全国其他地区卫所屯田一样,湟水流域屯田出现了衰落迹象。针对屯政衰败,明政府采取确定地权、招种抛荒土地、租佃、典卖、统一屯科、田科则税等方法加以治理。这些措施的施行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湟水流域的卫所屯田和农业经济,但客观上造成了屯田民地化、屯卒平民化的结果,开启了明末湟水流域汉族社会由军事性屯堡社会向传统型乡土社会转型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唐代屯田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屯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亦可谓中国古代屯田之缩影。唐代盛世之凸现 ,与其大兴屯田且获积极成效密不可分。唐代屯田既有其丰富的成功经验 ,亦有其不容忽视的失误与教训。我国古代屯田集中体现了“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之旨趣 ,屯田兴废受客观历史条件的严格限制 ,而屯田成败又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探究唐代屯田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对今日经济建设、以法治国以及开发大西北 ,均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统一北疆以后,紧接在天山北路广开屯田,而木垒也是北路最早的重点屯田之一。 清政府选择这里进行屯田是有原因的。清初,木垒以西乌鲁木齐以东是准噶部部落的游牧地区,加上连年战争,人口锐减,农业落后,产粮不多。清政府在新疆驻军的军粮都从甘肃的肃州(今酒泉、高台二县)等处数千里远途运输,开支巨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清  相似文献   

18.
元代在新疆实施了规模较大的屯田,屯田与戌边有紧密的联系。为了发展屯田,元政府向新疆地区大量移民。元代在新疆屯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亦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从出土文书看唐代伊州的屯田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州是唐代西域的东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唐政府非常重视对这一地区的经营。在大兴屯田过程中,特别强化对屯田生产的管理,就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这对于推动伊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祖国边防,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实施屯田是曹魏政治、经济、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曹魏屯田的规模大,不同地区均设置有农官进行专门的管理.郡级屯田农官设置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内郡地区设一位或者两位专职典农;内郡地方官员代领或兼领屯田;部分边境地区,将军代领屯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