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内涵、笔画、字形结构、字距行间以及编排艺术规律、色彩浓度等角度分析字体设计中的书法表现,同时对中国传统书法与当代书法表现的字体设计进行比较,还提出字体设计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剖析当下汉字字体设计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汉字字体设计本土化教学思路。通过对传统篆刻艺术中篆法、章法技巧的学习与分析,将篆法、章法技巧引入现代汉字字体的结构、外形、笔形变化、虚实等设计训练之中,为开展汉字字体设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代汉字印刷字体设计从铅字时代进入数字化时代,技术在一方面解放了文字的多样性,激发了汉字的个性化创造,汉字字体设计呈现出更加个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设计活动过于依赖电脑技术,使汉字印刷字体设计告别"书写",在西方文字设计思维中脱离了自己的文化语境,如此,汉字字体设计想要另辟蹊径尤为艰难。在转变与机遇中如何创新,如何在传统汉字书写中得到启发,如何利用技术方式还原汉字之美,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写字是记录语言的过程,书法是艺术和学问.二者在本质、目的和写法要求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写字要求规范、统一,严守汉字的基本结构.书法要求打破同一求变化,书写汉字的派生结构.这是一对矛盾.在教学中,应把二者辩证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书法观.学校书法教育要纳入书协轨道.加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汉字元素在现代广告中的设计和运用是对汉字笔画和结构等构成形式的研究,以及在海报中如何进行造型设计的理论探求。它研究汉字的形态结构特征、字间的有机联系、字形提炼、构图布局和表现形式的选择等等,其设计思维是根据海报主题意象将汉字元素进行拆解、重构、延异等系列形象的创造,使汉字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设计语言得到拓展和延伸。它呈现了对习惯性思维模式的置换改变,以其独特的平面形态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呈现了新的表现技巧和视觉元素,是一种具有新语境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是汉字发展的大变革时期,是汉字由篆向隶演变的关键时期。两汉碑刻文字,篆、隶并存,形态多样。两汉碑刻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字体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似篆非篆,似隶非隶,篆中带隶,隶中带篆的一种特殊字体,我们称之为篆隶体。研究发现,两汉碑刻中的篆隶体,绝大部分不是汉字由篆向隶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自然书体,而是在隶书已经取代篆书成为通行字体以后,人们为了求古求雅,对成熟隶书进行艺术化加工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也是中国传统的艺术之一。迄今为止,书法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随着计算机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普及,加之近20多年来应试教育给中小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传统的书法课几乎被废弃,广大中小学生对练习书法的意识也越来越淡薄。而成年人的字体已经成形,在练习书法过程中较中小学生困难多一些,本文就成年人如何练习书法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了解了东巴文字的特点、书写工具和艺术特点,并与汉字书法艺术做对比,可以看出东巴文字书法艺术受到汉字书法的影响以及它和汉字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人们对东巴文字书法艺术的发展提出新看法。  相似文献   

9.
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纲要》,将硬笔和软笔书法纳入到了中小学教学体系中,并且还明确提出了各个年段的基本要求。其中,对小学低年级的硬笔书法具体要求为: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相似文献   

10.
刘文潮 《职大学报》2011,(5):88-90,1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汉字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创意字体在电视媒体、网络媒介、广告杂志、包装设计及书籍装帧、海报展示、标记设计等应用中,它不仅是传达文字冲击力的手段,同时也是画面构成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适当的创意文字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