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王雁为人类健康苦干十五载,艰辛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开创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政治环境与藏书盛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典籍的盛衰与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从根本的意义上讲,图书与藏书活动,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有进入文明社会时期,才能产生典籍;只有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典籍生产有所积累之后,才有可能出现藏书。而公私藏书...  相似文献   

3.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拥有恒久艺术魅力,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生命体在少年阶段面对自然及社会文化语境时,存在的永恒困境:童真生命迈向成人世界时的迷茫、恐惧、无奈和执着。这一困境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永恒且无解的主题,所以才能超越时代,拥有恒久的焦虑、沉思与寻觅。当然,永恒经典能超越时代,自然也能对当下青少年群体有所指点关怀,因而研究这一经典书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启明 《生态文化》2014,(1):63-64
众所周知,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水在人体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而男、女和儿童的比重又有所不同。女性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男性占百分之六十,而儿童体内的水分可占体重的百分之八十之多。因而,水被称为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5.
人物塑造是叙事类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神话作为人类早期叙事文学的一种类型,也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过刻画,但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神话中的人物性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这种差异,可以了解早期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从而对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有所帮助。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希腊神话中人物性格是鲜明生动的,第二部分写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是深沉凝重的。在第二部分又从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模式的差异、政治体制的差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中西神话中人物性格之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追求自由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像E·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指出的,“人类的存在与自由,从开始起便是不可分的”,“人类历史也可说是日渐个人化及日渐获得自由的一个过程”。1中国古文献中记载的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平等的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部落首领由选举产生,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贫富的不齐,人民之间充满了平等和友爱。《礼记·礼运》载孔子之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相似文献   

7.
舞蹈不能“说话”吗?不对,舞蹈是能够“说话”的。它拥有最热情的语言,能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和深奥的思想。人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壮志豪情、理想愿望等等,无一不是它的“用武之地”。只不过它用的语言和别的艺术有所不同——不是台词、唱腔,而是有节奏的人体动作。 人的面部,通常被看作是灵魂的镜子;面部眉目的动作,常常被认为是精神生活的流露。这种观点并不全对。舞蹈演员表演已把这种片  相似文献   

8.
美德伦理坚守人类德性话语方式,主张人的主体性觉悟,将道德实践作为个体德行本质的评判标准。传统以规范伦理框架为基础的科技伦理学研究局限于对科学人责任、行为和个体层面的研究,使得科技伦理陷入了发展困境。美德伦理为科技伦理学的研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分析基于规范伦理框架下的科技伦理研究面临的困境,提出美德伦理视角下的科技伦理转向研究路径,期望对形成完善的科技伦理学理论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还存在着地区、城乡、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学有所教"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点亮了一盏明灯.文章在学习"学有所教"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措施,力求使"学有所教"思想能够深入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0.
正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人类文化全球大交流的序幕。此后,东西方之间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愈演愈烈。彼得大帝建造圣彼得堡,把帝国版图的中心从东部的莫斯科引向西部的圣彼得堡,面向西方。明治维新,日本发愤学习西方文化,谋求"脱亚入欧"。中华自晚清"睁眼看世界",郭嵩焘进言洋务,张之洞"中体西用"。两次世界大战后,东方文明也更多地为西方所接纳。本文撷取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的一些掌故,希冀诸君温故而有所知新。  相似文献   

11.
《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重要代表性小说之一,小说中运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并且采用主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让读者能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有所感悟,积极关注黑人聚集区的性别问题,引发读者的共鸣。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托尼·莫里森《爱》这篇小说基本写作手法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小说之中的空间叙事形式及语言结构特点,希望对加深托尼·莫里森小说的理解、不断深化"爱"这一主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道德是人类为保护自身的生存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内涵包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图书馆员如何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思想转变,并在转变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是从服务方式、知识应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同时运用心理换位方法,发挥广大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图书馆的合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主要有再分配和市场两种模式,再分配模式是将实现住有所居的全部责任交给国家,而市场模式则将住房建造责任交给私人开发商,实现住有所居主要依靠住户自身市场能力。在中国制度转型大背景下,研究城市住房问题意义深刻。目前,实现我国全体人民住有所居需要市场与再分配力量的共同参与,且要着重解决好保障"错位"、保障"缺位"及保障"过度"等现象,以推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马平 《生态文化》2013,(5):42-44
人们在鞭挞不人道、不道德的恶人恶行之时,往往斥之为“禽兽不如”,称之为“简直就是牲口”。笔者以为如此比喻有辱动物,因为面对曾经是人类朋友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以及人类饲养的牲畜和家禽——人类应该自愧弗如,无地自容。远古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靠猎捕兽类、鸟类、鱼类,  相似文献   

16.
《克拉拉与太阳》是日裔英籍小说家石黑一雄获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推出的一部以人工智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模糊了人类与非人类的严格界限,将机器人与人类共置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后人类时代,作品采用“非人类”叙事,以克拉拉这一独特的机器人AF视角观察后人类时代高度发达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挑战与问题。该文旨在运用叙事学理论分析《克拉拉与太阳》中的叙事艺术,石黑一雄通过独特的叙述视角、叙述声音、不可靠叙述、陌生化叙事、概念隐喻等手法,探讨爱与人心、自私与欺骗、阶级、人类命运等文学中的永恒主题,警醒人类思考科技进步带来的人际疏离、伦理道德、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说牛     
牛是与人类最贴近的动物之一,牛与人类的生产息息相关,与人类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从古代到现代,牛伴随着人类一路走来,成为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之一。在农村,牛耕田减轻了农民劳作之累,牛拉爬犁或拉车解决了人们运输和交通之难,牛还可以帮助人们拉磨、车水等等。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在农业发达地区,牛耕田、  相似文献   

18.
王建国  杨凡 《职业圈》2008,(8):70-71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还存在着地区、城乡、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学有所教”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点亮了一盏明灯。文章在学习“学有所教”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措施,力求使“学有所教”思想能够深入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9.
词语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单元,“宝宝”“吃瓜群众”等流行语的词义已随着文化的发展扩大或转移。青年群体思维活跃,在语言的使用和传播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流行语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体现了青年群体的个人气质与修养,也反映出他们的思想意识。“宝宝”“吃瓜群众”等语境下刻画的都是“主观上不能”或“客观上不是”能够对事物有所担当的责任人,反映出青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育应该往何处去?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如同中国传统所总结的经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大学教育应明确自己"有所不能",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能"、"有所为",在职业教育、品德培养、思想熏陶方面,大学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同样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