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别:新闻人才学编号——胡乔木盛产“社论”1941年2月,胡乔木被毛泽东点名调去当他的秘书。同年5月,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博古是社长,他提出每天要发一篇社论,社论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胡乔木电成了博古的约稿对象——有时,是博古请毛泽东写社论,毛泽东嘱胡乔木写;有时是博古直接约胡乔木写。胡乔木第一次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题为《救救大后方的青年),在1941年6月8日刊出,胡乔木在这篇文章中显示了他写政论的深厚功底。于是,《解放日报》编辑部“抓”住了他,约他不断写社论,光是1941年6月份便发表了他写的4篇社…  相似文献   

2.
短新闻系统研究课题的提出提倡短新闻,这在我国新闻界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又是一个亟需加强系统研究的新课题。纵观历史,早在40年代中期,经过延安整风的解放区新闻界,已把提倡短新闻摆到重要日程上来。当时《解放日报》相继发表了胡乔木同志的两篇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人人要学会写新闻》。其中已明确提出:为了使新闻宣传适应广大群众的需要,报纸上应有五分之四的版面登载三五百字的短新闻。新闻不但篇幅要短,而且要言之有物,要写得活,“色香声味,呼之欲出,人  相似文献   

3.
最近重读胡乔木同志发在1946年9月27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那篇短文《短些,再短些!》,颇有感触。把新闻写得短一些,新闻界叫了多少年了,为此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新华日报》为配合人们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陆续发表了一组《解放思想漫谈》系列评论,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评述当时已经发表的六篇评论。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热心关注新闻界商恺1958年的夏天,一个突然的“通知”,将我和姚力文同志从人民日报记者部一同调到了胡乔木同志办公室。记得是这年的6月1日,也就是《红旗》杂志创刊的那一天,我跨进中南海内一个挂有“颐园”匾额的幽静小院,这便是胡乔木同志办公和休息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学习胡乔木同志多年前写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很有感触。胡乔木同志在文中说:“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可惜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学会用事实说话这方面,仍然做得很差。去年初,乔木同志在给新华社领导同志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出了“新闻总是要客观地叙述事实”的意见。由此可见,在新闻界深入地议一议这个问题,对促进我们新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四十年前,我刚踏进新闻界门槛,写作情绪旺盛,见什么都想写。一天看了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颇受感动,连夜写了一篇评论送到报社文艺部。编辑同志看后把稿子退还给我,说:这不像篇评论,以后多练习写吧。  相似文献   

8.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是毛泽东同志所列“党八股”之一。一直以为这里所指是机关单位的公文、文件、材料之类。谁知,新闻界,即便在战时,也一样有这一毛病。近读胡乔木同志1946年9月1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文中说:“你的全部作品最好就在一百字上下,再多也就是几百字,如果过了一千,这就成了长篇小说,有些面目可憎了。这可是我们学写  相似文献   

9.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是毛泽东同志所列“党八股”之一。一直以为这里所指是机关单位的公文、文件、材料之类。谁知,新闻界,即便在战时,也一样有这一毛病。近读胡乔木同志1946年9月1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文中说:“你的全部作品最好就在一百字上下,再多也就是几百字,如果过了一千,这就成了长篇小说,有些面目可憎了。这可是我们学写  相似文献   

10.
成都科技大学图书馆《分编信息》编辑组寄给我一本《分编信息》1986年第二期,我看了其中两则报导:“学术研究动态”和“皮、卢论战综述”,知道了《北图通讯》85年第三期选登了六篇文章,吴声亮同志写《用“组配”改造现代分类法值得商榷》对其中的一篇进行评论。也知道了卢中岳同志在《四川图书馆学报》1985年第四期发表了《对皮高品先生评论的回答和讨  相似文献   

11.
1947年,胡乔木同志给《解放日报》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短些,再短些》,他说:“我们的说话短,靠开会的主席;作文短,靠《解放日报》的编辑。”他为此要求《解放日报》:一、新闻要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二、通讯和副刊稿件五分之四是一千左右的;三、研究性的论文等等五分之四是两千字左右的。 胡乔木的观点在现在仍然是适用的。 现在的媒体,长风刮得人们睁不开眼。一篇消息,明明三言两语就可解决,偏偏要娓娓道来;一篇通讯,本可以直奔主题,硬要花前月下,喋喋不休;一篇论文,唯恐读者不明白,中文洋文一大套,生涩难懂…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捎来特别的鼓励编辑同志:不久前,我意外地收到一份四川省的《新闻界》杂志,我并没有订阅,怎么回事呢?按图索骥,一个电话追问到《新闻界》编辑部,回答说:“涪陵日报社为部分通讯员订的。”写新闻两年多来,我偶有“豆腐干”贴在“报屁股”;虽涉足过消息...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是《陕西日报》创刊四十五周年,习仲勋同志为该报纪念册写了纪念文章。现在,新闻界提出了深化新闻改革的问题,相信这篇文章会对我们有所教益,特予发表。  相似文献   

14.
《面向新闻界》序安岗蓝鸿文同志写了一本书,叫作《面向新闻界》,这是一个深含意味的书名。鸿文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他从当地方报纸记者开始,以后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出版这一本书,是他积几十年来辛勤劳动的...  相似文献   

15.
在"军队报刊"专栏里选发的3篇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办报的经验体会,很有学习借鉴价值。一篇是北京军区战友报的邱继臣同志写的,主要是介绍他们如何坚持优质稿的评选;另一篇是《中国军工报》的苏扩善同志写的,主要介绍他们如何运用"联版"的形式宣传十六大的经验;第三篇是《人民武警报》的沈晓泓同志写的,介绍的是他们用"集束"的办法组织和刊登系列评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在"军队报刊"专栏里选发的3篇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办报的经验体会,很有学习借鉴价值。一篇是北京军区战友报的邱继臣同志写的,主要是介绍他们如何坚持优质稿的评选;另一篇是《中国军工报》的苏扩善同志写的,主要介绍他们如何运用"联版"的形式宣传十六大的经验;第三篇是《人民武警报》的沈晓泓同志写的,介绍的是他们用"集束"的办法组织和刊登系列评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军队报刊"专栏里选发的3篇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办报的经验体会,很有学习借鉴价值。一篇是北京军区战友报的邱继臣同志写的,主要是介绍他们如何坚持优质稿的评选;另一篇是《中国军工报》的苏扩善同志写的,主要介绍他们如何运用"联版"的形式宣传十六大的经验;第三篇是《人民武警报》的沈晓泓同志写的,介绍的是他们用"集束"的办法组织和刊登系列评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一) 《短些再短些》,胡乔木同志的这篇短文,发表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新闻界的同志还在不断发出多写短文的呼吁。然而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怎样做到短些再短些,任务依然艰巨,同志仍须努力。 我们提倡多写短文章,但又不要短而空。毛泽东同志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他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反对党八股》)“短些”,“精粹些”,也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短而精。 新闻作品怎样做到短而精?古代优秀短篇传记文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著名记者郭玲春曾谈到她对新闻写作的自我要求——“我要写得与别人不一样”。同样,“你写的评论写得同大家不一样,你的评论就是最好的评论”——新闻界前辈这样认为。这里所说的不一样,就是说要有新意。新闻要新,评论更要新。1999年8月,我撰写的评论《踢好“后三脚”》,在铜山日报综合新闻版头条发表后,同年8月24日的经济日报、第10期《党的生活》杂志等报刊也先后刊出。这篇评论先后5次获奖,其中一等奖两次(获徐州市好新闻一等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工作部等四单位联合举办的征文一等奖)、二等奖3次,是当…  相似文献   

20.
《胡乔木文集》第一卷出版了。这是我国新闻界、评论界以及整个宣传战线值得祝贺的一件喜事。第一卷收进了作者从1941年6月到1986年2月所写的政治评论,主要是为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撰写的重要社论、评论,共计114篇,其他的评论和评论性新闻12篇。它们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新闻等各个方面,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