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是真正的“双核年”,各大芯片厂商、系统厂商纷纷投身到这场“核战争”中,他们向IT市场投下的一颗颗“核弹”必将给包括笔记本、台式机、服务器,乃至软件在内的整条IT产业链带来剧烈的震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信息系统工程》2004,(5):23-27
“同质化”这个名词在IT界内一出现.就被专家、IT厂商冠以骂名。没有一个IT厂商愿意将自己的产品与“同质化”联系在一起,他们宁愿去接受一个听上去更为顺耳的字眼儿,即“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国内市场第一”,“2010年进入全球软件业50强”,“2010年跻身世界应用软件企业10强”……中国IT界从来都不乏豪言壮语,尽管IT已经走过了高速成长的年代,IT市场低迷的状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IT大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习惯并没有改变。中国IT界的浮夸之风由来以久,企业的市场目标、市场排名、媒体的评奖,在IT企业看来似乎比实际业绩还重要。IT厂商总是极度夸大自己的产销量,向外发布业绩要先研究竞争对手的数据再决定自己发布一个什么样的数据;为了使自己的市场排名能够靠前,IT厂商更不惜动用各种手段,与…  相似文献   

4.
《信息系统工程》2004,(11):31-31
“ 在我眼里,国内高性能机群厂商与国外对手在硬 件平台上的差距并不明显”气象局负责人指出 “国内IT 厂商薄弱的是在软件层面。” 在并行计算 环境的管理软件,并行计算操作系统软件,并行环 境的文件系统等方面,国内IT厂商同国外同行相比的差距, 不是通过一年、两年的钻研所能够弥补的。 高性能计算是一个专业性强的领域,需要有专门的人 才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果你(国内IT 厂商)对用户在应用 上的支持做不好。可以想见他们整套高性能机群的表现也 不会好到哪里。这种技能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 自从IA 架构的服…  相似文献   

5.
“同质化”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背负上莫须有的罪名,而实际上“同质化”正是来自于企业用户实际的应用感受。有些IT厂商担心自己所投身的IT产业会转变成为像钢铁、 能源、运输一样的传统行业。有一些IT厂商则对“同质化”表示认同,甚至欣然告诉人们,“我们就是出售‘日用品’的商人!”第一部分 IT产业复苏迹象初露,此番拐点为哪般?第二部分 “同质化”迟早要被正名,IT回归未必那么可怕!第三部分 以同质化的名义宣布,谁将最终胜出!  相似文献   

6.
“同质化”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背负上莫须有的罪名,而实际上“同质化”正是来自于企业用户实际的应用感受。有些IT厂商担心自己所投身的IT产业会转变成为像钢铁、能源、运输一样的传统行业。有一些IT厂商则对“同质化”表示认同。甚至欣然告诉人们。“我们就是出售‘日用品’的商人!”第一部分IT产业复苏迹象初露。此番拐点为哪般?第二部分“同质化”迟早要被正名,IT回归未必那么可怕!第三部分以同质化的名义宣布,谁将最终胜出!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工程》2005,(4):110-110
“永远不变的就是变”,这句话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至理名言,但每一次IT厂商的战略调整,用户总是被动接受。幸好,目前IT市场竞争激烈,用户有机会去选择供应商,因此在面对IT厂商转型时,首先是观望,而后再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8.
“聪明”的CIO,对于颁奖、评优均敬而远之,对待那些IT厂商运作的商业会面更加低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市场的快速崛起和急剧膨胀,IT厂商、通信厂商、信息家电厂商三大军团强力角逐,切割PDA市场。正当国内PDA厂商通过价格竞争和广告营销抢占低端PDA市场时,2001年三、四月,商战进一步升级,国际主流厂商Palm、Handspring及康柏iPAQ等高端产品纷纷抢滩登陆,占领我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三四十家国内外厂商争夺国内一个只有几十亿元人民币容量的市场。从目前PDA市场来说,主要是“名人”和“商务通”的天下,第三位是“联想”。2001年PDA市场总容量与200…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10,(12):12-12
“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始,结合国内IT厂商在电子政务领域的深入实践,对“十一五”电子政务的发展做出简要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复杂的IT系统不仅使系统本身臃肿、低效、难以整合,还使得企业的生产能力降低,IT成本大大超支。因此,许多CIO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简化IT的基础架构上。“简化IT设施.提高运营效率”几乎成了所有CIO的心愿。但是,对许多CIO来说,简化IT说得简单,做起来却相当困难。而正因为简化IT本身的复杂性给了包括IBM、CA、赛门铁克、BEA等众多IT厂商提供了“简化IT”的理由和机会。  相似文献   

12.
崔妍 《电子出版》2003,(12):51-51
恐龙在“侏罗纪”崛起鼎盛,在“白垩纪”灭绝消失,“白垩纪”象征着淘汰出局。在日新月异的IT圈中,也有了一个新的传说,扫描仪已经到了“白垩纪”,它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很多扫描仪厂商纷纷退出了竞争的队伍,改做起笔记本、数码相机等其他IT产品。  相似文献   

13.
《信息系统工程》2003,(12):87-89
2003即将走过,SARS与病毒的泛滥,验证了“羊年多灾”这句话,但是,这话对于IT来说是不适用的,IT厂商们该合作有合作,该庆典的庆典。因为,IT的红火是任何客观因素所不能阻挡。  相似文献   

14.
《电子出版》2005,(4):50-52
作为国内权威的IT产品测度机构,赛迪评测发布“2004上度IT精品推荐”的目的,是在众多的IT产品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广大待业用户选型、普通用户选购、IT厂商产品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南。“2004年度IT精品”的出现,为IT产品市场理清了脉络,为用户选购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它对一个普通的IT用户或是企业的采购决断者都会大有裨益。赛迪评测此次评测的范围涵盖了主机、外设、配件、网络通讯、网络安全和消费电子等计算机产品  相似文献   

15.
把握了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要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整个金融业的信息化发展。作为目前我国IT投入最多和IT应用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银行业一直是国内外IT厂商竞相追逐的目标。这个“独特”的现象相信会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金融业的IT应用几乎包括了所有IT产品,同时也由于这些产品的安全性能在金融服务中的基础地位.本期“行业关注”从各大金融机构信息化现状和一些重要的信息工程角度对金融信息安全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并配合了相关厂商的精彩观点和优秀的产品.方案,相信能够对我国金融业和IT服务商起到很好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计算、网络、存储,一直是IT的舞台上的三大“名角”。最初,信息化以计算为核心推动力的时候,Intel和DIBM这样掌握计算技术的公司.自然成为IT业里最家喻户晓的企业.并在若干年后成为IT领域的“老字号”。之后.网络的发展使思科这样的网络设备厂商得以迅速发展,使Google这样的网络新贵应运而生;而今天.信息爆炸的蘑菇云开始消散的时候。信息的住所——存储,正日渐重要。  相似文献   

17.
IDC分析,中国企业CIO的发展环境已经开始改变。“IT的进展速度太慢,成本太高,IT费用越来越高的,却很少能够转化为经营业绩。”是许多CIO面临的问题。CIO成功的关键已不再是谋取优势,而是对于成本和风险的控制。有位CIO说:“每年的IT投入有2亿,远离公司原定8亿元的IT预算。IT厂商的技术解决方案单一、没有很好的集成是花不完预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家电厂商3C战略卷土重来,海信与TCL的“龙虎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谁能捍卫家电企业进军IT的荣誉。  相似文献   

19.
崔妍 《电子出版》2003,(12):49-50
日新月异的IT圈中,最近也有了一个新的说法,说现在已经到了扫描仪的“白垩纪”,它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了。众所周知,恐龙在“白垩纪”灭绝消失,“白垩纪”象征着淘汰出局。某些“专业人士”提出了“饱和说”和“替代说”等种种看法,一些扫描仪厂商甚至产生了退隐之心,改做起笔记本、数码相机等其他IT产品。  相似文献   

20.
《信息系统工程》2006,(9):41-42
不论厂商认为分布式IT架构何时能成为主流,不论分布式未来的场景被描述的多么美好,从目前分布式的发展状况来看,我们都有理由怀疑,五年,是不是有点早?分布式何时才能“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