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懂儿童     
有专家说,儿童是读不懂的。我同意这种说法,我们确实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读懂"某一儿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读懂儿童的努力。事实上,读懂儿童也是有各种层次的。有的人可能刚好读"反"了,有的是四分之一懂,有的是二分之一懂,有的是四分之三懂,有的是十分之九懂。虽然没有百分之百的"完全"懂,但我们在越来越懂儿童。这样的努力,是不能用"儿童是一本读不懂的书"来否定、放弃读懂儿童的。怎么算"读懂"儿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如下是我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2.
每次作业发回去之后,我总会听到学生说:"哎呀,这里怎么会错呢?""真可惜呀,我少看了一个字。"……有的家长也常在教师面前说:"我的孩子怎么不懂读题呢?让他自己读就做不来,我帮他读,不用和他解释他也会做。""我的孩子为什么每次考试都考不好?问他有什么不懂不会的,他又说全都懂、全都会。唉,这孩子真是马虎。"……孩子和家长都会  相似文献   

3.
<正>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题目叫《感谢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读书同时读自己。书是养人的。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医愚"前提是"善读"。所谓"善读"就是必须吸收书中的养分,并融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三则     
贪婪的读者一次,我给我那二年级的儿子的老师当助手,查阅孩子们交上来的答卷。答卷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的,老师让学生们填出一系列有关他们的所爱和所恶。其中有一道这样的题:"我喜欢读____的书。"有的孩子填"鲨鱼",有的填"棒球、不明飞行物"。当我阅到我儿子的答卷时,只见他这样写道:"我喜欢读一页的书。"  相似文献   

5.
班干难当     
那是一个灰暗的夜晚,那天轮到我领读。有一位同学到教室的时候,喷了一些怪味的东西,使同学们有点焦躁。不知是对怪味的厌烦还是对我的不耐烦,有许多同学在打闹,有的在大声地争吵,有的在打"书"仗,也有不失时机地窃窃私语者。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计划”附件“关于各科教学的一些说明”中指出:“应注意到语文阅读的新任务是教学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标准语——民族共同语,从首先使语文读音规范化(暂用注音字母正音),逐渐做到语汇和语法的规范化。”这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目前一个值得提到主要议程上来研究的问题。几年来,我在小学高级班曾经试用标准语教学。这里,我想写下来一点肤浅的体会,供语文教师同志参考: (一)必须使儿童明确学习目的我教的几个级班,都在农村小学里,儿童方音很杂,根本不懂标准语,甚至连注音字母也只有极少数人学过。我在开始教学标准语音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学生不习惯。有的嚷“听不懂”;有的说“读不来”;有的想学,但怕人笑;有的怀疑,“为什么要这样读?”后来,我考虑到:在方言区教学标准语还是一个新的工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低年级阶段大多是以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可读性强的"图文结合"题来呈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和例题一样的题目会做,而对于课后练习中的题目,还有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稍微改变一些条件,他们就会束手无策。许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因为不会读或读不懂其中的信息,不能将题中的图文清晰地转化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和问题,从而出现一些理解错误并导致解答错误。"不会读"和"读不懂"折射出学生读题能力的缺失。因此,如何让学生"会读题""读懂题",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低年  相似文献   

8.
<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也时常在书中辗转反侧,寻找心灵的归宿与依靠。"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惑年",我尚年少,自然是不求甚解,疑心这张爱玲是神人下凡。而隐世才女白落梅的文章也甚是精彩,素有"落梅风骨,秋水文章"之称。"我想隐居江南,有山有水,还有一树一树的梅",读这句子时正值冬日,早晨的暖阳密密地斜织在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个典型的理科生,曾经的我似乎是个“语文绝缘体”,与作文比赛没有任何交集。但在苏州中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坚持深度阅读、思考与书写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悟到了何为人类智慧、何为人文情怀。故我不懈地追问,不断地求索一种既能从生活拓展出去也能将自我收拢回来的回环。从老子到王阳明,从康德到黑格尔,从拉康到福柯,我想要践行毕飞宇所言之“读读不懂的书不愚蠢,回避读不懂的书才愚蠢”。  相似文献   

10.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尚未就学的童稚时代,就对印有花鸟虫鱼、人物故事的连环画册喜爱有加、兴趣浓浓、爱不释手了。作为出生于物质生活相对落后的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我来说,小时候能有的书"读"便感觉到是天赐的幸福、莫大的享受了。尽管那时的所谓读书之"读"无非是以欣赏插图为主,至于图画下的解说文字仅能识得个"片言只语"而已,但那时带给我幼小  相似文献   

11.
好书     
<正>朱光潜老先生曾经说过:"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更是读不尽源源不断出版印制的书。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不浪费宝贵的读书时间,现如今已然是一个难题。青年少年时期是读书的黄金时机,一生良好的读  相似文献   

12.
正最喜欢的一本书:《踮脚张望的时光》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满满正能量的书,作者用美丽的心情和文字写出了青春里所有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伴我走过了学生时代最灰暗的时光。"现在的人为什么老烦躁,第一想得太多,第二书看得太少。"记得杨绛说过这样的话。不过我很庆幸我不是看书少的人,虽然我也老烦躁,但是我依然喜欢看书。那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奶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我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我的第一本书是《红楼梦》,说起来我自己都顿时觉得"高大上",但是那是狗屁不懂瞎看一通,字都认不全。后来慢慢地学全了汉字,就开始读奶  相似文献   

13.
<正>那天,班级里一个文静可爱的小女孩跑到我身边,递过来一本书,对我说:"老师,这本书我有点读不懂,您先读吧,如果有您认为我不懂的地方您就标出它的意思,这样我读起来就容易了。"我一怔,每天都是我给他们留作业,没想到今天,她竟然给我留了这么一项作业。我接过书一看,是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封面上一幅江南水乡的图片,不着一点颜色,就像一幅水墨画,清新,脱俗。软笔书写的"缘缘堂随  相似文献   

14.
读书,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很多中外名人都给出了很有见地的说法。在此,我不予评判,只提出一些自己对读书的看法。有些书,读了之后是不会后悔的。例如那些立意和内容都很深的书,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那样的巨著,我都读不太懂,甚至很不懂,但仍会硬着头皮读下去而不后悔。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张好雨 《生活教育》2014,(15):116-117
正杨红樱阿姨:您好!今天,王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们将会选4名同学去凤凰书城和您零距离沟通。哇噻!顿时全班沸腾起来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我读杨红樱的书多,让我去!"有的说:"和偶像面对面,我要去!"还有的说:"我准备养一只和杨红樱阿姨家里一样品种的狗,一定去和她取取经。"……杨阿姨,我是您忠实的小樱桃一个,也希望拥有这份难得的幸运。我有好多话想和您说: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段师:请你们自己阅读这首诗,看看能读懂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还读不懂。(生自由阅读)生:我有一个问题。课文开头有一句“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最后一节又写“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后面的我读懂了,因为他们给山坡植上了树,所以说“春光染绿了我们双脚”。但开头他们还没有植树,为什么说“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呢﹖师:(微笑着点头)是啊,这个问题应该请教大家了,如果我们都不懂,那就再把书读几遍。退到讲台边自顾自地读书(生有的做沉思状,有的拿起书默默地读着,还有的小声交谈)生1:我懂了。前面一个是少先队员的想…  相似文献   

17.
马老师:您好!我的女儿5周岁了,很喜欢听故事,我每天都会给她读一些童话书。但在生活中我感觉孩子听得多说得太少了。我也不知道她到底听懂多少?在给她读故事的同时应该如何指导孩子,才能让她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语言呢?我周围的同事有的会给孩子读《简·爱》之  相似文献   

18.
有件事情我一直很好奇:奶牛有公的吗?如果有的话,它们也产奶吗?不敢问别人,怕他们笑话我,只好问你了!——衢州蓓莉呃,先容我喝口奶……顺便悄悄告诉你,这个问题我也曾经很好奇。不懂就问,这是好习惯。我问来问去  相似文献   

19.
市场浪漫主义和市场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来,学术界围绕中国加入WTO的时间和条件已经有不少讨论,也出了一些书。但是,我总感到这些讨论似乎还缺点什么。有的人可能自己是懂得的,却未免故作高深,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有的人可能自己也不懂,跟着唱高调;有的则是半懂不懂,煮了夹生饭给人吃,或卖弄名词、术...  相似文献   

20.
胡乱读书     
读书啊读书,这辈子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在那个叫书的东西上(我说的不是教科书,教科书总是有限的)。成年累月地读.一本接一本地读,读得入神,读成了近视眼,书还是和没读的时候一样多,甚至更多了。这时才知道,一个人绝无可能将世界上的书读完。既然要当书生,似乎天然就懂得应如何读书。常有人来请教书的读法。别人也许懂得怎么读书,我却是不懂,而且越来越不懂。世上的书太多了,多到超出我的想象。读书的道理也太多了,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