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技术从技术源演化到大众市场是一个不断跨越不同演化壁垒的过程,需要适当的时间。本文从需求与要求异质性、技术本身演化、认知障碍、互补资产、用户成本与政策法律角度讨论了某一特定市场的演化壁垒的形式,也从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动态性及相对性讨论了跨越演化壁垒的难度,强调降低演化壁垒相对高度以降低跨越壁垒难度的重要性。其后,文章探讨了跳板用户的概念、特性、价值并比较了新技术的三种市场演化路径。文章以SanDisk公司为例说明闪存技术成功的市场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流动要素的集聚视角研究产业演化,凸显产业演化本质。构建单一要素流动模型和动态多因素耦合模型,分析要素流动驱动产业集聚路径以及产业集聚如何通过经济变迁和技术变迁完成产业动态演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各要素在流动中相互作用、动态耦合,导致产业经济系统的整体演化;集聚综合效应促进产业经济变迁,经济变迁中竞争效应诱发技术变迁,经济变迁和技术变迁的动态作用决定产业演化趋势,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或萎缩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利用Moore值作为分析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过程的具体指标,对2003—2009年我国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程度和态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傅荣  裘丽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256-258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层次的企业间网络演化分析框架,将企业间网络演化过程分解为知识网络、信任网络、资源网络和电子商务协同网络四个层次,着重分析了知识、信任和资源在企业间网络演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作为复杂过程的企业间网络演化是各个层次网络演化的叠加。  相似文献   

5.
基于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在分析合作能力和创新网络构成和演化的基础上,研究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如何激发创新网络的主动性行为,实现创新网络的不断升级,进而带动相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创新网络和产业发展相互之间存在正向作用关系;核心企业不同的战略取向决定了三者之间不同的协同演化路径。具体而言,核心企业追求适应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倒U形,核心企业追求稳定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倒W形,核心企业追求改变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向上的S形。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揭开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更新升级及其基础上产业发展的黑箱。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9,(2):86-92
建立奖惩偿联合机制下政府和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创新补贴率、失败补偿率对绿色创新系统的演化影响。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创新补贴率和失败补偿率均能有效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演化速度;相同水平的创新补贴率与失败补偿率对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创新补贴率对企业的演化速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创新补贴、失败补偿联合作用的效果较单独创新补贴或单独失败补偿更加明显,会加快企业的演化速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周荣  喻登科 《现代情报》2018,38(4):170-176
[目的/意义]从一个更为系统的视角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知识网络研究文献,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启发。[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整理归纳,将知识网络研究分为结构、行为、演化和绩效四个方面,并对每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整理和述评。[结果/结论]目前,知识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在结构维度,集中在拓扑结构和小世界网络结构的探索,以及对网络结构生成机制的探究;在行为维度,重在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学习、共享、整合、协同创新等环节的机理与路径分析;在演化维度,聚焦于演化机制模型的构建与仿真试验;在绩效维度,着眼于知识网络对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组织成长的积极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在创新体系研究视角下,整合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同时考虑国家制度与全球技术演化对开发区发展的影响。强调过程的历史数据研究,通过分析开发区企业与制度环境互动及路径依赖的演化轨迹,呈现创新体系中复杂网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宇露  李元旭 《软科学》2009,23(8):125-129,134
借鉴社会网络理论和协同演化理论,探讨了国际合资企业不稳定研究的网络、社会、协同范式,基于这一范式,深入剖析了国际合资企业不稳定的演化机理和演化过程,并结合中外合资企业实际,提出了防范中外合资企业不稳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绿色信贷作为调整资金流向、产业结构的重要经济手段,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建立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绿色信贷的3方博弈模型,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3者之间在绿色信贷政策实践中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最后进行了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实施绿色信贷中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群与科技园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以企业集群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园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作者从企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了科技园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集群与科技园发展的关系,然后阐述了建设企业集群的途径,以此促进科技园获得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有关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后尝试对大学科技园进行了概念的厘清和本质的界定;并从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以及文化创新能力角度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文章对大学科技园的未来进行了简单描绘。  相似文献   

13.
对丰台科技园区进行了概述,指出丰台科技园区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其发展初步形成特色,但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并提出加快丰台科技园区建设的对策: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塑造园区品牌,拓展招商渠道,推动园区产业升级;完善企业人才培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科技园与英国科技园建设和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中国大学科技园和英国科技园建设和管理模式的研究,论证英国科技园是国家经济转向的衍生物,是以孵化高科技企业为目标的赢利性企业;中国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三大功能的重要形式。提出了英国科技园的特点,还提出充分的市场氛围、良好的合作伙伴、优越的共享条件和鲜明的办园特色是科技园建设及发展成功的四个重要条件。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卢宏 《情报科学》2007,25(6):938-943
本文分析了高校科技园建设的现状,指出信息化建设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并在论述环境特征和主要要素之后,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原则和步骤。  相似文献   

16.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结合了高校、企业、政府三方面的优势,以加强产学研合作为目的的区域创新系统。设计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入园机制,其中包括:大学科技园产学研进入机制、大学科技园风险基金筹措机制、受孵企业技术价值评估机制、国家大学科技园风险规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发展启示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台湾科学工业园区建立,组织结构、管理化规章制度及发展化分析,提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技园管理体制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世界科技园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比较各类管理体制的层次和职能,分析了我国科技园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弊端,并提出对“二次创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英国政府对促进科学园区发展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和查阅资料,重点研究英国政府是如何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促进科学园区发展的,其中主要有政府倡议建立科学园、财政投入政策、设立风险投资资金、鼓励企业入驻等.这些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园区具有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