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秉塘话是贺州本地话的一个小方言岛,具有广西粤语勾漏片的特点,精组归端,从心邪读齿间音。跟勾漏片其他点不同的是,辅音韵尾只有[nt]和[ηk]两套,端母次浊化,读[l]。同音字表收字3700多个。  相似文献   

2.
小江话是浦北县内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方言,有24个声母、46个韵母和8个声调。古全浊声母今小江话一律清化,古徽母90.8%读同明母,念重唇的[m];古阳声韵和入声韵分别保留[-m-n-η]鼻韵尾三分和[-P-t-k]塞音韵尾三分,有自成音节的声化韵;古入声字保留独立的调类,基本依声母的清浊分阴阳。  相似文献   

3.
贺州市桂岭本地话的亲属称谓,因受语言、心理、观念等因素影响,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称谓词。其主要特点有一亲多称、晚辈尊称化及子女贱称等等。  相似文献   

4.
从灵山横州话与中古音系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古声母的演变特点为:古全浊声母在灵山横州话中全与清音合流;微母除个别字外,其它均读重唇[m]声母;少数非敷母字保留重唇音[P][ph];古心母字多读[φ];中古声母分化普遍,大都读成了两个以上的声母。今韵母的洪细对声母的演变有一定的影响:中古韵母分合情况非常复杂,中古一个韵母,灵山横州话往往分化为多个韵母,而从灵山横州话角度看,一个韵母往往来自中古多个韵母乃至十几个韵母;有[m]韵尾,[Ptk]韵尾齐全,与中古相应的摄对应基本整齐;古四声演变很有规律,古四声依声母的清浊分阴阳两类,入声的阴阳两类各分上下。  相似文献   

5.
贺州市桂岭本地话的亲属称谓,因受语言、心理、观念等因素影响,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称谓词.其主要特点有一亲多称、晚辈尊称化及子女贱称等等.  相似文献   

6.
木乐话声母,古微母跟明母、清母跟透母、匣母跟溪母、晓母(洪音)混读,泥母跟来母不混,古知、庄、章组合一,无介音,分尖团,浊音清化,有[θ][η]、(?)和(?)。韵母有以a、(?)、ε、(?)、(?)、o、u、i、y为韵腹,以辅音n、m、η、p、t、k为韵尾的系列复合辅音。其中a、(?)、ε、i分别与6个辅音韵尾组合为各个单独系列,(?)、3互补与6个辅音韵尾组合为一个系列,o、u互补只与5个辅音韵尾组合,y只与2个辅音韵尾组合。效开一与流开一三混读。m、η兼具声韵功能,自成音节。调类11个。以清浊、送气不送气、开口度大小等语音条件作分类。  相似文献   

7.
湖南安化界牌话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励 《文教资料》2009,(28):41-43
湖南安化界牌话属湘语。根据实地方言调查及语音实验,本文作者得出界牌话有22个声母,32个韵母,5个单字调,有鼻辅音自成音节。浊声母除擦音外已清化,入声韵尾消失,但入声仍保留为独立的一类,基本与新湘语同,但界牌话也表现出不同的方言特点,因此,分析研究界牌话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湘方言的现状及历史。  相似文献   

8.
秉塘话与玉林话的声韵调大部分相似.秉塘话属于粤语,并具有勾漏片粤语的主要特点: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的,不分平仄,绝大部分都读不送气清音;定、精母读【t】,透、清母读【th】;心母读【θ】(玉林读【l】)。但受周边方言的影响,秉塘话具有与玉林话显著的不同之处:端母字次浊化;从、邪母读【θ】;假开三读【ia】:辅音韵尾只有【nt】和【 k】套。秉塘话是在客家话和桂北平话等影响下发生较大变异的勾漏粤语.  相似文献   

9.
贺州本地话中的bA、bbA式形容词多为单音节性质形容词性语素带前加成分构成,有着显著的描绘性特点,为典型的状态形容词。贺州本地话的bA、bbA式状态形容词与共同语或其他汉语方言中相同或相近结构的状态形容词相比较,在内部结构特征、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广西贺州沙田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客家话的词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并从贺州白话、官话和本地话的词汇中寻找相异的根源。由此筛选出属于沙田客家话独具的特色词,从而进一步印证语言稳固性、差异性以及因接触而发生变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贺州市鸬鹚话同音字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写贺州市鸬鹚话的音系,内容主要包括鸬鹚话的声韵调、语音特点和同音字汇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以实验语音学方法讨论广西贺州八步鹅塘“八都话”特点是凹调。阴入的嘎裂声性较强,在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后,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前,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后。的入声。指出它是一种“嘎裂声”(creaky voice),其调形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前;阳入的嘎裂声性较弱,在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前,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后。  相似文献   

13.
以实验语音学方法讨论广西贺州八步鹅塘“八都话”的入声,指出它是一种“嘎裂声”(creakyvoice),其调形特点是凹调。阴入的嘎裂声性较强,在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后,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前;阳入的嘎裂声性较弱,在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前,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后。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方言处于北方方言与江淮官话的交界地带,语言特征呈现出复杂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它的语音系统和音韵结构,比如:声母、韵母、声调、儿化等都独具特色。透过语言现象,从语言内部及外部两个方面对原因进行深入探析。通过对其区域内几个代表方言点语音系统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能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方言的语音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 ,嘉兴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嘉兴话的声韵调系统中 ,有声母 31个 ,韵母 42个 ,声调 9个。对嘉兴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 ,不仅可以明确嘉兴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甘肃汉语方言的研究,至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词汇的研究,方法为中国传统的小学方法;第二阶段是用现代语言学之方法主要研究甘肃方言语音方面,对单点方言的研究也比较重视;第三阶段的研究特点是对甘肃方言本体研究较多。甘肃方言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是很滞后的。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几所大、中专院校成立了几个相关的研究机构,承担了几个课题。甘肃省分布有官话方言的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其中甘肃中原官话可分为秦陇片、陇中片、河州片3片;兰银官话可分金城片和河西走廊片2个片。文县的碧口镇和两当县的广金乡方言属于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福清市地方方言的音、韵、调的基本情况,使人们对当地的音、韵、调有个初步的印象,并指出这些音、韵的概括是建立在古人研究、归纳的基础上的。本文从本地方方言的实际出发,运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翔实的语言材料,客观地描述了当地方言中存在的语流音变现象,其中有传统的词汇,也有现代的词汇;有歌谣,有熟语,也有生活中的口语。文中还充分提供了对照的语汇,对产生语流音变的语汇进行标识,使人们能够辨析出其中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18.
阜阳方言接近于中原官话,与其近邻的江淮方言差别很大.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阜阳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语法现象,重视研究这些方言语法现象,可以补充语音词汇调查的材料,解决语音调查中的疑难问题,也可以为探索某种方言的语言系统提供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化江埔凤凰客家方言是从化境内的一种客家方言。通过对其音系及声、韵、调等音韵特点分析,指出江埔凤凰客家方言具有典型的客家方言特点,但由于受强势的粤方言的影响,江埔凤凰客家方言又带有一些粤方言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描写湘语提供了新的语料,考察了距湖南省邵阳市区十二公里的新邵县酿溪镇的方言。从语音、词法和句法三个层面对酿溪语进行描写分析,旨在提供比较全面的酿溪方言的语音材料,充分认识它的语音全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