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图书广告是传播图书发行信息、加速图书商品流通的一种宣传方式。它通过各种媒体,包括报刊、电台、电视台、橱窗、征订目录和其它宣传图书或报道图书服务内容的各种印刷品和书写品,把读者和发行者、出版者联系起来。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图书广告是出版发行工作的“信息工业”。要活跃图书市场,解决或缓解“买书难”和“卖书难”,使“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不成为一句空话,就必须重视这项“信息工业”的建设,尤其是重视它的基本建设——图书广告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做图书广告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商品,伴随而来的是种种广而告知的手段,如我国古代的“箫管备举”、“闪闪酒旗”等。社会主义出版物既然作为商品形式在市场出售,也需要宣传推广,扩大影响,沟通产销,在图书和读者之间架起信息的桥梁。做好图书广告除了必须善于运用各种手段,争姘斗艳,不断创新吸引读者外,还必须选择恰当的宣传推广时间。在目前情况下,往往是读者见到了图书广告或出书消息,却买不到书。换言之,宣传达不到预期效果,耗费了资金,还给  相似文献   

3.
图书宣传媒体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视宣传图书是非常合适的;而从理论上讲,利用广播宣传图书,特别是宣传生活类图书效果最好;专业的报纸期刊有相对固定的读者,宣传图书更是独具优势;利用图书本身做宣传对于出版社来说成本最低,最方便,效果最直接;本版书书目可作为保存本社图书信息的出版资料,又能通过对外散发,宣传本版图书;“POP”广告成本比较高,但用于宣传出版社形象仍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式;网络的宣传关键是扩大信息量,及时增加新内容。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是图书的信息源,读者是信息接受对象。怎样才能在出版社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密切联系呢?这就需要研究图书信息的科学传递问题。大概是在三年之前吧,有个出版代表团访英,带回来英国出版界广为流行的一句话:“一本书至少要宣传两百次。”这大概是极而言之,无非是强调宣传的重要性。近来广告的声誉不佳,图书宣传不免受到了“池鱼之殃”。轻一点的,被人讥之为“老王卖瓜”;重一点的,则被加上了“花嘴媒婆”的恶名,于是,有人从“宣传两百次”转向取消主义:“酒好不怕巷子背。”宣传不宣传似乎都无足轻重。凡事最怕走极端。思想方法的片面性,往往会导致实际工作的摇  相似文献   

5.
如今,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介不一定是图书宣传的首选了,不少出版社绞尽脑汁在图书宣传方式上大做文章,使图书宣传方式更贴近读者,让读者在不经意中记住图书。这种图书宣传新招已悄然走进读者的日常生活圈,如图书宣传广告“挤进”公交车、“坐上”地铁里和印在餐巾纸上。  相似文献   

6.
不少图书都有“出版说明”(或“编辑说明”),内容大致是从出版社(或编者)的角度向读者说明一部书(或一套书)的出版目的、编选意图、编辑过程等与成书有关的文字,目的是便于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无疑是迄今为止在断代诗歌总集中份量最大的一部诗集。这部书到1995年底已经出版了25册,但是,全书一共有多少册?编辑、出版者没有在书里交代过。偶然从一则图书广告中了解到,《全宋诗》一至二十五册北宋部分  相似文献   

7.
图书宣传是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 从出版的全过程看,除编、印、发外,图书宣传也是重要的环节。出版社生产了图书,送到读者手中,获得社会的肯定,才算真正完成了出版任务。出版社不仅是图书的生产者,还是图书的宣传推广者,图书宣传是出版社为读者服务,加强出版者与读者联系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与发行工作密不可分,而且贯穿编辑出版过程始终,典型的事例可举方鸣先生策划的《东方书林之旅丛书》,它包括  相似文献   

8.
如今是信息社会,社会信息流量激增,信息在时空出现的频度和分布的密度,已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受众的承受阈限。在信息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一本图书要成为市场的“宠儿”,首先必须使图书信息畅通无阻地进入读者的感觉世界,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巧妙地营造出相应的氛围,进而激发读者的潜在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竞争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图书宣传的竞争。近年来,不少出版社顺应市场竞争态势,实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出版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图书宣传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往传统的书评形式,如座谈会、导读式书评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的要求,以广告为代表的促销方式已渗入图书宣传活动;为了实现“双佳”效益,更要求图书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但是图书广告是否等于图书宣传?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它将使我们认清形势,找到图书宣传的正确方法,使出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出版社市场意识的增强,图书宣传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图书宣传工作对图书选题策划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对提高出版社知名度,对宣传图书,推销图书有重要意义。 由于图书市场的竞争,出版者必须想方设法使所出版的图书让潜在的读者知道,常用的方法是广告和书评。广告的目的不外  相似文献   

11.
《华南日报》报道:图书出版竞争激烈,数字阅读异军突起,以及其他新媒体技术形式的信息阅读,使图书出版、阅读充满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出版阅读形势,不少图书出版商和作者“玩”起了各种吸引读者眼球的图书促销广告术,不遗余力、绞尽脑汁,以期摆脱图书出版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图书生命周期理论的图书广告策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需求属于精神文化需求范畴,它同一般的物质需求不同,需求弹性较大,读者的需求有较强的隐蔽性。近年来,我国每天上市的新书达到400-500种,再加上以往的图书,每年可供图书达30万种之多,消费者要想从数以万计的图书中挑选到满意的图书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指导读者购买图书的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指导读者购买图书所需要的信息来自许多方面,其中书业企业的广告是读者获得信息的一个主要方面,从某种意义而言,广告是图书销售的“推动力”。图书广告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只有依靠图书广告的精心策划,广告如何策划才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佳的…  相似文献   

13.
图书是思想、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的“精神粮食”。和一般商品相比,这种特殊商品的流通,更需要进行宣传。关于图书宣传的必要性,已有不少文章加以论述。本文想对出版社如何进行图书宣传工作,讲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图书宣传的对象出版社进行图书宣传,主要是面向各地书店和广大读者。面向这两个方面的宣传,是监行不悖的,往往又是交叉进行的。向书店进行宣传,争取各地书店订货、添货,是为了供应广大读者。对读者进行宣传,向读者提供出版信息,主要也是为了帮助书店实现销售。一般性的图书,出版社向读者宣传,并  相似文献   

14.
策划图书营销策略应从读者切入,即从刺激、满足读者需求,服务读者切入。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从图书出版过程看:在图书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消费是最终环节,只有图书为读者 (消费者 )接受 (买书 ),出版周期才算完成。   2.从读者的消费行为来看:首先,读者的图书消费弹性较大。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消费水平来决定是否买书。所以刺激读者购买欲望、引导读者买书十分必要。为此,出版社和书店应做好图书宣传,谁宣传到位,谁就赢得了读者。   3.从书店经营看:目前图书更新频繁,生命周期缩短,如果不做足营销内功…  相似文献   

15.
正出版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更是社会文化传播的需求,而编辑就是在建立文化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将社会需求总结反馈,将供应者(作者)塑造得更适应时代需求,在作品出炉时,及时将作者与制造者(出版社)结合起来,向需求者(读者)传播。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不可取代,是三者之间无形的完美桥梁。编辑是出版工作的核心,在图书出版中,编辑连接整个出版工作,即对出版工作做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图书出版每个环节都需要编辑来协助完成。从联系作者、策划选题、编辑加工,到确定图书形式、定位目标群体、预估图书印数、撰写宣传文案、协助发行等工作,都是对编辑综合能力的极大考验,使编辑成为出版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论图书宣传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宣传跟其他商品的广告宣传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因为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文化品格”,和消费者一般也就是图书的购买者(大致也是读者)的“文化品格”有某种呼应关系,加之书籍作为著者个人独特的精神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能复制和没有同类产品的,所以,图书的宣传往往较之诸如电视机、电冰箱、手表、自行车和化妆品之类商品的广告更让人少有防备.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出版社之间除了在图书的选题策划上频出高招,也越来越注重图书的广告宣传.因为图书广告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说当今的网络是由社群组成的,每个社群的成员都有共同的爱好与特征,所以网络图书宣传要体现出个性。图书宣传工作者要重视个性化的网络世界,多出新招、奇招,不能让图书宣传淹没在网络信息洪流中,要想方设法获得万众瞩目。在高速发展的图书出版业态中,如何做好图书宣传工作,让读者了解书情,尤为重要。笔者选择图书宣传工作的重点——畅销书宣传案例,探讨中外图书媒介宣传工作方面的差别,从  相似文献   

18.
宣传,简单地理解,就是在各种媒介上介绍出版社及其图书,有书评、有广告、有采访等等。但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的只是纯粹地为宣传而宣传,而没有进行主动的广告策划。在市场经济中,广告策划是一种筹备,一种计划,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市场行为,实质是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有创造性和计划性的形象设计和宣传,使企业自身个性、素质、内涵等信息迅速而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随着出版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出版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良好的公众形象,读者也越来越关注名社,购买品牌图书。这表明,中国出版业已真正以企业的形象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图书宣传是图书出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图书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辑的选题策划是否成功,最后都要落实到图书的终端效益上,即要看书出版后能不能受到读者的认可,能不能在图书市场上有好的营销业绩。而营销离不开图书宣传。一般来说,图书宣传工作做得好,做得到位,必定会大大推动图书的营销。尤其是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好酒不怕巷子深”已时过境迁,相反,好酒也要大声吆喝,好书也要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的推动下,童书出版正步入新的黄金十年.从供给方看,“互联网+”扩大了市场主体;从营销端看,网络营销引领市场繁荣;从出版社看,新媒体技术助推了内容升级.具体来说,“社群电商+社会化分销平台”渐成新的增长点,网络微平台助力图书信息宣传,“数字化3.0”的出版形式及“图书+高新技术”的阅读体验方式助力图书品质升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推动,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IP资源的拓展将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