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以节能减排、治理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得以加速推进,对缓解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生态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在一些领域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这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却往往被忽视的原因在于,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我国最大的国情,即转型社会的背景下来考虑,因此也就未能有效应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特有的生态问题。为此,深入研究和认识转型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规律,推进适应社会转型趋势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持续健康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首次单辟章节论述,将原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那么,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有何迫切性和意义?读了下文,相信同学们会有所了解,加深认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系统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旨归,以建成美丽中国为战略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基本原则为理论内核,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力和驱动力。科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也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保障。因而,从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文化基因、理论基石和实践基础进行三维解读,是未来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生态文明制度不健全、生态文明价值观缺失等问题,只有在经济维度、制度维度、思想维度和国际维度等方面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于美丽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6.
"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在举国上下引起了持久而广泛的热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是继黄色文明、黑色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党和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再次得以凸显。作为武陵山脉主峰的梵净山素有"贵州第一名山"之美誉,尽管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挑战。从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生态建设等方面,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为视角,着重探讨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对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提出要从依靠科技与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开展国际合作三个方面来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择理论使用分析经济活动的方法来分析政治过程为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政府、企业、个人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最主要三个主体。文章以公共选择理论相关观点为理论支柱,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完善政府生态职能,避免"政府失灵";企业应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落实文明生态责任,履行生态文明义务;公众应提高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避免"搭便车"行为。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还可以推动本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最终提高大学生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此,需要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从挖掘本专业生态文明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提高教师队伍生态文明教育能力和素养、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建立"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和相关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丰富并完善给排水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前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快速、深入发展时期.随着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发展的需要,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绿色生活方式可以相对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可以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绿色生活方式的培育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创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常态机制、推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行为的培育.所以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是黑龙江省建成"生态大省",守住"金山银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价值观,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生态文明观的要求贯彻和执行,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相结合,思想和行动的结合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真谛落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才能实现生态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存在着多头管理、盲目开发、资源破坏等问题。采取建立综合协调结构、科学制订规划和宣传引导等策略,能够改变生态旅游现状,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漠视人和不重视"以人为本"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把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基本价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中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者纷纷从中国古典文论中挖掘丰富的生态现,力图为生态美学寻找理论基点与历史渊源.但是,中国古典文论有其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国古典文论的盲目摄入对生态美学学科建构产生了不利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生态美学神秘化了:非科学的方法论还难以担当起建构生态美学方法论的大任;对自身超越性的遮蔽是生态美学盲目吸收借鉴中国古典文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表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拓展,中国社会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美丽中国成为人民的新期盼。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在领导我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建设观点。邓小平对此进行了科学继承,并从生态环境保护的本原视角出发,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生态环境建设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对以往生态观进一步作了科学总结和完善。胡锦涛则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并把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两型"社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对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优势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旅游的特点出发,结合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旅游开发与西部环境建设的关系及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系统地分析论证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