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是受人欢迎的"万人迷"吗?在学校,是老师的宠儿;在班上,是同学的好伙伴;在社区,是居民眼里的小乖乖……这样的你真是个幸运儿! 可是,你知道吗?还有一些同学则相反,他们或者很内向很孤独,或者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他们没有或很少有知心朋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要学会"推销"自己,学会交际,学会变内向性格为外向型。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检验一下我们的交际能力, 并通过这些事例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万人迷"。  相似文献   

2.
就是这张牌     
乐乐姐姐:上一期教给大家的小魔术都学会了吗?今天,乐乐姐姐再教大家一招,有兴趣的同学就跟着乐乐姐姐一起来"施展  相似文献   

3.
先来做一份小调查:你愿意和父母待在一起吗?你愿意牵着父母的手走在同学面前吗?你习惯父亲母亲身上的汗味吗?你愿意父母来学校探望吗?因为父母是挑夫、农民,而不敢告诉同学,害怕他们的嘲笑,不会邀请同学去自己家吗?先别急着回答,本期,我们就来聊聊父母的职业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4.
变“弱势”为“强势”——大学生成功择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其它任何竞争一样,在大学生择业竞争中,由于社会需求形势的变化、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的限制以及院校知名度的高低等因素影响,总有一部分同学处于"弱势".如那些需求量很少的"冷门"专业的同学、非名牌院校的同学、自身客观条件(身体、相貌)"不优"或有缺陷的同学以及目前社会公认的女同学、专科同学等,一般被称为择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弱势状态能否改变?如何改变?我们可以从一些"弱势群体"的成功就业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导语生病也要学吗?是呀,要学会独自面对疾病,学会自己看病,锻炼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母亲对儿子伟大的爱,就包含在这简简单单的"教"之中。  相似文献   

6.
加菲 《当代学生》2011,(11):62-63
看到明星、模特美美的照片"羡慕嫉妒恨"吗?别急,学会了下面的"换脸大法",就可以立即拥有你自己的明星照了,又省钱又风光,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7.
学习始终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业竞争就成为一个躲不开的话题。竞争时,跟他人比,还是跟自己比;竞争失利后是一蹶不振,还是越挫越勇?竞争心态的不同决定了成就的不同。在学校里,学生面对的是考试,是同学间的竞争,终有一天,他们会走入社会,面对更多、更大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性学业竞争心态,让他们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去面对今后生活中的各种风浪和挑战?本期推出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张立娜老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学业竞争的思考,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在懵懂而又敏感的中小学生心中,总有许多许多的问题,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长得丑就没有前途吗?" "当干部同学不理解怎么办?" "我真的什么都不如别人吗?" "我的脾气‘一点就着'怎么办?" "‘说得到一块儿'就是朋友吗?" 这些问题,告诉老师,讲给家长,还是自己来解决?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自助读本>是由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和崇文区教育心理学会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一线教师,针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而共同编写的.它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解开心中"小结",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  相似文献   

9.
少年日记     
2009年9月16日星期三晴在班里,经常有一些同学,别人不顺他的意,他就大吼大叫,乱拍桌子打椅子,说脏话。其实何必这样呢?一是把东西弄坏了,自己也不好过;二是会被老师教育,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合算吗?我们已经读六年级了,要大度,要学会换位思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你就没有开开心心地笑过了。的确,随着工作节奏的日趋加快、竞争压力的日渐增大,不少教师的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可谁不希望自己快乐一点呢?那么,等待吗?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培养高职学生的成才意识,开展竞争激励活动,使竞争激励成为每个同学的快乐和进步之源,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于社会资源匮乏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宝贵的、稀有的人脉资源,如何应对同学、师兄姐的同业竞争呢?是开放分享,还是谨慎持有呢?这个拿捏的分寸,让不少同学迟疑了。"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这是来自好莱坞的名言,其意思不是叫人不要培养专业知识,而是强调"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门票"。人脉资源虽然需要日积月累,但绝不是一种快速消费品,不是用多了就没了,反而越分享可能收益更大。对于社会资源匮乏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宝贵的、稀有的人脉资源,如何应对同学、师兄姐的同业竞争呢?是开放分享,还是谨慎持有呢?这个拿捏的分寸,让不少同学迟疑了。  相似文献   

13.
你想笔底生花吗?你想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起来吗?告诉你一个最简便易行的好方法,那就是学会运用比喻。比喻是一种用某种事物或情境来描绘或说明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法。很多同学在作文中都能运用比喻,而且用得不错。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笔下的生动比喻吧。有个同学写苦瓜,“  相似文献   

14.
虚荣心的自我测试你的虚荣心重吗?先请你对以下各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1.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吗?2.喜欢花时间、钱财去美容吗?3.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头衔吗?4.喜欢向人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亲戚中较有地位的人物吗?5.不愿意同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来往吗?6.稍有成绩便自吹自擂,唯恐他人不知道吗?7.考试成绩不佳就常找借口吗?8.有欺上瞒下、沽名钓誉的行为吗?9.在与同学谈论中,常强词夺理、文过饰非吗?10.会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硬撑门面,摆阔气吗?11.常常掩盖自己的短处吗?12.喜欢受表扬且沾沾自喜吗?13.穿着打扮以及学习用具喜欢讲高档次,并…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生源战提前打响,自主招生的推荐表也在各中学陆续发放,不少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确定是否举荐以及举荐学生报考何种档次的学校。这让不少同学动起了歪脑筋,为了加大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相互探底的同时,不少同学歪招频出。《楚天金报》等多家媒体以"高考重压下,高三学子演暗战"为题进行报道,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引发了热议。从统计情况看,多数学生对这类现象持否定态度,建议学校、家长为竞争减压。然而,不少家长和老师则对这一现象表示理解,持赞同的态度,认为高考让学生懂得了竞争,使孩子走向成熟。在座的各位同学和老师对此是什么看法?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同学:你们好!你还在为自己的每一次作文而苦恼吗?还在为自己辛苦熬出来的作文却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而伤心吗?那就请与我一起分享这封《作文世界里的小秘密》吧,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对你有点帮助。曾经听很多同学说:自己每次写作文总要花大量的时让和精力,作文水平却总得不到提高。这是为什么呢?后来通过和大家聊天才发现原来是在写作文时的心态上出现了问题:有些同学想写出大手笔,可是  相似文献   

17.
<正>从小,我们听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歌声长大。但是,大多数汉族同学对其他民族的风俗其实知之甚少,对他们的校园生活更是充满好奇。他们和汉族同学一样上课吗?他们会有更多民族特色风情的课程吗?他们有什么自己的特长呢?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8.
正围绕我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我提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班级愿景。为了让我们的"幸福"如其所是,为此我提出把"培养合作性群体"作为班级文化的重点。换言之就是同学之间既要有合理的竞争,又要有合作,用竞争促合作。让学生学会思考彼此之间的差异,学会取长补短,在宽容别人的同时,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以此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高尚心灵,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巴西著名学者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学对话的关键,只有能激励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自发地反思自己回答的提问,才能推动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两张纸条     
一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了两本一模一样的作业。当时我非常生气,真想把两本作业给撕了。可是我压抑住自己的冲动,仔细一想,如果那样做,他们能知道自己犯的错误吗?这样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吗?通知家长?肯定不行,家长会伤心;置之不理?也不行,那会使他们养成抄袭作业的坏习惯。经过再三考虑,我分别给这两位同学各写了一张纸条。“王森同学,出乎老师的意料,你的作业和王茜同学的作业一模一样,你那样做让老师很伤心,也很痛心。因为你在欺骗老师和父母,还有那些关心你的人,更重要的是你学会了欺骗你自己。这节课你没听懂,是老师没有尽到责任,真对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