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聊斋志异》的研究,一般学人都认为这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本文则认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整理的一部民间故事鬼怪集。并以其中的《促织》篇为例,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清代民间文学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剪灯二种",即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是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两座文言小说艺术顶峰之间的桥梁,本文就这一作用谈谈其对文言小说在题材与写法方面的影响。因为《剪灯余话》是《剪灯新话》的效颦之作,《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颠峰之作,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剪灯新话》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在记录历史变迁,反映社会现实,刻画人物形象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聊斋志异》深受《史记》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本文拟从创作精神、作品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方面探讨《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寻找《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启迪,总结我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宝儿》     
内容简介《宝儿》是根据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贾儿》改编而成。《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里面记有传奇、志怪、轶事等等,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据说,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时,曾摆了一个小茶摊,请来往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然后赋予这些故事更为神奇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史上的高峰之一,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究其因,一方面是《聊斋志异》本身的艺术成就辉耀于文言小说史,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创作手法(1),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等;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聊斋志异》思想成就的高度赞扬,此种赞扬基本上源自于《聊斋志异》的“孤愤说”,如对社会黑暗的暴露与鞭挞等。蒲松龄在《聊斋自志》自云“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高估《聊斋志异》的思想价值。要恰当地认识《聊斋志异》的思想意义,不能不深入蒲松龄“孤愤”的实质所在,追究蒲松龄产生“孤愤”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用文言的体式创作出了《聊斋志异》这部辉煌的文学巨著 ,文言在这部小说中成了不可替代的文学语言。文章从《金和尚》为切入点 ,可以看出蒲松龄把文言体式与生活的神髓统一在一起 ,并对传统文言进行了有机的改造 ,使之焕发出新的魅力 ,为《聊斋志异》特定的内容和意境服务 ,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虽是一部文言志怪小说 ,但其人物形象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大多数人物以真性情作为行动的准则 ,重视“情”在爱情婚姻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人物形象所渗透的正统思想等  相似文献   

8.
提起蒲松龄,大家都会脱口而出说:他是《聊斋志异》的作者。但是如果再问,蒲氏还有什么别的作品没有,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诚然只要有一部《聊斋志异》,作者就已可名垂后世,千古不朽了。不过,这终究还不足以概括蒲松龄创作的全貌。举例来说,他不仅擅长文言小说创作,通俗白话创作方面也是成绩斐然的。姑且不说作者归属尚有争议的长篇小说《醒世姻缘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叙事意象的审美功能在《聊斋志异》中得到充分体现,主要表现为凝聚意义、凝聚主题;充当叙事线索,贯串叙事结构;保存审美趣味等。这是《聊斋志异》保持历久弥新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海洋 《学语文》2007,(3):33-34
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后世作家对以前名著的接续、模仿创作。此情况至清代尤盛。但被模仿或续作最多的作品并非如常人所认为的是《红楼梦》,而实为文言小说名著《聊斋志异》。自《聊斋志异》广泛流行后,后世不仅直接仿拟它的作品众多,而且几乎所有的文言  相似文献   

11.
《搜神记》和《聊斋志异》都是以描写鬼怪妖异为内容的文言志怪小说,分别代表了六朝和清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聊斋志异》在继承《搜神记》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它吸纳唐传奇的文体特征,以传奇法志怪,在艺术成就和思想内容上都达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剪灯新话》是联结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的一座桥梁,是一部开明代文言小说先河的作品。作者在创作该小说集的过程中,特别是其中的婚恋题材小说,有意识的吸收了宋代话本小说的营养。可以从爱情观、情欲观、故事情节三个方面阐述《剪灯新话》中婚恋题材的话本小说因素。  相似文献   

13.
《谐铎》是清人沈起凤撰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自出现以来就获得很高评论,但多将其作为《聊斋志异》的效颦之作,忽视其"婉而多谐"的诙谐艺术特色,总结其研究历史及现状对其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短篇小说发展史上,文言小说自唐代传奇以后,长期处于衰落状态;白话小说于明末《三言》《二拍》之后,虽有十余种集子传世,但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水平,大都庸朽颓堕。唯在清朝初期,奇峰突起,诞生了一部永耀艺术之光的杰作——《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15.
清中叶纪昀晚年为追述平生见闻而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研究者通常把它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对比研究,但在语言特色研究方面,《聊斋志异》的研究早已收获颇丰,而对《阅微草堂笔记》语言特色的研究却尚未出现系统性、专门性、建树性的成果,仅有一些零星的评价性说法。《阅微草堂笔记》的叙述语言简约、淡雅、冷幽默,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娓娓可听等语言特色鲜明独到。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是现代人学习古文的好教材。“五四”以来,传统文学受到冲击,白话文学盛行,惟《虞初新志》、《聊斋志异》等文言笔记小说保存了既有的文脉。所以,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新文化大师都  相似文献   

17.
笔记小说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言微篇小说。唐代以后的笔记小说非常发达,最有代表性的是《太平广记》、《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各具特色,体现了文言微篇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在坎坷的人生境遇下发愤著述,写下了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聊斋志异》。可以说他的情感生活、不同年龄阶段的创作心态都寄托在了《聊斋志异》当中。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毕生才情写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是作者的"孤愤"之作,意蕴丰厚。从三方面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即一、对"伯乐"的热切期盼;二、对自由人格理想的追求;三、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中的顶级精品 ,由于它意蕴丰厚 ,有难于穷尽的理性意义。一般读者不太容易理解其深刻内涵 ,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很多研究者都来阐释这部伟大作品 ,出版了众多的评赏《聊斋》的著作 ,如《聊斋志异鉴赏集》、《聊斋志异评赏大成》、多种版本的《聊斋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