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舞弊现象以已成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只有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和管理层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抑制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保证高考的公平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一项活动,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发了一系列被称做"高考现象"的社会现象。"高考现象"的出现表明高考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情,而且已经变成整个社会的事情。"高考现象"出现的背后有种种原因,但学历社会的现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将"高考现象"放入学历社会的背景下考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是高考的得分点,也是高考中的易丢分科目,如何避免丢分,如何进行应对,这就是本文所要谈论的问题.一、学生在考试时常出现两个误区1.误区一.同学们在高考中可能会在选择题、填空题的后两道碰到不常见的题目.如果抱着"持久战"的态度去做,无论你做出做不出,都是得不偿失的,其原因有二点:花费太多时  相似文献   

4.
高考竞争的本质与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考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高考竞争日趋激烈、高考科目多与考生负担重、追求高考升学率等问题,本质和根源并不在高考,高考只是使一些问题突显出来而已。高考并非万恶之源,而是各种教育及社会矛盾的集合点。没有高考,这些矛盾和问题多数还照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透过现象看本质,高考制度虽有不少局限,也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它能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对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5.
艺术“高考热”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甚至在出现就业低谷后仍然高烧不退。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教育体制不健全,是部分初、高中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而一些大、专院校为追求高经济效益无视教育法规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盲目扩招而形成的。笔者用具体数据和事实来剖析这一现象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探求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高考移民"现象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但我国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已经体系化、科学化。目前学术界主要从高考移民的概念界定、流向、影响、成因、对策建议等方面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这个月正是高考月.近几年来,高考日益超越考生、家长、学校和老师的范围,变成一种全社会关注的特殊现象,今年比往年尤甚,社会各界对高考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状态.我把这种社会特殊现象称之为"高考现象".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省份在高考中存在着不同的录取分数线和不同的录取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分数线高、录取率低的地区考生开始通过转学、迁移户口等方式到分数线低、录取率高的地区应考,成为了“高考移民”,1990年代后,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高考移民现象愈演愈烈,已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影响,探索了该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背景下,涌现出一大批高考复读生,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其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本文以高考复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复读生的社会支持,关注高考复读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分析得出应从三个不同的阶段给予高考复读生以社会支持:一是高考复读前的决策支持,二是高考复读中的过程支持,三是高考复读后的价值支持。这三种支持无一例外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在心理上给予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人们心里挥之不去的莫过于广东电白县的呼机舞弊事件和湖南嘉禾县的集体作弊案了。这两件事牵引着人们的思绪,让人们想得更多,思虑得更深远。呼机舞弊事件和集体作弊案显示出两个共同的显著特征:一是作弊的群体性,二是作弊者和周围一些人群对作弊行为的漠然。由这两个显著特点可以看出,在小范围内,还存在着滋生高考作弊现象的土壤。整治高考环境,铲除作弊的土壤,是消除高考作弊现象、维护高考权威的重要举措,也是根本举措。伴随着不同的主观目的,高考本来的面貌被扭曲了,教育本身有些变形了。在一…  相似文献   

11.
6月7日、8日两天,我省各地普降的及时雨并未给“高考热”降温,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着高考,所有媒体都给高考让出了版面,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着高考。高考虽是年复一年,但每一次高考都充满了“新鲜感”,今年高考,依然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学生更加坦然、家长更加开明、试题更加侧重能力考察……  相似文献   

12.
每年6月7、8号,高考都是无一例外的主角。这场考试承载着太多家庭的希望,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考生的命运,因而,学校、老师、考生、家长都像张满弦的弓箭,势必要在高考之时射中目标。高考之后,所有的弓箭都猛然松弦。学校、老师去迎接新一批的学生,家长回归自己的岗位,留下考生独自面对未来。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十字路口,高考之后的选择,其重要性并不亚于高考。  相似文献   

13.
高考复习中,经过一、二轮复习后,部分学生解题能力或数学水平出现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即高原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其出现的各种原因逐一进行剖析,并提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考估分123     
高考结束,考生即刻面临着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就是估分。可以这样说,估分和报考是第二轮高考!如果考分估得过高,志愿填报过高,很可能导致落榜;考分估得过低,就可能出现高分低录现象,也很悲惨。估分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带来遗憾,那么如何才能比较客观地估分,进而为自己定做最合适的高考志愿呢?  相似文献   

15.
新情境下的新型电化学装置是高考的热点,统计近3年的10套高考试卷,出现概率为90%.电化学原理应用承载着微粒观、能量观、变化观这几大化学思想,体现了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的重要应用.本文通过构建新型电化学学习的思维模型,结合典型例题,构建解题思路,突破高考中的新型电化学考点.  相似文献   

16.
公平的高考制度是保障高考公平的前提.高考移民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异地高考需求看似先后出现的两大不相关现象和群体,但实质反映的是我国高考机会和权利等利益分配制度在设计和变迁时应对公平的顶层性缺失.因此,高考制度的变迁只有以公平正义为导向,首先剥离隐藏在不同户籍背后的高考特权,均衡配置商考资源,从国家、社会利益而不是局部地区或个人私利最大化角度进行设计变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防止再出现类似两者的有悖教育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考弃考弃掉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弃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高考相伴而生,并且不可消除.通过"弃考"这一现象,剖析高考"弃考"将"弃"掉"就业难的内因"、"教育的受益性"和"教育公平机会",从而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激化读书无用论盛行以及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后,提出高考存在的价值及应对"弃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考文化建设和高考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所决定,又给予其巨大影响和作用的文化现象。在纪念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30周年的日子里,认真研究高考文化建设和高考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理性地看待高考体制的政治价值 1.高考体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建制 科举考试和高考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都深刻影响着教育价值的取向.科举制度的一大负面影响就是使政治价值成为最高的教育价值理想,官僚地位成为中国大多数社会精英奋斗的最高目标.而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上大学"成为最主要的教育价值目标,高考制度成为评判基础教育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高考成为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其它功能被严重地边缘化了.高考为追求公平、公正,尽量使其形式客观化、标准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与人的本质特征发生矛盾,因为人是一种在多维的综合中生成和创造着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张丽萍 《考试周刊》2007,3(15):17-18
面对各地客观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高考移民现象应运而生。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给社会稳定埋下了极大的隐患。社会各界人士大多从教育政策的视角出发认知高考移民现象,呼吁消除高考移民的体制性障碍,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本文从宪法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探讨其所揭示出的在我国宪政与公民平等权救济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