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层社会中的李白是“狂人”的李白,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叛逆性格;在大自然怀抱、日常生活以及下层社会接触中的李白只是普通人的李白,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平民性格,两种性格的李白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但要从作品的题材上划出界限却很难,这就是说明李白作品中的两种性格是互相渗透的,难以以题材来区分的。  相似文献   

2.
李白以浪漫的、大气磅礴的诗歌闻名天下,但对于他的乐舞批评理论与观念,人们却知之甚少。李白的乐舞批评观念与他的人生观念、诗歌创作观念是一致的。这个观念就是:“万事贵天生”、“万籁各自鸣”。他推崇的乐舞是具有老庄气质的“天乐”。他认为:“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白是个俗人,像许多文人一样,对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万分沮丧;李白是个俗人,可偏偏不是个“庸才”,而偏偏是个自负的人,所以在沮丧之时,才有了举杯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名利心很重,一心想获得高官爵位,在政坛上有所成就。当唐玄宗一道圣旨传到他手中时,李白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其情形何等狂放,其官心又何等痴迷。却没料唐玄宗把他当成李龟年这般宫廷乐师了,成天叫他写歌词,这无疑是对李白的侮辱。李白只得以酒消愁。在我看来,李白从一开始入京便是个错,为保官位而不退出亦是个大错。因为李白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性格即命运。作为“诗仙”,李白天性浪漫,恃才自傲。仙风道骨,英风盖世,豪气干云。他的气质、情性、意志、诗风,乃至一生的悲喜哀乐,都与他独特的个性相联系。在诗的宇宙中,作为天纵之才,勿庸质疑,他是一只挟天风带海雨的“翻动扶摇羊角”的大鹏。而在政治上,他却“识度甚浅”,违背“当行本色”。性格脆弱,无宰相之识而抱宰相之志,是李白的悲哀。命运注定:李白只能成为超一流的诗人,不可能成为有作为的大政治家。  相似文献   

5.
诗意的放逐     
诗意的放逐,恍若星光在大地上飞扬,带着若即若离的梦,延伸向无涯的时光里。黄昏之时,我们走近屈原,看他行吟泽畔多潦倒;月圆之夜,我们看到李白,见他举杯邀月人自醉。这两位被放逐的诗人,其人生道路看似充满浪漫的诗意,却带着几多凄凉、彷徨与悲伤。  相似文献   

6.
<正>李白是盛唐诗坛顶流、文化界超级偶像,泾县令汪伦,是他的忠实粉丝。由于生性热情,李白不仅常常让人“路转粉”,还让人“粉转友”,不少原本因诗才倾慕李白的人,也被他的人格魅力打动,成为了李白的朋友,汪伦正是其中之一。毫不夸张地说,“社交达人”李白的知心好友,几乎遍布了半个盛唐。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和李白最大之异是人生道路、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的不同。陶从容坚定地选择了归隐之路,超然高蹈;李则一生痴迷在“功成身退”的美梦之中不得解脱。陶力保心性之真,平和淡远;李展现情感之真,任情而为。陶饮酒为闲雅品味,李饮酒是豪情畅怀;作为诗性文化符号,陶主要是“隐士诗人”的代表,李白则是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自由浪漫、傲视权贵、诗酒酣畅、天赋才华的诗人典型。他们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8.
徐一凡 《学语文》2006,(3):31-31
“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是一位令人“高山仰止”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激情澎湃,美不胜收,对后人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而酒与山水,作为李白诗作中的“二难”,是我们了解李白、研究李白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9.
王朋是全年级有名的学困生。虽上到四年级,可识字却只有百余个。学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不知教了他多少遍,因为整首诗,他只认识“早、白、云、千、里、一、日、万”这八个字,对于诗的内容的理解,他只能当一名“观众”。诗学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课余再搜集几首李白的诗,准备第二天课上进行交流。这下王朋可着急了:“老师,诗里的字一多半我都不认识,怎么办呢?”也是,这真给王朋出了难趣。  相似文献   

10.
汪伦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听说李白被贬官后周游到湖北一带,很想认识这位诗人。他知道李白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赏花,二是喝酒。于是他给李白写了一封信,说泾县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希望他到泾县畅游。李白兴致勃勃来到泾县,奇怪的是到达之后却不见一朵桃花,只见几家酒店,与信中所说大不相同,心中不禁疑惑起来。看着李白迟疑不解的神情,汪伦开心地笑了。他说:“我信中的桃花指的是潭水名,这里有桃花潭方圆十里,所以称十里桃花;我们这里酒店的主人姓万,人们便以万家酒店相称了。我何尝骗你呢?”李白听了之后,对汪伦毫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