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后,可以利用它解决许多中考中的实际应用问题,现以2002年的中考试题为例说明.一、增收节支问题例1 (2002年南宁市中考试题)革命老区百色某芒果种植基地,去年结余为500万元,估计今年可结余960万元,并且今年的收入比去年高15,支出比去年低10,求去年的收入与支出各是多少万元?解:设去年收入是x万元,支出是y万元,根据题意,得x-y=500,(1+15100)x-(1-10100)y=960.解之,得x=2040,y=1540.答:去年收入2040元,支出1540元.二、幼苗培育问题例2 (2002年青海省中考试题)为了保证2002年5月12…  相似文献   

2.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0,(5):79-79
2010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教育预算比去年增7.5% 据悉,2010年中央本级教育支出预算为610.35亿元,比2009年执行数增加42.73亿元,增长7.5%。其中教育管理事务预算数为1.67亿元.比2009年执行数增加0.34亿元,增长25.6%。主要是规范津贴补贴支出增加。  相似文献   

3.
晓风 《教育》2006,(13)
报载:2006年广东省教育预算支出比去年增加25亿元,猛增四成。在各地教育支出普遍比增十多个百分点的格局下,广东此举的确令人眼前一亮。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多少,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教育在一国一地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当前教育支出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  相似文献   

4.
晓风 《教育》2006,(7):19-19
报载:2006年广东省教育预算支出比去年增加25亿元,猛增四成。在各地教育支出普遍比增十多个百分点的格局下,广东此举的确令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从事初中数学教育二十年,带过很多届学生参加中考,每一届都有一些能力一般的学生在中考中创造奇迹.例如2004年我的普通班学生权晓明中考数学112分,而平时比他学习成绩好的重点班的一些学生却考不出水平.我心中充满困惑,百思不得其解,通过访谈和学习有关数学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数学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学,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能力。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人们毕业后从事数学研究或教育的只占l%,经常使用数学的人占29%,基本不用或很少用数学的人占70%。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觉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07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教育费附加)7654.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08%,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076.35亿元,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76%,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8%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恰当地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从而达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基本思路:将问题进行抽象、分析、概括和转化,结合具体问题,教给学生应用解答的基本思路、方法、步骤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存柱 《师道》2009,(4):22-22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数学课堂,不能仅有简单的演、说、练,适时适地幽默一下,让学生乐一乐,对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润滑知识教学都有很大的好处。一、挖掘数学的艺术魅力去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班,为了强调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一节课就风趣地对学生说:“我姓张,教你们数学。数学,  相似文献   

13.
访美归来再话数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的数学教育全表现在课堂,教学气氛相对活跃而实际水平较低.与美国数学教育相比,中国数学教育的优势主要有:中国小学算术训练要比美国广而强;初中平面几何是训练数学思维能力的沃土,中国学生的初中平面几何基础强于美国学生;中国高中毕业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比美国高中毕业生高;中国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比美国学生长,学习的知识比,美国学生深奥;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有紧迫感等中国数学教育存在这不同于美国的另一种自我封闭.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全国GDP超过50万亿元,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要超过2万亿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日前表示,多年努力之后,今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可以实现(2012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这2万亿元教育经费怎么花? 2012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切身感受是,"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人民群众不可能满意;有了教育经费,如果用不好,也不可能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他认为,围绕育人为本这个核心,重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在促进公平方面,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斜.把当今教育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定位在"公平"和"质量"上,一语中的,切中肯綮.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教授八年级数学上册(鲁教版)第一章分式方程第三节分式方程的应用中,课本创设如下问题情景: 某市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上涨20%,小丽家去年12月份的水费是15元,而今年7月份的水费则是27元,已知小丽家今年7月份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份的用水量多5米^3’,求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有效呢?下...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要求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现行的教材中,时常能遇到一些创设有关知识情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可以结合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非只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妙处,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很多学生害怕数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很抽象,与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中去学习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相似文献   

20.
数学,应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即学校数学教育应关注什么?著名数学家波利亚通过研究指出:“学生中学毕业后.研究数学或从事数学教育的人占1%.使用数学的人占29%.基本小用或很少用数学的人占70%.”为此.他认为数学教育的意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一种数学文化修养。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也指出:“对于作为知识的数学.学生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