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古奇闻》乃晚清一部短篇白话小说集,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下简称《孙目》)及江苏社科院《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下简称《提要》)等书记载,存世有三种版本,一为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东壁山房原刊本,二为光绪辛卯(1891)北京坊刊本,三为光绪辛卯(1891)铅印本。笔者查阅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东壁山房原刊本,书为聚珍版,凡六册,扉页题“上元王寅冶梅氏选”,扉二有牌记“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孟夏开刻”,卷前题“东壁山房主人编次,退思轩主人校订”,前有序言,署“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夏四月上…  相似文献   

2.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周兴嗣受梁武帝之命,为清帝子们编写的一部识字读本。据唐朝人李绰的(尚书故实》说:“梁武教诸王书,令段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日:‘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赐甚厚。”这段话把(千字文》成篇的前因后果及全部经过,叙述得非常详尽和生动。唐人韦纲的(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几乎与此完全相同,(太平御览)文部也有与此基本相同的说法。(千字文)形式整齐,通篇以四言写成,凡250句,共计1000字,所以称之为(千字文)。全…  相似文献   

3.
沣与澧     
与在古文中多数学者考证为一字,但也有力辨其非者,如林法《辨》,(见《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即是。在古文字中暂且不管,但在今天之简化字中“普”与“凶(丰)”确实是两字,形者义大不相同,但往往有认作一字者,且举两例:清朝末年有名陈法者,是个音韵学家,很有名气,其所写书当然很可以利用,但有人将“陈遇”简作“陈泽”。如:有书名优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来可扬著),其所引用参考书目有:(清)陈洋《东塾读书记》P569很明显,此“陈洋”为“陈遇”之误,同是来先生在其著作《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出版…  相似文献   

4.
色彩淡雅、装帧精美的《广东当代作家传略》(陈衡、袁广达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作家自己写自己(个别已故作家除外)的大书。收录747人,凡70余万字。每传,少则百余字;多则三、四千字;而大多数则在千字左右,短小精悍。此种以一个省的作家小传合集出版的书,在全国来说,尚属第一部。书前,有秦牧同志的序言;书末,有附录《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名单》。纵览一遍,可以看出这部大书有它自己的特色,那就是: 一、“我写我”,写亲身经历,材料出于第一手。700多位作家,不论老年、中年、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旅程,社会实践,创作成绩、  相似文献   

5.
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陆键东著,三联书店出版)一书,写的是中山大学教授陈寅格晚年(194至1969年)的生活和遭遇,凡30万字。陈寅。恰,学贯中西,文史兼通,1926年受聘清华学校,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位著名导师。1949年任岭南大学教授。1952  相似文献   

6.
《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中有一篇《李密牛角桂书》的故事,大意是:李密(隋末瓦岗军首领)少年时勤奋好学,有一回,他骑一条牛去看朋友,出门时把“《汉书》一帙”挂在牛角上,一边赶路,一边在牛背上读书。正好宰相杨素从他旁边经过,问他读什么书,李密回答说;“读项羽的传记。”……书中配有一幅插图,生动地反映了故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幅插图有两个错误:一是把李密手中拿的和牛角上挂的书都画成了线装的形式,二是把牛角挂的一“帙”书画成了一“摞”书(如图)。先说第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与书的装帧…  相似文献   

7.
一项颇具学术价值的美学科研成果──—读袁鼎生《西方古代美学主潮》王昶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S王代美学主潮》(袁点生博工著《西右美学主潮》日代部分)一书,是一部有特色的从日希腊起到中世纪的西方美学史。《西8啬代美学主潮}),洋洋37万字,对函步...  相似文献   

8.
张艳 《图书与情报》2004,(4):24-26,48
晚清咸同时期,兵燹连年,传统藏书业遭到空前破坏,官私藏书被毁烧散佚。为了恢复封建文化秩序,重振士气人心。清统治者出台了新的图书出版政策,积极支持地方封疆大吏创办官书局,出版经史典籍。此为晚清文化一件大事,也是传统出版业的最后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9.
《然字诠释》一书作者能 为中国汉语中的一个 “然”字,写出一部近三十万字的 书,溯古至今,我尚未见到此类著 作面世,真可谓一字之奇! 《然字诠释》可谓一字之典, 书中让人一睹中国汉字的风采, 甚感中华民族文化的百代文明与 灿烂。作者从不同时代、不同范 畴、不同角度揭示了“然”字的古 今联系、区别和变化,对“然”字进 行了详尽的注释。如书中例举战 国时有以“然”字为姓氏的,见 《孟子·滕文公上》“然友命,定为 三年之丧”。在《晋书·温乔传》、 《良吏传·邓攸》等书中,又把“灼 然”作为晋代举试科目名。古人不 仅把“然”字组成词汇作为形容词 来用,而且还把“然”字作为姓氏 和科举考试的科目名,真让人出  相似文献   

10.
选题策划是一本书的灵魂,选题“金点子”有赖于编辑深入了解国家需求、学科前沿、掌握市场信息基础上的精心策划。精品图书的出版过程,伴随着书与人的共同成长和相互成就。文章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20个分册,1000万字)为例,回顾丛书从选题策划到编辑校对,再到出版,直至营销推广全过程的出版实践,介绍了编辑如何打造精品图书,以及因书结缘成立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举办全国性化工过程强化学术会议和丛书英文版权输出到爱思唯尔(Elsevier)等系列出版效应。  相似文献   

11.
刘庆 《新闻爱好者》2023,(2):119-120
<正>中国古代文学的性灵思想源于先秦的性灵观念。汉魏六朝和唐宋元时期,性灵思想不断发展,至明代,此思想更加丰富和繁盛,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学思想之一。研究性灵文学思想对了解我国古代文学风貌及其生态,了解性灵文学的历史真相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袁宏道与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研究》(戴红贤著,2012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详细分析了袁宏道的性灵文学思想和其文学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文献家通考》一书中郑伟章谈到了高世异,“高世异,字尚同,一字德启,号念陶,四川华阳县(今成都)人,一作蒲阳。生卒年,仕履不详。”  相似文献   

13.
“史记”版本考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史公自序》云:“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今本《史记》却有五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字。这多出的二万九千余字从何而来?且其余的五十二万余字,是否皆史迁原著?这是研究《史记》版本所不能不考索的问题。古本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于1959年出版的《史记》标点本,称为今本,而反把清季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了安徽阜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徐修宜先生撰写的力作《近代中国史新探》一书,使中国近代史领域又增添了新的研究成果。该书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学术专著,20余万字。书中探讨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这段中国历史。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问题研究”(1840-1919年),收入论文9篇;第二部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问题研究”(1919-1949年),收入论文17篇;第三部分为“鄂豫皖苏区历史专题研究”,收入论文10篇。同时,书…  相似文献   

15.
陆费逵(1886—1941年)复姓陆费,名逵,字伯鸿,号少沧,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1941年病故于香港,享年55岁。陆费逵出身书香,清乾隆时《四库全书》总校官陆费墀的后裔,其母是李鸿章的侄女。他自小由母教读,受当时新书刊的影响,弃读经书,改为自学史地、算术等新书。陆费逵在《我的青年时代》中说:“……知道个人非有学问、有修养不能成事;社会非有教育、有风纪不能有为。后来便努力自修,努力工作。”这两个“努力”的吐露,恐怕是他终身致力教育、追求出版的原因和事业有成的基石。1906年,他入…  相似文献   

16.
<正>《云烟遣兴录》,云南皮纸刊印,线装,半叶9行,行20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原书尺寸24.5×13.5cm,板框尺寸18.5×11.5cm。封面封签尚存。根据字体与纸张判断,属于晚清民国云南刻本,书中清帝讳“玄”字或避讳或不避讳,内容多尊君言论,因此暂定为晚清民初间刻本。扉页除注明书名外署名“西蜀杨慎升庵氏选集”,公藏及私家收藏皆无著录,目前公开发表论文也无论及,为新发现古籍文献。存卷二、卷三共二卷,二册。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出版史上,江浙人是很活跃的人群。 1872年出生的江苏常熟人曾朴,字孟朴,别署东亚病夫,是鲁迅所说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的作者,自称“时代消磨了色彩的老文人”。在那一代“老文人”中,曾朴是少有的对外国文  相似文献   

18.
《历史档案》2006,(2):80-80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40册,收录本馆所藏晚清军机处电报档约万件,时间起自光绪十年(1884年),迄于宣统三年(1911年),翔实地反映了晚清政府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决策内幕。这些档案绝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刊布,它不但可与同时期的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廷寄互为补充,而且其许多内容为奏折与廷寄等文件所不栽,具有填补资料空白的重要作用,对研究晚清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借‘机’出版”的好教材———《计算机在出版工作中的应用》评介●周荣庭近见清华大学孙传耀所著、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计算机在出版工作中的应用》(以下简称《应用》)一书,从出版工作的生产与管理两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的应用,书中融会了作者以“初学...  相似文献   

20.
错别字探因     
一、书写错别的情形书写错别是错别字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造成它的原因主要是:(一)由于汉字字形、笔画相似造成的错误。常见的有:未、末;衷、哀;夭、天;干、千;钓、钧、钩;栗、粟;梁、粱;戊、戍、戎、戌等等。(二)有些字形极其相似,而字义差异很大。如:“育”、“盲”“肓”也是常常分辨不清。(三)有些字因其偏旁混淆不清而造成错误。较常见的有“拨”与“拔”;“仓”与“仑”混淆等。(四)对于某些汉字字义不甚了解而形成的错误。常见的“兢兢业业”错为“竞竞业业”;“寒暄”错为“寒喧”;造成这些字错误的原因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