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梁披云的“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探讨了爱心教育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指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是发展人、完善人,爱心是人类的永恒需要,爱心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灵魂和核心,高职教育应当充分发挥爱心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使爱心教育真正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2.
加强青少年爱心教育,是重塑完美人格,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然要求和当下教育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提出青少年爱心教育的基本途径:建立教师对学生爱的教育模式;纠正教育功能的错位,体现爱心教育的真正内涵;在自然界中开辟熏陶青少年爱心素养第二课堂;编写培养青少年爱心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工程,班主任工作是爱的教育,没有了爱便没有了教育。因此积极探索新时期班主任爱心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找到实施爱心教育的方式或途径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入手,探讨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的,认为爱心是人类的永恒需要,爱心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灵魂和核心,并结合新人本主义思想,对爱心、爱心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在师德建设以及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加强青少年爱心教育,是重塑完美人格,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然要求和当下教育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提出青少年爱心教育的基本途径:建立教师对学生爱的教育模式;纠正教育功能的错位,体现爱心教育的真正内涵;在自然界中开辟熏陶青少年爱心素养第二课堂;编写培养青少年爱心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虽然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育要有爱心"。当教师的应该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只去教书而不去育人,对学生无益。教育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得到的,需要靠教师的爱心加耐心,从一件小小的事上去感染以及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7.
爱心教育及其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德栎 《中国德育》2006,1(8):15-17,25
加强爱心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时代重任。对未成年人实施爱心教育,要重视爱心教育的当代价值,建构爱心教育的学校课程体系,夯实爱心教育的家庭基础,构筑爱心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爱心教育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对爱心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在工作中实施爱心教育的方式.即教师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公平无私.不能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贴心。培智教育更需爱心,爱心是培智教育的动力;爱心是培智教育的活力;爱心是培智教育的潜力;爱心是培智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谈爱心教育     
蒋晓彦 《现代教育》2003,(14):33-33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的爱心是教育的桥梁,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教师只有用爱的感情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培养人活动中。爱心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很大作用。爱心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爱心教育是对斗争哲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纠正和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治疗;现实环境很需要爱心教育。现代教育更需要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全国儿童中开展爱心体验教育,把道德实践和爱心教育相结合.中国儿童中心在9月20日我国第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爱心帮困办公室。  相似文献   

1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的灵魂。爱心,就是教师爱岗敬业,是教师对教书育人这个职业属性的高度认同和全身心投入;爱心,就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真心实意的关怀;爱心,就是教师对新知识的如饥似渴和对创造的渴望;爱心,就是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人类文明的传承;爱心,就是教师对自己的人格要求、行为准则和一种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4.
崔铁梅 《成才之路》2011,(36):46-47
新的教育需求,孕育着新的教育理念。爱心教育要成功地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在课堂内外适时地渗透爱心教育。文章主要介绍了怎样把爱心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陈芸 《教育导刊》2004,(15):33-34
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下现代人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历史教学作为重要的人学科,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经典的事例,将社会发展进程中对爱心的理解、认识、评价和实践生动地表现出来,为我们构织了一幅又一幅活生生的爱心教育厕卷。  相似文献   

16.
人类演化到今天,历经千辛万苦,抛弃了应该抛弃的一切,但惟一没有抛弃人类的爱心,爱心是人类演化的永恒的主题。“人之初,性本善。”善者,仁爱之心也。我们不敢想像没有爱心的人会多么的冷酷;没有爱心的家庭会多么的悲惨;没有爱心的集体怎么能发展强盛;没有爱心的君王怎么能得民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很多幼儿都属于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孩子在宠爱的环境中成长,逐渐出现了"爱心缺失"问题,幼儿爱心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推动爱心教育,让幼儿具备"爱心",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在认知幼儿爱心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思考爱心教育的实现路径,培养与提高幼儿的爱心。  相似文献   

18.
富有爱心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爱心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品德与生活》作为学生教育的一门课程,要大力提倡爱心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一是教师胸怀博爱之心,以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真诚态度做爱心教育的榜样;二是精心设计爱心教育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活动,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心。  相似文献   

19.
爱心教育,是一种有利于让孩子们积极面对学习的重要教育,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及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爱心培养的关键期。当前,爱心缺失现象在我国幼儿中非常普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各种有利的契机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使幼儿在得到爱的同时也学会从爱别人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