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双创")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对大学生的学术创新、实践操作与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文章结合桂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参与"双创"训练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能源互联网的风光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为例,对大学生参与项目过程中的心态变化过程与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提升大学生参与"双创"项目的实施效益.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的学生与公办高校生源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知识基础差、个性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新建专业,因此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文章进行探索,总结出了针对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激励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课程学科热点创新研究项目、企业研发创新实践项目,以创新项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创新过程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创新成果来激励学生的学习探索实践的动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为丰富独立学院的人才教学培养模式起到了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针对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从项目对自身能力培养、团队合作、信息获取及了解科研项目研究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揭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文章以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能源互联网的风光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为例,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项目立项、项目管理、项目实施、项目考核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训练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时代背景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大学生依托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平台在创新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上有了良好的实践机会。本文结合该专业在项目实施中的实际情况,探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卫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效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和可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化学创新性实验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慧 《内江科技》2007,28(6):139-139
在高校化学类的实验课程中增设大型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精选的内容起点高,综合性强,易于实现兴趣与知识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造就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7.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建发酵工程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海如 《科教文汇》2009,(23):37-38
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发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价值观和方法论,进而为创新发酵工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从更新发酵工程的授课内容、形式和手段着手,树立起发酵工程内容的系统性学习观念,形成课程内容教学与生活实际、科研成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加强基本实验单元和实验技能训练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项目,促进学生独立研究和综合实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生产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简称"双创")能力.为了满足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建设需要的"双创"型人才,结合桂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参与电力电子技术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 实际情况,文章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三个方面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帮助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的相关领域内从事研究、创新、实践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对于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吉林省品牌专业生物工程团队支持下本文就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影响因素、科技创新的基本内容、基本形式,以及对大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肥胖人群科学运动减肥工作室"公益性服务模式的深入剖析,为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法。研究表明:湖北民族大学"肥胖人群科学运动减肥工作室"公益性服务模式在服务宗旨与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与模式、项目创新、项目的预期效果及项目基础等方面都较为成熟,具备实施与实践的条件。该项目不仅有助于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且能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理想信念,是对校园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鼓励高校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研究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意义重大。根据非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和项目预期目标,设计相应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非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能够掌握开展项目研究所需的人工智能知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近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等实践及对研究成果分析,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系统提升大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成才的有效方法。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将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素质与大学生科技项目充分结合。以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涉及的五大主体为分析视角,对现有体制下科技创新创业"攀登计划"实施的成效及挑战进行深入分析,系统提出改善广东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攀登计划"的政策措施建议,以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项目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对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蒋琼 《大众科技》2012,(11):149-150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而专业社会实践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所以开展专业社会实践,实现专业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互贯通连接,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也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然趋势,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调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情况,研究比较大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参与、认识和评价情况,使主办人从每个层面上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对我校不同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科技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参与积极性不高、与专业结合不充分、普及性不大、相关激励措施有待提高等。研究表明,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把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等措施能够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评价河北大学中医系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参与性,为全国大学科研创新的普及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2013级中医班、中药班,2014级中药班、中医一班、中医二班五个具代表性的班级开展调查,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意愿与前景。结果: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认可对科研创新并期待参与。结论: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大多对创新科研项目感兴趣,渴望通过完成这些项目来提升自己专业领域内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而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大学生更应跟上时代的潮流,并参与其中,本文从软件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着手,并分析软件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提出了基于软件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方案,以对我国软件技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资助育人5.0"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项目创新,以人为本,综合专业教育,考虑学生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建立贫困大学生"个性化"档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贫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监督监护、综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育人项目做好数据统计与分析,体现了资助育人的数据化、智慧化。  相似文献   

19.
在校内实验室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广州大学商学院在学校现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丰厚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建设基于商学院乃至全校文理工各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构建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面向全校多学科和多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实践项目和实践平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陈爽  郭年琴 《科技广场》2008,(2):156-157
实践教学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精神、锻炼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我校机械专业大力拓展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功能,结合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机电知识和技能为支柱,构建了将专业实验、工程训练、科研训练相结合的多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