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新时期中学生挫折教育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情感脆弱和对挫折的容忍力差,已成为影响中学生正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挫折容忍力;必须加强教师指导和自我引导相结合,减轻挫折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必须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必须开展心理咨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毕业班政治课教学又担负着德、智教育的双重任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二者互相渗透的同时,又能够促进中考成绩的提高,完成智育的任务。所以,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龚正华 《中国德育》2007,2(11):85-87
目前中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杀倾向,其原因在于: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生存压力;教育者缺少生命关怀意识、教育方式不当;中学生存在特殊的心理特点。建立中学生心理救助机制是预防中学生自杀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学生心理救助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同时不用道德标准去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闲暇教育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形成运用闲暇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中学生闲暇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当前,中学生闲暇教育面临着闲暇意识淡薄、闲暇技能缺乏、闲暇教育缺位等问题。为此,应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中学生闲暇教育体系,以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的心理品质大多存在明显弱点。通过体育教育改革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蓝球运动不仅广为青少年喜爱,而且对于心理健康具有其独特作用。因此,本文针对蓝球运动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展开了研究。首先,深入分析中学生现存的心理问题;然后,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从培养身体应激能力,缓解心理紧张情绪、提高情感自控能力、磨炼坚强的意志和改善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论证了篮球运动对中学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最后,给出了湖南省湘潭县第一中学的教学案例。结论表明,篮球运动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中学阶段教学工作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科目。语文的学习为中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语文科目作为我国文化知识的主要载体,相较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对于语文教育中的名著阅读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并通过阅读教学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帮助。引导学生成长和学习总结感悟及经验,不断通过名著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及成长助力。本文从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名著阅读教学工作入手进行分析,并以部编部语文教材为例,分析名著阅读教学对于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研究名著阅读教学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使中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能够时刻处于积极健康的环境之中,有效地提升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蔡前德 《广西教育》2014,(22):12-13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和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教育对策,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心理互助是中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对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监控和防治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以及培育学生的爱心、提高学生的心理助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心理互助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开发非正式群体互助资源;建立中学生心理帮助志愿者协会等。  相似文献   

9.
姚登奎 《考试周刊》2011,(18):224-225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着家庭幸福、国家的未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从分析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入手,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从纳西族中师生的人格因素特点、智商分数、学习动机等方面与全国中学生常模进行对比分析,从四个方面:1、注重民族学生教学内容的民族特色;2、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人生目标教育;3、在教育中形成相同平等的成就标准,是民族中师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加强交流、开阔眼界、积极参与竞争,促进学生学习动机。从而找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玄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194-195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里深受关注与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中学生心理现状对于了解中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必要。文章从挫折适应问题、情感问题以及学习问题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近些年来,青少年缺乏法律知识及法制观念淡薄,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呈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特点,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今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上仍然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学生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能够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也  相似文献   

13.
杨捷 《考试周刊》2010,(33):178-178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14.
李榜键 《都江学刊》2001,13(4):49-50
本针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讨论了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采用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加强挫折教育 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责任感和忍耐心,意志薄弱,控制力较差,是学生长期得不到相应的挫折锻炼的反映。因此亟须强化中学生的挫折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加强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具有两极性、情境性、感染性和迁移性的特征;情感教育具有信号作用、动力作用及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课情感教育要采取的原则和方法有:坚持激发和培育中学生积极情感的原则;发挥政治课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生活,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之一。由于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技能等方面问题,不少学生出现了生活适应障碍。调查表明,目前中学生存在的生活适应障碍在类型上增多,发生频率上增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进一步影响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健全发展。因此,学会生活,就要注意解决生活适应障碍。本文就中学生存在的生活适应障碍的类型及其成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运用资料分析法,对我国13—18岁男女中学生1995年和2000年二次体质调研结果中形态发展指标及其派生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过去5年间,我国中学生身体形态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营养过剩状况成为威胁学生健康的常见营养问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改善我国中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魏丽丽 《天津教育》2005,(11):38-38
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从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看,对他们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学习、升学竞争引起的过度焦虑;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与父母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化与心理承受力发展滞后的矛盾等。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一直以来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几乎是空白,他们的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或处理问题能力都欠缺,这些缺陷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难以承受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各种压力,难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因此,产生心理问题在所难免。学校图书馆是学生开展活动的第二课堂,应积极调动各种因素,发挥辅助功能,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中学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不可等闲视之。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不同侧面揭示中学生工作的规律很有必要。下面联系中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谈谈如何提高德育实效。1.中学生思维的特点。中学生头脑灵活,往往能够及时地调整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但在个别问题,个别环节上,又往往爱钻“牛角尖”,好走极端,固执己见。学生一旦陷入这一思维误区,便难以自拔,往往需要有权威的教育工作者采取一系列耐心、细致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其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