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眸2012年的中国出版业,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无疑是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今年年初,新闻出版总署颁布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快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新闻出版业重头戏的学术出版应该如何落实与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年末的答案是令人满意的。8月底举行的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当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国际著名的爱思维尔出版集团正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自2003年实施以来,随着世界形势、国内形势和新闻出版业形势的发展,其内涵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以政策支持、引导为带动的5种走出去的内在动力,为进一步扩大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有力保证,使我国在版权贸易、实物出口、印刷复制、国际展览以及人才建设上,均取得了良好成绩,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也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为此,应正确认识我国在国际传播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和面临的挑战,准确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探寻新闻出版对外传播规律,从贯彻政策、打造航母、占领数字出版高地等多个方面入手,认真落实“走出去”规划战略,塑造我国良好的文化形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给新闻出版走出去带来了新机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时地提出了"丝路书香工程"走出去战略,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划定了新的产业国际布局。如何在海外实施本土化战略、拓展海外投资布局,是目前我国出版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调查土耳其图书市场,分析探讨了我国新闻出版企业进入土耳其图书市场的战略模式,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国际本土化开扩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丝绸乏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大背景下, “一带一路”战略给新闻出版走出去带来了新机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时地提出了“丝路书香工程”走出去战略,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划定了新的产业国际布局.如何在海外实施本土化战略、拓展海外投资布局,是目前我国出版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调查土耳其图书市场,分析探讨了我国新闻出版企业进入土耳其图书市场的战略模式,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国际本土化开扩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12,(1):4
正柳斌杰:加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步伐,开创"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新局面2011年12月22日,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召开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工作取得的经验,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如何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题.现行的企业境外减除国际重复征税制度在对“走出去”企业出口退税、境外所得抵免、税收和免税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7.
张春燕 《传媒》2002,(1):8-10
入世后,我国新闻出版业将面临激烈竞争。在外资纷纷想进入之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国内一些报刊已经或正准备走出去,开拓新的天地。此举表现出一种远见、雄心和气魄,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这里,我们特刊发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等3家报刊社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疆新闻出版》2012,(1):14-17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及《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切实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新闻出版强国建设,现就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下,依托行政管理部门先期从国家层面对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进行的全方位布局,我国新闻出版业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发展战略上明确定位,从版权贸易、数字出版、交流平台等多方面不断尝试适合自身实际的走出去之路。  相似文献   

10.
“走出去”,加快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以后,人才“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凸现,伴随着新闻出版改革的深入,我国新闻出版业在开展国际交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新闻出版竞争方面,已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实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1.
十大新政     
《传媒》2013,(1):10-17
一、《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 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出台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全面梳理了"走出去"已有的扶持政策并颁布了新的政策.这是我国第一次围绕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出台专门文件. 《意见》提出"走出去"的具体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版权输出数量突破7000项,引进与输出比例降至2∶1,力争持平;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金额突破10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实物出口数量突破1150万册(份、盒、张),出口金额突破4200万美元;印刷服务出口规模总量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力争到"十二五"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政策体系更加完备;新闻出版企业海外投资额显著增长;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实力雄厚、有国际竞争力的"走出去"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外向型高层次的新闻出版专业人才;"走出去"国际布局基本完成;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版走出去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明显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尤以中国出版理念和机制的被了解和接受度、出版内容走出去的可理解和被认同性、走出去海外主流营销渠道的欠缺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不足等方面,导致中国出版走出去在国际出版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够。而要解决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上述问题,加强话语权构建、提升我国出版的国际地位是有效策略和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冉然 《传媒》2012,(4):21-23
正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首次提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目标和政策。2012年1月9日,总署出台了年度"1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对"走出去"进行全方位布局。基于国家层面的政策与导向,在推进落实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批国内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这是总署在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全行业走出去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在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基本态势和有利条件,全面梳理了走出去现有扶持政策之后,为加快"十二五"时期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12,(9):6-6
在北京第十九届图书博览会上,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成果展首次亮相,它记录了十年来中国新闻出版业走向世界的身影风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参观后,肯定了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这些年的不俗成绩,同时也回答了众人关注的文化"走出去"遇到的新瓶颈和举办图博会的重要意义。走出去有什么新挑战柳斌杰说,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出版"走出去"面临整体不利和局部有利的局面。从整体上看,世界出版市场基本上被国际传媒集团垄断,西方发达国家还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乃至语言的优势。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控制着全球90%的信息资源。中国出版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出版业在国际上的被关注度逐渐提升。然而,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出版业与西方文化强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际营销渠道不畅是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一大障碍,通过渠道协同使我国出版物占据更大的国际市场,是扩大我国出版物"走出去"规模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7.
向敏 《出版参考》2012,(12):40+44
正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把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作为"一把手"工程,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已将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升至国家层面进行系统考量。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把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作为“一把手”工程,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已将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升至国家层面进行系统考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十一五 " 期间新闻出版业 "走出去 " 的成果 , 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 时期 "走出去" 发展规划》。笔者引入共生理论对新闻出版业 "走出去" 战略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并重点分析了共生理论中几个核心概念对新闻出版业"走出去" 的影响, 同时基于共生理论对新闻出版业 "走出去" 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0.
张洪波 《出版广角》2014,(15):28-29
正通过"走出去",不但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还大大增强了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和国家扶植奖励"走出去"政策的出台,中国出版"走出去"硕果累累。通过"走出去",不但展示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