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连续数字化转型成为一种重要现象。数字化能力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决条件,成为企业撬动转型发展的支点,但文献对数字化能力的前因及动态性缺乏充分的理论解释。针对飞贷2010-2019年的连续数字化转型实践,基于资源编排视角探索连续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化能力的形成前因、效应机制和进阶路径。研究发现:(1)连续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化能力呈现数智技术能力到技术复用能力的转变;(2)资源编排呈现集成式资源构建与自洽式资源协调到解耦式资源构建与外植式资源协调的转变;(3)集成式资源构建与自洽式资源协调分别发挥资源短时重构效应和创新迭代效应形成数智技术能力,解耦式资源构建与外植式资源协调分别发挥模块耦合效应和迁移外生效应形成技术复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电子商务时代,泉州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线上和线下的竞争,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泉州中小企业必须深化电子商务的应用,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从区域优势的角度,分析得出泉州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具备地理区位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和政策支持优势。研究表明,泉州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其发展受到资金短缺、人才紧缺、线上线下渠道冲突的制约。提出泉州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通过抱团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线上线下渠道等方式,促进泉州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Transaction uncertainty is an impediment to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remains a problem in the dual-channel retailing context. Most consumers use web stores for information and evaluation. This process influences their subsequent retailer selection and 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this study, the retailer brand, as the source of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is considered a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transaction uncertainty. Brand attractiveness, the affective aspect of brand, is identified as an affective-based uncertainty mitigator and is considered together with brand credibility, the cognitive aspect of brand. Drawing on the source attractiveness/credibility model, retailer brand attractiveness and credibility are proposed and confirmed to reduce transaction uncertainty, in turn improv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nline–offline channel integration on the uncertainty reduction effect of retailer brand attractiveness and credibility is investigated. Online–offline channel integration has been found to be the essential condition for the uncertainty reduction effect of retailer brand attractiveness. Online–offline channel integration is also found to form a synergy with retailer brand credibility in reducing uncertainty.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web stores of dual-channel retailers should invest in brand attractiveness and credibility orderly and coordinate brand investment with online–offline channel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4.
吴蓉  桑琳  陈洁 《情报科学》2007,25(4):485-489
本文在比较在线与传统渠道下消费者信息获取的差异性之后,研究了影响两种渠道下消费者信息获取的因素,提出信息获取差异对营销组合变量产生作用并最终影响消费者决策,同时列举出信息获取差异对不同产品种类的影响,最终得到在线渠道下价格、品牌名及产品属性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寒松  田震 《科研管理》2022,43(5):11-22
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公司创业情境下,孵化企业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服务生态系统还缺乏研究。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选取浪潮集团孵化的数字化企业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探究公司创业情境下孵化企业服务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研究发现:(1)孵化企业服务生态系统呈现企业—客户双向互动、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多线联动、企业—广泛社会参与者系统协同的动态演进特征。(2)母体企业逐步发挥强资源扶持、平衡式资源支持和弱资源辅助作用,孵化企业依据发展阶段和所处情境进行资源编排的有效组合,促进服务生态系统的快速构建与发展演化。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与公司创业理论,对公司创业活动下的生态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资源理论的新发展,资源协奏揭示了管理者通过结构化企业资源、将资源捆绑形成能力以及利用能力为企业创造和发展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首先,梳理了资源主动管理视角下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概念和作用机制,并提出资源协奏涵盖了资源拼凑和资源编排的主要内容,可以适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情境。其次,全方位探析了企业资源在水平、垂直、生命周期的异质情境下资源协奏作用机制的研究发展,厘清了企业资源通过资源协奏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具体机理。最后,总结了资源协奏在异质情境下作用机制的整体关系,并提出了资源协奏作用机制未来研究的方向。对资源协奏的概念和作用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有助于资源协奏研究的发展和完善,对促进企业管理者重视资源主动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零售商的双渠道信任整合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零售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研究以对"苏宁"实体店铺具有初始信任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有线上体验感知后,对该零售品牌的整体信任水平的变化。笔者构建了包括线下信任、结构保证、心流体验、感知一致性等要素对线上、线下信任整合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零售商店铺的线下信任能够正向影响零售商品牌的信任整合水平,且不同水平的线下信任对零售商品牌信任整合的影响机制不同。在低线下信任情景下,消费者在线上感知的结构保证、心流体验直接作用于零售商品牌的信任整合。高线下信任情景下的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感知一致性影响零售商品牌的整体信任。本研究发现为零售商进一步提升品牌信任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三家制造企业进入新产业多元化的案例,对外部环境、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多元化战略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外部环境是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驱动因素;企业通过外生性手段和内生性手段获取的技术能力是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支撑条件;企业在研发管理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具备的管理能力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必要保障条件;企业通过合作、收购以及重组等资源整合方式能够使企业快速实现多元化结构整合,并有效降低成本。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提出了多元化战略影响因素的三棱锥模型,并指出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应综合考虑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近年来,多渠道供应链管理正在成为国际管理学界研究的新兴领域,我国研究者也正在展开相关研究。其中定量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文章通过对该领域主要研究进行扫描,特别是对理论模型、分析方法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可以看出当前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非合作博弈论;分析的供应链结构主要为单个供应商-单个零售商型;而研究内容又主要集中于渠道选择、渠道冲突和协调策略方面。最后,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展望了多渠道供应链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姜骞  吴冰野 《科教文汇》2021,(10):3-4,7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将教学场景、师生情感、生生情谊共同构建于情境下的灵活、及时和持续的线上、线下共同整合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抓手。以“EST”理论框架为基础,以“三度”课程建设为目标,通过对EST理论建构以及课程深度、课堂饱和度和学业紧张度的深度挖掘,提出“EST”理论框架的课程“三度”建设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模型。  相似文献   

11.
苏敬勤  林菁菁  张雁鸣 《科研管理》2019,40(10):220-229
摘要:产品平台对于复杂工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但现有研究对于产品平台独立性差异及导致差异的机理并未做深入探讨。本文采用双案例比较研究方法,选择两家在产品平台独立性上存在较大差异的企业--大连机车与一汽轿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影响企业产品技术平台独立性的主要因素及机理关系。研究发现:(1)产品-市场结构、技术战略、资源协奏模式是影响产品平台独立性差异的主要因素;(2)在产品-市场结构、技术战略的影响下,平台独立性差异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资源协奏模式--多元协奏与单一拼接。(3)产品-市场结构、技术战略与资源协奏模式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产品-市场结构影响下的技术战略,及技术战略影响下的资源协奏模式最终影响平台独立性。本研究明确了不同企业在产品平台独立性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机理,补充了关于产品平台独立性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崔宇婷 《科教文汇》2021,(10):27-28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一直把服务广大学生这一工作宗旨作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线上线下工作齐头并进,切实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焦点企业需要审时度势地构建互补性资源。然而,这一过程中焦点企业需要克服强烈的集体不确定性。聚焦“创新生态系统焦点企业如何克服集体不确定性以构建互补资源?”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吉利和小米两家案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紧扣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特征,解构分析了焦点企业在构建互补性资源过程中面临来自“主体维”和“功能维”的两种集体不确定性。基于此,本研究引入“塑造—顺应”两种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战略姿态框架作为中间解释机制,析出了知识基拓展、生态目标更新、系统知识定义、互补者关系引导四种资源互补策略。由此,本研究发展整合了“创新生态系统集体不确定性-战略姿态选择-资源互补策略选择”的分析框架,刻画了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不确定性下企业构建资源互补性的独特路径,贡献于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资源互补以及集体不确定性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DEA模型对陕西省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效率,价值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医药制造业企业的价值化效率达到了DEA有效,但是研发效率较弱;小型企业的研发效率和价值化效率均达到了最佳;而大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投入冗余,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所以医药制造业企业应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模式的优势,获取外部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小型企业资源利用率较高的优势,鼓励大众创业,有效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政府应稳步推进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大型国有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企业线上/线下创新协同是当前企业适应互联网发展必然面临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浙江地区大力实施网络销售的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资料收集,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企业线上/线下创新行为进行了整合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线上/线下创新协同的驱动机制可以划分为PS*PO*HC型、GD*PS*PO型、GD*PO*R&D型和PS* R&D型等四种构型,每一构型都是不同驱动要素的紧密配合。另外,企业信息获取能力在所有四种构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驱动要素,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和协调好网络协同与资源配置方面的相关要素,才能获得线上/线下创新的协同效益。  相似文献   

16.
许龙  陈亮 《科教文汇》2021,(13):136-137,140
新财经教育对本科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充分利用线上课程与线下授课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逐渐成为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尝试。该文基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风格与特征(碎片化、强刺激和娱乐化),整合案例教学法完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线上MOOC+线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具体任务和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7.
This case analysis considers how digital disruption is reaching beyond technology to engulf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low-tech industries and influence conventionally viewed non-digital businesses. For incumbent firms in these low-tech industries, the disruption brings not only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but also numerous threats. Firms that quickly embrace the digital era by profoundly changing their incumbent strategies, systems, operational habits, and business models have great chances to outperform their competitors and succeed within this dynamic environment. One digital strategy that might be adopted by incumbent firms in the low-tech industries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digital disruption is to integrate their resource orchestration actions with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Ts). Given the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firms’ resource orchestration actions and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ly vital role of ITs in contemporary business operations, it is an impera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ITs on the resource orchestration processes of modern enterprises. Additionally, for incumbent firms operating in the low-tech industries, integrating their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modern ITs might help them effectively identify and accumulate unique resources, develop their capabilities, and create value through continuous reconfiguration of resources. Therefore, low-tech firms that strive to adopt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ir resource orchestration process are more likely to achieve improve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an their competitors.  相似文献   

18.
夏梦  张嫣  刘晶 《科教文汇》2021,(12):104-105
该文讨论了“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及效果。在现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充分发挥线上课堂的优势,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通过对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的逐步探索与改进,完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消费升级背景下传统电子商务服务体验不佳的弊端日渐显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共识,但目前尚未形成有效实践模式。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视角提出O2O(online to offline)电子商务模式内涵及价值创造过程模型,认为O2O电子商务模式是由内部和外部、微观与宏观等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服务生态系统,包括价值主张、资源整合、服务交互和环境适应等基本价值创造过程,以及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网点两类服务交互界面,并讨论模型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为相关企业的O2O电子商务转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要素范畴与逻辑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意义】数据是制造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核心资产,构建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为企业数据全 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梳理数据资产概念,提出企业数据资产化必要条件,分析制造企业数据 资产管理问题和瓶颈,构建多学科理论基础,解析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要素,提出数据资产管理逻辑框架。【结果/结 论】该框架统筹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工具等关键要素,有助于突破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 瓶颈,发挥数据要素禀赋,助力数据资产建设,实现数据资产保值与增值。【创新/局限】提出系统的制造企业数据资 产管理体系,厘清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模糊地带,但文本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