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习作,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害怕作文,无话可说,没有条理,句子不连贯,表达不明白,习作口语化,错字太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淡化写作意念,降低习作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教会观察方法;训练语言表达,推动条理写话;重视阅读背诵,规范习作语言;加强基础训练,用好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2.
许多小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甚至害怕作文。究其原因,大多是认为作文太难,没什么好写的,也难写好。学生为什么把习作当成一件苦差事?之所以这样,原因很多,习作评价的不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学生作文时常感到没有东西写,或不知道怎么写,以致讨厌作文、害怕作文。作文指导应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吐真言,写真情,乐于作文,能够作文,从而充分享受习作成果的喜悦。  相似文献   

4.
学生作文时常感到没有东西写,或不知道怎么写,以致讨厌作文、害怕作文。作文指导应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吐真言,写真情,乐于作文,能够作文,从而充分享受习作成果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小学生最害怕写作文,总觉得没话可写,不知道写什么。要么就是参考作文选,假话连篇,毫无真情实感。其实我们的身边随处都是写作的素材,只不过我们没有引导学生发现。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求稍高,导致学生望"习作"而生畏。习作教学的几点对策有:以生为本,激发兴趣;丰富素材,巧创情景;因材施教,区别评价。  相似文献   

6.
提起写作文,学生害怕,教师也头痛,特别是许多小学生对写作文有一种恐惧心理,害怕写作文,不愿意写作文。看到这些现象,作为一名教师内心也很是着急。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使然。因此只有在实践中让学生的习作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充分相结合。从而唤起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兴趣,才能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最能体现其语文综合素质。可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这严重妨碍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黄万宏 《海南教育》2009,(6):139-139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最能体现其语文综合素质。可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这严重妨碍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写作,既是一种基本的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必备的生活能力。但是对于刚刚迈入写作门槛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普遍感到写作文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学生从写话到写段,字数有所增加,还有从单纯的写话到一定的描写,语言上还需有所提高。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有害怕写作文的心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使用教材引领,让学生习作化难为易;可以通过展示个性特点,让学生习作化单一枯燥为生动有趣;可以通过培植独到眼光,让学生习作富有生机灵性。以此帮助三年级学生在作文起步之路上走稳每一步。  相似文献   

10.
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等成语道出写作成功者的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但这个境界似乎高不可攀。学生往往在写作时不知所措,是否可以这样写?这样写好吗?老师会欣赏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反映出学生害怕作文,对习作缺乏自信心。如何让学生对习作充满自信,主动、活泼而富有个性地表达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在开放的环境中,指导学生积累、表达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中年级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情景,笔者通过降低习作要求,增强学生写作信心;随文练笔,激发写作兴趣;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爱上习作;发表习作,体验成功喜悦等实践,使学生乐写、会写,从而变"习作"为"喜作"。  相似文献   

12.
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习作,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害怕作文,无话可说,没有条理,句子不连贯,表达不明白.习作口语化,错字太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淡化写作意念,降低习作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教会观察方法;训练语言表达,推动条理写话;重视阅读背诵,规范习作语言;加强基础训练,用好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13.
刘真红 《教育艺术》2004,(1):59-59,58
学生惧怕作文由来以久,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使我们了解到小学生害怕作文的种种心理:众口皆说作文难写带来的消极影响,以致习作时难免缺乏自信。“画地为牢、拔苗助长”式的命题作文造成思路闭塞、无从下笔的无所适从感。以及“胸中无点墨、有话说不出”的苦恼等等。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树立习作信心,培养习作兴趣,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需探究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4.
为何我们的学生总是那样的害怕写作;为何我们的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总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为何我们学生习作的语言总是那样的干瘪、晦涩;那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因而,指导学生感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何我们的学生总是那样害怕写作;为何我们的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总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为何我们学生习作的语言总是那样的干瘪晦涩.那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感悟,指导学生感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中,习作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师的一大心病。教之无益,写之无味;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害怕看作文。写的草草了事,看的毫无热情,几乎成了恶性循环。这样的情形下,习作的教学成效可想而知。那么,怎样才能使习作教学更富有情趣,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成效呢?  相似文献   

17.
高爱兰 《考试周刊》2014,(39):66-66
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习作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把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与阅读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为"乐"写,使学生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前提和保证。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作文兴趣呈现出两极趋势,部分学生对习作兴趣不高,害怕作文,  相似文献   

19.
小学习作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同时难教、怕教;难写、怕写又是教师和学生在习作教学中存在的普遍心态,学生的习作水平难尽如人意。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习作指导课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关键。那就要把握好习作指导的根———乐于表达,表达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0.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