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是由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是其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这是陶行知的人生信条。本文先对"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然后指出了幼儿教师要有爱心的重要性,最后对幼儿教师如何做到"爱满天下"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作者借鉴"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的赏识教育、换位思考、自我反思、创新培养,逐步感受教育充满着爱,在点滴的教育工作中,感受着爱是搭建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有爱才有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一句名言"爱满天下"。热爱学生,爱满天下即"师爱"也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也可以说是"师魂",这是陶行知在教师对待学生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爱满天下"这个"爱"字是作为一名老师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和人生目标。但让师爱溢满天下,首先必须学会赏识学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深知陶行知"爱满天下"这四个字的份量,也深刻体会到学会"赏识学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是爱每一个孩子,"爱满天下"是他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5.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谛。"爱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他们需要被我们呵护和爱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想我们一定要铭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格言,用我们的爱去填满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正>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把一生都倾注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上,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求真务实的教学理念为新时期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那么当代教师应如何弘扬和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并将其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呢?一、爱满天下,发挥语文教学作用"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一个"爱"字贯穿他整个教育生涯。语文作为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性  相似文献   

7.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在教育中,我们应当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思想,带着平等、真挚、耐心的爱去教育孩子。同时,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只会接受爱,却不懂得付出爱,所以在"爱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学会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育中爱孩子、教育孩子学会爱,唯有两点都做到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实际相处经验,以叙事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三个实例,并借此总结出为人师应有的三点大爱:(1)爱之倾听——仔细聆听,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2)爱之认同——点滴做起,给予孩子平等的机会;(3)爱之关怀——主动示好,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感受,将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杨瑞清 《人民教育》2005,(12):14-16
每次到南京北郊的劳山脚下瞻仰陶行知先生陵墓,都会为牌坊上的“爱满天下”4个大字感动不已。1995年,我们把坚持多年学习、实践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的体会,概括为“学会赏识”。2000年,我们请一辈子致力于“童心母爱”教育的斯霞老师亲笔题写了“学会赏识,爱满天下”8个大字,作为行知小学的校训。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太喜欢这8个字了!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学会爱,首先要有真爱。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没有爱不行,仅有爱不够。要爱,更要会爱。中国的教师最爱孩子,往往也是最不会爱孩子!错误的爱,就变成了害。只有学会了…  相似文献   

10.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处处体现着"爱满天下"的精神,"爱满天下"即是陶行知先生作为一位人民教育家最为可贵的品格,又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的核心.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敬业与爱生看作一个好老师的最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要有一颗真爱之心,博爱的心.  相似文献   

11.
"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是支撑陶行知理论创生与实践探索的不竭动力。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爱是一种广泛、平等且始终不断传递中的博爱。他不仅关爱每一位学生,而且着眼于大众,希求以教育唤醒大众。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办学精神依然值得当今的教育者领悟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代宗师,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楷模。他有一句格言——"爱满天下",只有在我们具体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才会真正认识和体会到"爱满天下"的博大精深。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面对新的形势,只有端正对学生的态度,用爱心去管理学生,才能带好学生,也  相似文献   

13.
师爱无价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样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所任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14.
姚文忠 《生活教育》2013,(10):15-19
有位职业教育行家在纪念陶行知诞生120周年时写道":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光耀千秋。"同样的感悟在教育界有普遍性,从事教师教育的有类似体会,基础教育领域的同仁则领会益深。爱满天下的教育人格使陶行知定格在中国教育史的长卷里,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上亿人心中的"万世师表"。今天,由于党中央持续肯定陶行知,他的名言在各地学校张挂,他的教育论述不时出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爱满天下"体现了其崇高的人格。本文从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就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进行创造性教育以及如何发扬"爱满天下"的精神,转化"问题学生"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关爱尊重每一位孩子,践行"爱的教育"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价值始终是社会的核心价值、终极价值。生命的尊严才是至高无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没有任何世俗之物称得上高贵。因此,陶行知先生以一颗广博的爱心爱国家,爱人民,爱师生。"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他指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树立"爱满天下"的宽阔  相似文献   

17.
<正>陶行知先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用自己的一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行知先生身上,我学到了爱,学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与学生心心相印,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真正做到"爱满教育"。后进生,作为学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形成有个人、家庭或学校等方面的因素,由于自身存在不少缺点,因此经常受到这样  相似文献   

18.
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教育思想,更是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孩子的爱是教育情感的直接体现,也是师德、人格的核心要素,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让孩子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践行"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从一日生活的点滴做起,需要我们内心真诚的情感投入,也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更需要我们自身专业化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吴晓嫣 《教师》2012,(16):10-10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那么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幼儿,尤其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呢?笔者认为,一是以平等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二是以赏识的爱,抚平受伤的心灵;三是以无私的爱,温暖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正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经久不衰的教育旗帜,"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先生孜孜不倦的办学心愿,他用自身的言行不断实践着。陶先生这种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使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