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尽艰难险阻的西迁途中。苗族同胞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就其服饰图案而言。有着深厚的美学内涵。文章从美学角度对苗装图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民居建筑,是随着社会的演进,群体生活被家庭结构取代后出现的。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的建筑有其独有的鲜明特色。本文以湘西苗族吊脚楼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美学视角探析该民族吊脚楼建筑中所传达的美的思想及其象征意义,这将有助于民族地区艺术的发展。同时,对湘西苗族吊脚楼的研究也是深入研究苗族和南方其它民族民居建筑审美文化的基石,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解读湘西,了解湘西苗族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苗族神话包含着苗族先民的生命意识、思维习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生存经验及巫术形态的美学建构,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对民族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苗族神话在美学意蕴中的意义不仅仅是它们在巫术艺术中包含的诸多审美要素,而且还在于苗族神话所包含的人法自然的生态艺术之境、物我互渗万物有灵的生态艺术思维、悲剧精神、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及表现等.  相似文献   

4.
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苗族的芦笙音乐所包涵的苗族历代人民的情感和精神便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灵魂,是苗族人民聪明才智的开发点。苗族芦笙这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在其特有的生存环境下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它所具有的艺术风格、美学思想等也将与本民族的特有习俗、图腾崇拜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研究苗族的芦笙音乐文化将有助于激励当地人民对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更深层次的保护和发展专属自己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5.
流行于湘西凤凰苗族哭嫁歌是苗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苗族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本文主要从对哭嫁歌的旋律、曲调、演唱特征、艺术价值进行了一定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音乐美学意义,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好的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雷公坪之麓、白水河之畔的西江镇,是全国苗族最大聚居村之一,有“千户苗寨”之称。西江苗族民间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蕴含了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审美理想,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瑰宝。本文侧重从美学的质朴美、崇高美、诗意美三个角度对贵州西江苗族民间文学的审美取向进行解读,探寻苗族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心和力量源泉,挖掘民间文学最高价值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侗族文比新论·论《原林深处》的陌生化效应论苗族巫术的形成流变与消亡吴闲清的动物泥哨艺术从苗族生殖巫术舞蹈看艺术的起源苗族巫术造型的原型美学特征从苗族巫歌看《离骚O的”魔法综合”从头饰看苗族的图腾文比苗族《焚巾曲》布庇族《丧葬歌】之比较苗族服饰的形成与流变杨明渊散文初论沦苗族服饰的开发问士光的借鉴与创造《离骚V性”意蕴解释——一屈赋与苗族文化比较之四苗族神活与《天问》神话比较绵写教材。大学写作训练体系·描写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评述侗族传统文比恃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黔东南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调查与分折…  相似文献   

8.
湘西苗族刺绣是民族工艺的珍品 ,它的产生源远流长 ,在独特的生存状态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湘西苗绣取材广泛 ,寓意丰富 ,工艺精湛 ,针法讲究 ,风格浪漫 ,情趣淡雅、古朴。体现了湘西苗族同胞纯情 ,乐观的传统美德 ,对于湘西苗绣的研究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任晓萍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4):18-20,52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智慧的民族。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审美理想以及传统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就服饰而言,虽然长短各异,式样纷呈,但色彩浓烈厚重,挑中带绣,花团锦簇,显示出赫然的民族艺术特色。白、蓝、青等色彩及女装的桃花乡朵,银饰的雍荣华贵风格,作为艺术,它凝聚了苗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体验,给人以雄伟、秀婉交融的自然情趣。  相似文献   

10.
湘西苗族刺绣是民族工艺的珍品,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在独特的生存状态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湘西苗绣取材广泛,寓意丰富,工艺精湛,针法讲究,风格浪漫,情趣淡雅、古朴.体现了湘西苗族同胞纯情,乐观的传统美德,对于湘西苗绣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黔南州苗族文化由于地域环境及与其他民族杂居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形成强烈的符号认同意识、对族称的深刻记忆和对古老文化习俗传承守护等文化特性.黔南州苗族在银饰创作中多受此特定文化的影响,在宁静、柔和的银饰造型及符号美学特征中形成具有族群意识的审美哲学.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苗族、水族、基诺族、侗族、瑶族、傣族、彝族、佤族等被称之为“温和的民族”,因为其特殊的居住环境、教育方式和社会结构,女性在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基诺族的民族舞蹈的表达方式更是具有男女有别的审美情感,女性主义美学色彩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相似文献   

13.
湘西苗族刺绣是民族工艺的珍品,。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在独特的生存状态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湘西苗绣取材广泛,寓意丰富,工艺精湛,针法讲究,风格浪漫,情趣淡雅,古朴,体现了湘西苗族同胸纯情,乐观的传统美德,对于湘西苗绣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鸭绒民族小学坐落在惠水县苗族聚居的鸭绒乡中心。位于县城南部30公里,乡域内具有浓郁的苗族文化气息,民风纯朴,有艳丽多彩的苗族服饰,具有特色的三月三花厂民族艺术节和八月八谷蔺立秋民族节,在这片苗族聚居的沃土地上,积淀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湘西苗族服饰图案通过丰富多彩的款式反映出苗族厚重的历史积淀,图案中的纹样表现出一种单纯的形式美。本文从湘西苗族服饰图案入手,着重研究苗族服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从而反映苗族服饰的文化体系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苗族银饰瑰丽夺目,彰显着苗族艺术的魅力,带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关的呈现与苗族银饰中所蕴藏的自然美、艺术关、形式美、意境美等美学取向有密切的联系。这是苗族长期审美实践的结果,是苗族历史、苗族信仰、苗族习俗、苗族情感与审美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服饰是各民族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苗族人民精神与情感的物化。  相似文献   

18.
苗族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散居于世界各地的跨国民族。在其漫长的民族历史发展以及与外来民族交往过程中,苗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得到不断改进和更新,创造了丰富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从而使苗族经济文化生活在法律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以民族学与法学的某些交叉理论和原则为基础,从基本的法律制度角度诠释苗族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之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9.
论家庭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和紧迫。以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例来探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选址的文化内涵,馆藏品展示的文化逻辑以及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对苗族“活态文化”的展示与保护等方面的分析论述,认为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在发挥民间力量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化保护和传承形式。  相似文献   

20.
渝东南苗族在苗族这支庞大的民族队伍中随着部落的迁移,与其当地的民族杂居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风俗,其民歌也在这样的民风中得以发扬光大。经过这样多年的变迁和与多民族的相互渗透。渝东南苗族民间歌曲至今能保留该民族特色的原因,可从其民俗方面得到解释。民族通婚习俗和民族语言是苗歌保持民族特色的直接原因。苗族民族文化中现在仍保留民族特点的主要是民俗文化要素,其中最能突出表现苗族民俗的主要是民歌、婚丧、语言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