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姜宝君 《母婴世界》2011,(12):62-64
孩子是天使,他为家庭增添了无数乐趣,哪怕还未出生。看着孩子他妈既幸福又辛苦的状态,我总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说六七个月大的胎儿已经能够听到子宫外的声响,而且胎儿比较听得清楚父亲的声音,因为羊水传递低音域的男性声音,其效果会比传递高音域的女性声音来得好。  相似文献   

2.
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课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这些天真无邪的天使们?我思索着、思索着.  相似文献   

3.
钱锦云 《文教资料》2011,(22):160-161
课堂上教师的任何一种行为,在孩子的眼里,都可能认为是对他们的一种评价。一个词,一种声音是一种评价;对孩子来说,"姿态"也是一种评价;课堂不是教师的展示台,评价语要简约;评价语要能给学生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4.
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课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这些天真无邪的天使们?我思索着、思索着。给孩子一“个红色”的课堂“红色”:热情、充满激情。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造就的。我常常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只要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课的老师都会有这种感受:窦老师一上课,学生的眼睛就发亮,听课老…  相似文献   

5.
巧用PVC管     
PVC管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有粗细不同的各种型号,把这种材料喷涂上漂亮的颜色,再截断成不同的长短,就可以做成孩子喜欢的玩具了. 一、悄悄话 材料:直径2cm、长30cm的PVC管10根,两通、三通、直通各3个,一次性纸杯3个,在纸杯底挖一个直径2cm的圆孔. 玩法:孩子和教师一起将PVC管用两通、三通连接成各种造型,用一次性纸杯当话筒,套在PVC管的一端,相互说悄悄话,感知在管道内传递的声音(图1).  相似文献   

6.
爱的教育     
前几天,我班有一位学生连续请假几天,他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我愣住了:孩子还不到12岁啊,这么小,怎么……听筒那边,声音极压抑,传递给我的是那种欲哭无泪的哀痛.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通过歌者的二度创作继而表现出其内在魅力。声音传递给听众的听觉感受力往往由歌者的声音音质、对歌曲的感受力、内在修养而决定。文章从两个方面即力度表现与情绪情感表现来阐述歌唱艺术的协调与平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和孩子一道成长,就像聆听花开的声音。用真心动真情,就会听清孩子真实的声音,这个声音胜过世界上任何天籁之音。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要逐渐地、更多地转向精神层面和情感层面。主动倾听孩子说话是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只有亲子关系和谐了,孩子才会听你说,才会给你说。要相信,和孩子一道成长,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显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孩子出生时,继承了父母的智慧潜能。每个正常孩子的潜能,基本上相差不多。然而长大后,孩子究竟能变得多聪明,要靠以后的学习了。学习机会越多,大脑潜能就开发得越多,孩子就越聪明;学习的机会越早提供,孩子智能提升就越早起步,而孩子也更早变得聪明。智能提升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利用厨房做家事时,可让孩子愉快地参与创造一些刺激或操练他大脑的小游戏。一、杯匙音识用汤匙轻敲空的玻璃杯,发出清脆悦耳的铿锵音乐,敲几声后,告诉孩子:“这是汤匙玻璃的声音。”用两个锅盖互相轻碰,会发出类似钹的声音,做给孩子听时可以告诉他:“这是碰锅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爱的教育     
前几天,我班有一位学生连续请假几天.他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我愣住了:孩子还不到12岁啊,这么小,怎么……听筒那边,声音极压抑。传递给我的是那种欲哭无泪的哀痛。孩子的父亲正值壮年。失去了他.一家人的顶粱柱就没有了。我可以想象一家人的悲痛。  相似文献   

11.
我们音乐教师应该积极、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之花在音乐课堂绽放!  相似文献   

12.
"文字是物质世界的,语言是一种波动,是有能量传递的,是精神世界的……"所以声音有其感染力。语言学习之初,人们就靠声音传递、接受信息,传递情感。文字学习内化后,阅读成为能量传递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朗读可以把自己内化的能量更高效地传递出来,再一次更深层次地内化。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充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将让孩子受益终生。朗读有意义的文字片段能传递责任感、温情符号,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芊芊 《家长》2014,(12):14-15
正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们不遗余力。但许多父母忘记了,自己不但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关系、家庭关系更是孩子认识社会,学习融入社会的第一课堂。那么,家长该给孩子树立哪些榜样呢?课程一:尊重他人。孩子不仅会留意你对配偶讲话的方式,更会留心你私下里如何评论自己的另一半。如果孩子听到妈妈对爸爸的牢骚或指责,这就给孩子传递了明确的信号:爸爸是个蠢人,而妈妈也不值得信任,如果我不在她身边,她是不是也会这样说我?因此,家长不经意的言辞,以及缺乏对配偶尊重  相似文献   

14.
轻声说     
新入园的孩子通过几个星期的幼儿园生活,已渐渐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哭闹声听不见了,但喧闹声却是一日高过一日。特别是桌面游戏时,如果老师不时刻提醒,那声音真吵得人心烦意乱。我注意观察,发现有些幼儿是由于本来声音就响,有些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针对小班孩子的特点,我采取了形象、直观的演示法。我偷偷用录音机录下了幼儿的喧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任何修饰,却能唤起我们心中的良知与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如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却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有这样一种声音.在我们跌倒时.给我们募气,让我们抬起头,面对人生的风雨;有这样一种声音,无须倾听.却能引起我们心是的震颤,油然而生一种感动…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符号的载体必须具备由某种物质材料充当的表达形式。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体系,是以声音作为自己的物质外壳的。人们进行交际,说借助发音器官发出声音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听则凭借听觉器官接收,辨认,理解。因此,语言是以音波的物质形式将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信息进行传递,联络双方,互相交际。能否将有声语言接受,  相似文献   

17.
继母的爱     
李哮 《小读者》2011,(3):8-9
我9岁那年,小妹才5岁,生母去世了。她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嘱咐爸:"我不行了……孩子小,赶紧给他们……娶个新妈……"我哭着说:"我不要,我不要,我就要您。"然而,操劳过度的母亲还是离开我们,永远休息去了。  相似文献   

18.
“细节决定成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教师应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中一个个细节,彰显数学课堂魅力。教师应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错误,挖掘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应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有效思维的训练(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放思维,将三种思维融会贯通;善用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传递数学信息;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交流、争论,力争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即时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当教师把评价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时,却很少考虑评价主体——学生的心理。为此,我有意识地抽取了二到五年级四个班各十个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当孩子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最喜欢得到老师的赞扬,并能说明欣赏的理由;当孩子回答错误时,他们最希望得到老师热情的鼓励,并说明错在哪里;当老师提问孩子不能回答时,他们最希望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情感的摇篮,音乐课更是一门传递美的课程。为充分体现音乐课特点,挖掘音乐课的内涵,本文从美的环境,让孩子向往音乐;美的教师,让孩子亲近音乐;美的教学,让学生体验音乐和美的欣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真正把音乐之美带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