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西洋海底生活着一种叫作“海洋羽毛”的鱼,它简直不像鱼,而像一根长长的钓鱼竿。它一头插在海底淤泥中,另一头顶着一只“圆碟”,周围伸出许多触手。“鱼竿”会发出耀眼的蓝色荧光,“圆碟”也跟着闪闪生光。小鱼被光亮引诱过去,就会被触手缠住,成为海洋羽毛鱼的口中之食。  相似文献   

2.
孔烈 《垂钓》2006,6(11):33-35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你千万不要以为那儿只是一片铺满了白沙的海底,不是的,那里生长着最奇异的树木和植物,它们的枝干和叶子是那么柔软,只要水轻微地流动一下,它们就摇动起来,好像活的一样。所有的大鱼、小鱼在这些枝子中间游来游去,就像天空的飞鸟。”——这是安徒生童话,也是西沙群岛。  相似文献   

3.
娱乐宫     
作家与鱼(幽默三则)王培明上海一、大鱼与小鱼但丁成名以后,威尼斯执政官想捉弄他,于是请他参加宴会。宴席上,别人面前放着煎大鱼.但丁下面前却只有小鱼。但丁用叉子叉住小鱼,放在耳边,仿佛在说什么。执政官很奇怪,问他干什么。但丁回答说:“我有几个朋友五年前死在海上,我正在问这条鱼,它知不知道我朋友在海底的情况。”“它说什么呢?”执政官很感兴趣。“它说,它还小,不知道以前的事,让我去问问那些大鱼。”执政官苦笑着,吩咐人换一条大鱼给但丁。二、钓鱼与构思作家里斯休息时常坐在他家附近的小河边钓鱼,有时一坐就是…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8,(2):198-201
那是20世纪60年代的关中农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娘对我说要画老虎,说着将一大张道林纸用图钉贴在炕里面的墙上,我高兴极了!也不知看了多久……等我一觉起来.啊!一个老虎画好了.原来老虎就是这样啊!脑袋很人,身体很壮,尤其是那个张开的大嘴,威风凛凛,腿上的装饰,我感觉就像衣服扣子一样装扮在四条腿上。  相似文献   

5.
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海洋世界里,也有像姜太公似的“钓者”,这就是统白鱼,这种鱼样子很怪,全身为棕褐色,一张血盆大口张开如身体一样宽。两只眼睛生在头顶上,屁股上长着河豚般的小尾巴。全身的皮皱在一起,很像穿着一种蓑衣。它能发出像老人咳嗽一样的声音,所以,又有个一老头鱼”的雅号。统鲸鱼是一个不太小的家族,遍布于世界的温热带,放鲸鱼身体笨拙.不善游泳和追逐食物,只能栖息海底。但是追不上,游不快,不要紧,干脆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人们钓鱼要有一套完整的工具,读综也是如…  相似文献   

6.
世界约有2万多种鱼类,其中,居然也不乏赫赫有名的“钓鱼家”。 管口鱼,能将头朝下,垂直地悬挂在珊瑚枝上,身体既不下沉,也不上浮,常随着水流而袅袅摆动。它那长60厘米,宽5厘米,厚度不足4厘米的带状身体,有如钓鱼之线。而它长在头部最前端的口,几乎同身体一样宽,张开时,更如鱼钩。不知有多少粗心的小鱼,因受其迷惑而被“钓”食。也有聪明的小鱼,常在海胆的长刺周围活动,使敌害不好下口。  相似文献   

7.
刘禹耕 《钓鱼》2004,(15):46-46
那天,朝胜和朝真钓了好多鱼,在沙滩上烧着吃,同村的土郎中盘一付在附近采药,闻到鱼香味,刺激得他饥肠辘辘,口涎满嘴,想品尝鲜鱼的欲望,胜过找药十倍。一阵小跑,过来一看,见“二盘”兄弟大摆鲜鱼宴席,打过招呼,大嚼数尾,吃饱喝足,有些醉意,看见两根弯弓一样的竹子鱼竿,就发出一番高论来,说:“全中国最好的鱼竿在南温河乡,南温河乡最好的鱼竿在女人手里。”  相似文献   

8.
《垂钓》2005,5(11):1-1
在西方曾经流行着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在巨大而又危机四伏的市场面前,你是想做一名渔夫还是一名垂钓者?这个命题还有一个前提:做渔夫的好处是你拥有一张网,可以把所及的水域里的小鱼打扫地干干净净,但遇到大鱼的几率却很低;相比较而言,钓者遇到大鱼的可能要多很多,但并不是每一条你都能钓得上来,而且在最后的收获上也肯定比不过渔夫。  相似文献   

9.
哥哥的鱼竿     
张宝泉 《垂钓》2008,8(3):64-65
我哥哥小时候非常喜欢钓鱼,他用树枝就能在河里钓到好多小鱼。那时,我家生活十分困难,想买支鱼竿简直是天方夜谭,何况又有“编筐窝篓,养家糊口;钓鱼摸虾,饿死全家”的观念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家里怎么可能买鱼竿支持孩子不务正业呢?  相似文献   

10.
趣闻三则     
河北唐山史征外出垂钓,常遇到一些令人捧腹的趣事,现将两件亲眼所见的趣事道出,供广大钓友一笑。漂尖“钓”鱼钓友张某,初学钓鱼,尚无钓技,属于那种浮漂微动即大抡大甩之类的钓友。一次,我与张某一同出钓,抛钓不久,忽见张某大甩鱼竿,一道弧线划过天空,约上无鱼,我暗自窃笑,张某脸红。稍顷,张某大喊,谁说无鱼!只见浮漂上有条小鱼,漂尖正插入鱼嘴,小鱼不断地摇头摆尾。小鱼“钓”大鱼一次,我去野渠垂钓,采用小钩细线荤食钓鲫。抛钩后全是小鱼捣乱,半小时过去,未获一龟,顿时心急,顺手提竿,手感无力,心想又是小鱼作怪…  相似文献   

11.
孙书静 《垂钓》2005,5(11):44-44
“渔夫鱼”是我们对以钓鱼为捕食方法的海洋鱼类的统称,包括鹅鱼、和尚鱼、青蛙鱼、蝙蝠鱼等.它们都是“钓鱼高手”,“渔夫鱼”的背部一般都有一根长剌.这就是“钓竿”;长刺的末端长有一块很像蚯蚓的红色肉块,这就是“钓饵”.每当“垂钓”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趣话鲨鱼     
不久前,在西冲附近的海面上,一天内2人被鲨鱼吞食,加上其它地区也有人被鲨鱼吃掉,于是令人“谈鲨色变”。鲨鱼自恃强悍敢对大于自己身体的动物发起进攻,诸如对鳍脚目动物和鲸目动物,公海水域就是它们拼搏激战之地。鲨鱼之凶残,从其生育方式也可见其一斑,一般的鱼都是卵生的,卵在体外受精、孵化出小鱼。但鲨鱼则不同,如砂鲛卵在体内受精孵化,数十个卵从卵巢同时输送到输卵管内,孵化出来的幼鲨在母腹内互相残杀,直至只剩下最凶猛的一条。这条幼鲨则以吞食继续输送来的卵为生,还未出世就已如此厉害,更何况长成以后。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有不少会发光的鱼,这种发光的鱼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光鱼”,另~类是“它发光鱼”。美国的光头鱼就是自发光鱼。它头部背面扁平,全部为一对很大的发光器所盖,好似“探照灯”。光头鱼没有眼睛,发光器就能起视觉的作用。光头鱼有一套奇特的捕食本领,人们称它为“奇异的渔夫”。它们常常把自己隐蔽起来,张着巨口等待时机,伸出鳍上的长丝慢慢摆动,丝末端的发光器好像游动的小虾一般。好奇贪吃的小鱼以为是一顿美餐,纷纷追逐而来,刚要去吃,发觉上当受骗,想脱身为时已晚,反而成了光头鱼的一顿美餐。美国的一位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14.
鱼的知识     
眼睛奇特的鱼 一、“杨二郎”——3只眼睛的鱼 在美洲加勒比海生活着一种奇特的小鱼,它长着3只眼睛,中间的那只眼睛像一盏小探照灯,能够发出光亮,照亮1.5米左右的距离,如果这只发光眼生病或因其它原因不能发光,另外两只眼睛就会顶替它,轮流发光。二、“小电筒”——眼睛下有袋的鱼 也是在加勒比海的海底,生活着一种“电筒鱼”,长约15厘米,因为它长年累月生活在漆黑一团的海底,依靠双眼根本无法看清东西。为  相似文献   

15.
从前,在“非洲大山”上住着很多动物,“大鸟” 在天空飞翔,“大鲨鱼”和“小鱼”在水中漫游,“大 猩猩”张着“大嘴”在树上蹿来蹿去,这些动物与 人类相处很和谐。可是人类做“大梦”也没想到“白 魔鬼”带着他的“激情杀手”们来到了这里,进行 了一番掠夺,他们不仅抢劫地球上的“珍珠”而且 还抢夺“便士”,这时“大本钟”被敲响了,人类知 道了地球发生了危险,“国王”派“闪电侠”、“小飞 侠”以及“蝙蝠侠”为首的战士们与“白魔鬼”一 决胜负,双方打得是难解难分,不是你用“日耳曼 战车”就是我用“滑翔机”,双方在战斗中也是互有 损伤。这时,“海军上将”来了,他摘掉了“手套” 对“白魔鬼”说:“作为这个区域的‘酋长’,我希 望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海军上将”把他们这些 “外星人”请回了自己的家,用“微波炉”给他们热 “土豆”吃,除此之外,还送上了“白巧克力”和“小 甜瓜”等甜品,“海军上将”就像“大妈”一样体贴 地招待了这些“外星人”,并且用自己的真情化解了 他们与人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像建筑一样,服装结构支撑着千变万化的服装样式;也像建筑一样,服装结构内在的奇异变化丰富着服装的外在美感.服装结构作为服装设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所谓“重结构”时代,还是今天或未来的所谓“解构”或是“重组”时代,它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游戏《大鱼网》的做法是:以预先画好的方形场地或篮球场做鱼塘,把全班男女同学分别分成“渔夫”和“鱼儿”两组。游戏开始后,“鱼儿”在鱼塘中自由跑动,“渔夫”拉手做网围捕“鱼儿”,“鱼儿”被捉后变成“渔夫”结成更大的“渔网”,直到把“鱼儿”捕完为止……由于该游戏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简单易行,被许多教师所选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跑的能力和身体的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积极果断的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有部分老师在辅导该游戏的过程中,大都是只注重提示“渔夫”如何尽快地将“鱼儿”“一网打尽”,却忽…  相似文献   

18.
编辑之选     
《体育博览》2010,(5):19-19
请沿虚线剪开… 第一眼看到就十分心水的项链,有人说有点惊悚。就像许多手工模板上的说明一样,把身体剪开,哈哈,太有创意了,很想败一条回家,搭配我的粉色夹克,绝对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9.
在美丽富饶的赣东北信江水域生长着一种小型淡水鱼,土名叫“大眼儿”。这种小鱼眼睛特显大,但总的模样还是像鳊鱼,所以,我们这些外来人也把它叫“小鳊鱼”。这种鱼长不大,人常见到的最大也不过200克,但其肉质细嫩、鲜美,也算得上餐桌上的佳品;再加上它数量多、好钓,也就很自然地成了信江流域钓鱼爱好者垂钓的重要鱼种了。信江的“大眼儿”多“大眼儿”属群居性鱼类,一群少则数十条,多至数百条。早几年,每到4-8月份,清晨五六点钟到河边下钓,7点左右收竿,一般每人都能钓上500-!500克“大眼儿”,多的可钓上2000克以上。傍晚…  相似文献   

20.
投竿美利坚     
发现“新大陆” 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了我在美国的钓鱼生活。 1997年在美探亲时的一天,我在住地湖边散步时发现了一条渔线,“啊!这儿有鱼钓?”拾起一看足有两米多长,附近又觅到鱼钩和坠子。我高兴得很,拣了段树枝当鱼竿钓起来,不多久,居然钓到了4条小“巴士”。我真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又惊又喜。提着鱼儿往回跑,一家人好高兴,尤其是5岁的小孙子和1岁多的小孙女围着鱼儿又笑又跳,好不开心。儿子说:“爸,给你办个证吧!”“办什么证?”我觉得奇怪。“在美国钓鱼要办证。”他笑道:“今天算您运气好,如果碰上了渔政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