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艳艳 《新闻窗》2007,(2):68-68
一张报纸究竟能不能抓住读者,归根到底在于它刊登的内容。传达新闻内容的版面,决定于内容,又反作用于内容。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视觉,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牢牢勾住读者的“眼球”。这就要求在版面设计中,创新多种编排手段体现主题,在读者的视觉感受上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每天打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报风格迥异的版面。现在流行“包装”,新闻媒介当然不能免俗,况且一份报纸除去内在质量之外,外在的形象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诉诸读者视觉的版面如果同办报宗旨相一致,同所刊载的内容相匹配,当然能较好地为内容服务,强化内容的传播力度。因而报纸的“包装”也不可小瞧。但是,“包装”毕竟是外观的、形式上的东西。报社向读者提供自己的新闻产品——报纸,当然也包括它  相似文献   

3.
报纸的“包装”赵维每天打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报纸风格迈异的版面。现在流行“包装”,新闻媒介当然不能免俗,况且一份报纸除去内在的质量之外,外在的形象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诉诸读者视觉的版面如果同办报宗旨相一致,同所刊载的内容相匹配,则能较好地...  相似文献   

4.
席文举 《新闻世界》2008,(8):117-117
我国的都市报现在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比如说同质化,现在的报纸很多,但是广大读者反而觉得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报纸就够了”。  相似文献   

5.
凡是报刊上专门登载某类稿件的一部分篇幅,统称为专栏。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专门设有一个社会服务处,相当于现在的群众工作部或读者来信组,报纸版面上设有“社会服务”专栏,同“副刊”共占一个版面。当时的“社会服务”专栏,相当现在的“读者来信”专栏。为社会服务,也就是为读者服务,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社会服务处除通过报纸联系群众之外,每天还要接待不少来访的读者。“社会服务”专栏除回答读者法律、医药、寻职、求学等方面的问题外,还为读者代购书刊、车船票等。河南日报1949年6月1日创刊后,设有读者来信组,报纸版面上辟有“大众往来”专栏。1954年一年内,“大  相似文献   

6.
报纸改得“好看”,主要是形式的改进;报纸改得“好读”,主要是内容的改进。把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报纸既“好看”,又“好读”,才是报纸改版的理想境界。现在应当引起重视的一项工作是── 进入新世纪,报纸掀起新一轮改版潮,总体感觉,改得比较好看了,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可视性强了,表现为:图片、图表用得多了、大了,标题更醒目、提神了。这无疑是非常可喜的进步,也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现在,吃饭流行快餐、速食,报纸版面也流行模块式、快餐化,以满足读者的速读要求。但是,热热闹闹的改版潮中,我们不能不冷静下来…  相似文献   

7.
“引火烧身”敢亮丑“向我开炮”求质量──邢台日报悬奖捉错、从严办报之思考杜兰会“无错不成报”,并非危言耸听。现在报纸上的差错,已经成了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了。群众批评多了,读者反映大了,“老总”们抓一阵子,就相对好一些,而事过之后,差错依旧。报纸上...  相似文献   

8.
阅读报纸,有时会在版面上看到“更正”启示,重要的启示还会登在显著的位置。这种启示,国家、省级报纸的版面上有,地市一级报纸的版面上也有。其内容大都为对本报前一天所刊发新闻的失实之处进行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此外,版面上还有一些更常见、不易被读者发现重视的错别字、语法、用词等差错,就不在“更正”启示之列了。  相似文献   

9.
明磊 《新闻前哨》2001,(2):38-39
由于报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强力冲击,地市报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市场调查研究,表明时事新闻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一大亮点,加大时事报道对地市报来说势在必行。 首先,地市报的时事新闻应该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目不暇接。现在城乡读者群有了新的变化,他们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强烈要求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希望从报纸上不仅仅能了解国内外大事,还要能寻求工作和生产经营上的指导,他们希望报纸为他们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  相似文献   

10.
你可曾想象过:看报纸时,几条“荤段子”冷不丁出现在眼前?最近,南京某报开辟“痒吧”栏目,其中不乏“荤段子”。所谓的“荤段子”,大都带有低级、庸俗甚至色情的内容,是污染社会文明风气的致病菌。我们的报纸之所以影响力巨大,就是因为在老百姓心目中,报纸代表的是权威的声音,大量的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接受报纸的引导。报纸上刊登一些娱乐读者的内容以吸引读者,这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刊登的娱乐内容明显与社会文明风气格格不入,甚至冲突对立,那就是对社会、对读者不负责任。因为报纸上的内容代表的是一种立场、一种观点、一种…  相似文献   

11.
郭西京 《新闻知识》2001,(Z1):18-19
市场对报纸的影响越来越大 几年前,多数报纸编辑觉得编辑部很“神圣”,如果有广告或发行部门告诉编辑部如何编报纸,那肯定是个笑话。但现在,其它部门为编辑部提意见已很常见。一个原因是因为广告与发行人员与读者有更广泛的接触,常常能听到读者对报纸的称赞与不满;另一个原因,“报纸是商品”的观念在编辑部已经深入人心。 报纸是特殊商品,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工业产品。 既然是产品,报纸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产品在市场上的流行程度,即读者的喜爱与否。读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报纸生死攸关。 当报纸的编辑们把新闻、照片及稿件安…  相似文献   

12.
提倡报纸与读者互动,做好报纸与读者互动,已是深入许多办报人心中的理念。这是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报纸确立读者主体地位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也是报纸增强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党的办报传统,所谓“开门办报”,就包含了与读者——群众的互动内容。从最初的读者来信、征文、读者调查,到现在几乎每个报社都开通的热线、邮箱、读者报料,以及一些话题讨论,都是办报互动实践的结果。本文所说的“互动”,是特指围绕中心工作、主题  相似文献   

13.
陈士娟 《今传媒》2006,(6X):33-33
面对网络的冲击,报纸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为自己找到新的生长点?“让报纸的读者感知网络,让网络的读者熟悉报纸”,是《西安晚报》“e海”专版的创办初衷。该版的内容既来自网络,与报纸形成某种互补和互动,又有报纸原创投稿述评网上风云。由此,更多的网人、网事从虚拟时空“跃然纸上”,也有大量的“网盲”通过报纸了解、认知网络。  相似文献   

14.
马涛 《新闻窗》2005,(5):61-61
一张报纸是否办得丰富多彩,吸引读者,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这张报纸副刊版与新闻版的协调统一,取决于报纸副刊版的内容是否丰富多彩,是否深入浅出地给予读者传递美的信息,使读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真正达到“新闻引客,副刊留客”的效果。那么,在报纸副刊实际的编辑工作中,作为教育报的副刊怎样在体现党性原则及教育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它特殊的版面优势,从而达到“留客”的目的呢?笔者认为,这首先要明确它的版面功能和解决好副刊版面内容的选位。  相似文献   

15.
写完《杂志报纸化》一文,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另一个题目──“报纸杂志化”。现在不少报纸正在向杂志靠拢,办得颇似杂志,因而便产生了“报纸杂志化”的说法。虽然我们至今未见哪一家报纸被杂志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化”过去,但是有些报纸向杂志靠拢的迹象和趋势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迹象和趋势有哪些表现呢?一是追随杂志杂七杂八的内容。杂志以“杂”取胜,以“杂”见长,以“杂”吸引读者,如今不少报纸也在向“杂”的方向发展;天上地下,百行百业,千种知识,无所不谈,使报纸成了Magazine,成了装载“十八般兵器”的货真价实的“军用…  相似文献   

16.
访问美国报纸,一个明显的感觉是,编辑部的工作很多是为读者切身需要设计的,反映到报纸上就是为读者服务落到了实处。这从报纸的“导读”、“更正”、气象服务、员工联系渠道、多版本发行等方面均可体验到。 引导读者,不厌其烦 “导读”在这里是指报纸上为方便读者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设计的目录、索引、提示等简要内容,通常置于报纸最显眼的版面。报纸版面越多,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越得以体现。中国报纸在对开4版阶段,一般没有导读,直到出现12版以上的报纸,才有少量导读出现,但也仅限于头版。  相似文献   

17.
刹“长风”     
刹“长风”经济日报总编辑杨尚德读者批评我们报纸“长稿多短稿少”,我们自己也深有所感。今年要提高报纸质量,改进文风,我们想首先从刹“长风”这件事做起。现在的情况,一方面是报纸在扩版,种类在增多,长文章在增多;一方面是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读者看报的时间在...  相似文献   

18.
当前,许多都市类报纸都开辟了股市版面,意在扩大报纸内容涵盖面,吸引股民类读者的关注。但这些版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缺乏可读性,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股评+K线图+汇市”,用“证券专业化”和“股评性”代替了“大众化”和“新闻性”,没有相当财经知识的读者很难看懂。  相似文献   

19.
六七十年以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邹韬奋,在办报过程中任劳任怨地为读者服务,正确处理报纸、记者与读者的关系,广博读者好评。现在回顾一下邹韬奋的读者观,对于我们的报纸进一步贴近读者,吸引读者、服务读者,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不无借鉴意义。“要顾到一般读者的需要”报刊受不受欢迎,关键在于合不合读者的“口味”,尤其是合不合大多数读者的“口味”。在满足读者需要的问题上,邹韬奋曾有一次败走麦城的教训。1923年他担任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编辑股主任,当他把很卖力完成的《民治与教育》的译稿送审时,受到黄炎培先生诚恳而严…  相似文献   

20.
亮点与美感——如何办出报纸可读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兢 《新闻采编》2005,(2):41-42
报纸是办给人看的,一张报纸,读者拿在手里,如果眼光停不下来,一翻而过,甚至根本不想多看,那还有什么效果?报纸要吸引人,办出可读性,不外乎着眼于内容和形式两大素质。内容犹如产品质量,版面形式则好比商品的包装,二者缺一不可。内容再好,版面不引人注目,无法招人阅读,难有传播效果;而内容不生动感人,缺乏影响力,版面再好看,也同样无法留住读者。“亮”的内容 “美”的形式,才能做出精品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