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在对国内期刊进行检索和研读的基础上,就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界定、教育信息化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IT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学习、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以及IT资源建设等领域的相关学术研究归纳总结,以方便后续深入研究,从而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韩国政府努力推进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以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文章介绍了近年来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总结了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与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比较。韩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在政府政策、软硬件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评估体系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3.
成人英语教学是我国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日臻成熟,信息化建设对成人英语教学发展起促进意义。分析目前成人英语教学存在的英语基础层次不同、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提出基于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人英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突出了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国际化等。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教育手段的信息化,实现了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主动化,使高校图书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课堂”。  相似文献   

5.
《2021地平线报告(教学与学习版)》由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于2021年4月发布,报告分析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五大宏观趋势、六大关键技术、四大未来场景以及五大发展案例.在分析该报告诸多特色的基础上,提出教育4.0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加强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和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其中高等教育信息内容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人力资源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保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陈文娜  吴玥 《考试周刊》2014,(56):98-99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教育信息化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结合自主学习策略的概念和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是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业组织,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引领者。其2000年至今发布的年度美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清晰地描述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心。梳理EDUCAUSE议题委员会每年提出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十项战略议题,有利于深入分析十大议题的变化趋势,探究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是教育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纲领。科学合理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对于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功能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的典型领域。该文讨论了英国高校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发布的《JISC 2010-2012战略》与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的高等教育信息化规划内容,结合两国实际发展需求和基础条件,对比分析了两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特色和异同,梳理了两国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和发展思路上的差异,并就其中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其改革进程与时代脚步紧紧相随。本文在学习顾明远教授研究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各家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措施的解读,深入剖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变革所具有的广泛性与平等性、社会性和生产性、信息化和数字化、国际性和开放性、法制性和科学性等现代化特征,从这些特征出发探究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远程高等教育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传统、非常规高等教育的主力和骨干。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应当充分开发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在实现高教大众化、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特殊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功能潜力,使之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先导力量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社会的重要支柱。同时,要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远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主体的竞争与合作、媒体的继承与革新、教育的开放与质量、观念的冲突与融合等四对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透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信息化管理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教育信息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教育环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教育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和集约程度较低以及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政策法规制度和人员队伍建设尚不健全等问题,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出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战略规划重点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本文深入剖析、解读了美国、新加坡、英国、韩国、日本及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各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特点、整体发展目标及后续发展任务上的异同.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成功举措将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起到借鉴与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并呈现出综合化、国际化、市场化、终身化、信息化等趋势。在终身教育思想影响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灵活、多元、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教师教育还存在诸如教师整体质量不高、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建立、教育体制还相对单一和封闭等一系列问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适合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及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新跨越的关键: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教育技术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高校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迎来了转段升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需求、新进展、新挑战,成为当下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综述了教育信息化2.0驱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追溯了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发展演进特征,深入比较了我国(2017)、美国(2019)《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的主体内容。结果显示:在技术进展方面,两国仍存在阶段性差异;在关键趋势方面,两国迎来共同发展机遇;在重大挑战方面,两国应对复杂程度不同。我国高等教育技术发展还需要在科学布局、学科发展和技术驱动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硬件环境、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论述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并试图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做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以信息化为背景的高等教育改革与高校师资重组,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挑战。信息化高校是教育与学习的新平台,赋予高校教师新的必备素质,决定生存质量与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对新经济增长作出了特殊贡献。高等教育资源投资收益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和不确定性,受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估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通过拟合出来的因子负荷来分配指标的权重,获得客观统计指标数据特征。并对2008年调研的全国10个省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探寻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