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追求是“道”,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并无专门之心去“求美”,但“道”在运行过程及对人生的影响中,不期然而然地指向了一种最高的美学精神,也即庄子说的“大美”。一方面,“大美”是一种道的可感形式;另一方面,对“道”的体认需借助于美的活动和精神。天地运行是道的显现形象,天地之大美即是道的可感觉形式,而天地的审美之维在于其整全、无限、无为的特性。道家美学思想通过对道和天地大美的体认而立足于人和人生,对走出现代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天地大美立教,强调“内养”之“修道”,此修道过程也是成就生命之大美的过程:其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完整而丰富的人,因此需要警惕现代教育中知识技术对“道”的分裂和遮蔽;教育之本性在于以有限的“教”启示和通向无限的“道”,因此需要注意解脱于有限的教育内容和载体的束缚;教育应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需要顺任自然而非威慑强制,以道主知,还天地万物以生机。  相似文献   

2.
先秦道家老庄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道家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道家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自然和谐之美、“自然无为”的社会生态和谐之美、“复归于补”的自然人性境界和谐之关、“万物齐一”的平等共生和谐之美。和谐是道家美学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徐玉玉 《文教资料》2011,(23):112-113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美学派别.道家美学的全部思想是建立在关于“道”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基本观点是以“自然”作为宇宙之本原.以“道法自然”作为人生之要义。老子的“道”论隐藏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论。“道”成为“美”的本体论依据:庄子认为“美”根源于“道”的自然性.庄子之“美”集中地表现为其对自由逍遥之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老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以“道”为美。老子认为真正的至高无上的美是道,大道至美。“道”派生天地万物,又超越声色名声,似有实无。整个老子美学就是由“以道为美”为核心辐射开来的网络系统。老子美学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以“无”为美,以“妙”为美都是以“道”为美的变相形态。道法自然,从道家的人性论出发,老子提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及以“味”为美的独特美学观。以“道”为美体现在治国之道上就是“不争”的“圣人之治”;并提出了“致虚守静”的方法论,以达到复归本性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5.
分析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和追求不仅是在分析其哲学、政治思想,更是在分析其美学思想,因为对于一种成熟、有影响的文化思想来说,其蕴涵的道论、人论、美论、文艺论等等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何况我国古代的"道"论本来就具有深刻的美学意韵.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 "道"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甚至可以把它上升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范畴之列.而厘清儒道两家"道"范畴涵指的殊异与审美特征,对于深入领会、确切把握中国美学之精髓及其它相关范畴,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神学美学与道家美学都围绕着"不可见性"与"可见性"建立起各自的"象论"。神学美学由"神无定形""道成肉身"到"三位一体"的言说过程,铺开了一条"超验美"的言说道路;道家美学则经由"大象无形""得意忘象"到"三言"的言说过程,走向了"超然美"的路径。比较神学美学与道家美学的"象论",我们能在比较美学的层面上去把握中西文化的内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老子“道生万物”的生态美学思想蕴合了诸多的生态审美原则。它融合了“美在关系”的美学观念,和谐美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天成的美学精神。老庄在社会生态美学思想里,表达出对生态理想国的展望,其生态美学思想的自然取向是中华生态园中的一朵奇艳。我国当代生态美学观的提出正是对于道家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老庄的宇宙本体论和万物生化论为哲学基础,形成了鲜明的独特风格,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结合老庄哲学对其形美、德美、道美的美学思想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大”的范畴出现得很早。在先秦道家的美学思想中,“大”与其哲学思想的中心范畴“道”紧密联系,“大”体现了“道”自然无为的本性。与儒家美学中的“大”受到天命论思想的约束不同,道家美学中的“大”体现了天道的自然无为、无所不能的力量,是一种无限的美。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兼采各家学说所长,在论述哲学和治国理论的过程中继承发扬先秦诸子的审美观,充分体现汉初美学道儒杂糅、重情尚用的时代特征。“道事合一”哲学观影响下的《淮南子》,形成了宽容并汇、“大浑为一”的审美对象,将先秦儒道推崇、追求的“大美”从注重个体人格精神的升华转向关注现实人生,并分别从审美形态、观照视野、审美体验、彰显人的本质力量等方面,给老庄“大美”注入新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气韵生动与道禅哲学有着深深的渊源关系。可以说,没有道弹文化哲学的滋养生发,气韵生动说根本不可能出现,更何谈枝叶繁茂,蔚为大观,气韵生动说深得古典艺术家心许和首肯,乃在于这一学说深深植根于中国士大夫倾心向往和接纳的道禅文化哲学,气韵生动说深长隽永的文化意味和美学意义,也完全得自道禅哲学这一深厚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人需要艺术来确证自己,艺术的理想就是表现人与自然的联系;艺术美的创作,就是塑造理想 的性格。只有人的生命才是艺术表现的内容,人是艺术的中心;自然美"在于它所唤醒的心情",艺术美就 是通过感情形式得到显现的形象,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这便是黑格尔美学的深刻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谋求生存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艺术美的追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美的标准内容也不同。过种差异源于他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艺术家的感觉能力,表现手法和哲学思想决定了其艺术特色。艺术的审美集中融合了生活的面貌和人生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凝结着思想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丑艺术的辨析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丑艺术是艺术形式的色形声对形式美规律的背反,与反映对象的美丑善恶无关。优美艺术的形式符合形式美规律,丑艺术则全方位地破坏形式美规律。崇高艺术、悲剧艺术迫使丑随同美一道体现正义与进步,丑艺术则没有美与丑的对抗。滑稽艺术、怪诞艺术包含着优美与奇思妙想,能使人快乐自信,丑艺术扫荡了优美,只有平庸,只会带来痛苦和厌恶。丑艺术之所以大量出现,一是有些人迷信极丑必然极美,二是将反常态艺术的成功误认为是丑艺术的成功,三是它有吸引注意、扬名赢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文艺美学中虚实范畴的多重表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文艺学逻辑理路将其系统化分类综合,结合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从六大方面全面阐述了“艺术意境的虚实相生之美”的具体表现。力求给艺术意境的虚实相生之美这一丰富复杂的审美特征以明确的解析。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论述文艺思想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蕴舍在其中的文艺戋学内容,提出了文艺美高于生活美的科学论断.解决了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关系问题。同时将追求艺术美作为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重视艺术的审美特性。在他所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中生动地体现着自己的审美观,是艺术美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的雏形"汉画"以"简淡素朴"为美的审美原则,具有强烈的本土仙道思想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印度佛教美术的影响,在龟兹古国又形成了一种着色浓烈的西域画风.以汉画"简淡素朴"为美的中土画风和以"浓烈为尚"的西域画风,其着色都是一种观念之色,一种心象之色.两种画风不断融合而形成着色浓烈的晋唐画风.汉画所展现的笔墨趣味性成为一种带有强烈本土文化倾向的传统,为唐代文人、仕宦画家所继承发展为水墨画.从此千载不移,这种选择与本土哲学文化和社会思潮有着极深的渊源.以黑、白成像的南宗画与本土哲学思想的核心相吻合,与文人的人生观相契合.因此"色彩观"即思想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8.
这种学说认为,美育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故从价值功能的角度,把美育看作是提高教育功效的有力手段和重要工具.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立美教育"的新概念,即美育要发挥育人功能,展开审美活动,就必须先建立美的教育形式."美的教育形式"是教育自身之美的存在方式,是对教育规律能动运用、自由创新的产物.并非如以往的美育观所认为的那样:美育不过是对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外在美的简单照搬和借用.这一观念的"向内转",标志着对以往美育研究的新突破,为一种崭新的美育观、教育观的出现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回顾和梳理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史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存在着流派,存在着或存在过什么样的流派。笔者认为,1949年前的20世纪前期民间文艺学史上,不仅存在着流派,而且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在理论、观念、方法上,形成多元格局。这些流派是:北大歌谣研究会派、“古史辨”派神话学、文学人类学派、俗文学派、社会一民族学派、延安学派和民俗学派。它们以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存和发展的条件,分别有自己的代表人物、理论纲领和代表作。流派的存在和多元格局既促进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本土化发展,又显示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跨学科性和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