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可见直观教学与实际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把学具操作作为数学课堂的一种教学手段。学具操作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帮助学生从直观具体的动手操作中获得感性认识,体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具体的、有趣的实物和适宜的恰当的学具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运用学具解决数学问题,已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就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谈一些体会。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操作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数学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具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具是学生学习的助力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具的使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仅仅注意了教学中的直观演示,忽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相对来讲,直观演示与学具操作是有所区别的,学具的操作者是学生,可以让学生人人动手,人人主动参与学习,这也更符合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学具操作,学具操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学具操作巧妙引入课堂教学,以操作促思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起到优化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起始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了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操作学具,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下面是几点肤浅做法。1.指导学生作好操作准备。上课前,我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中是否需要操作。如需要学生操作,提前告诉学生,准备好学具。有的学生没有合适的学具,就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学具,作好充分的操作准备。2.指导学生有序操作。我在教学中,针对需要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严格按照程序认真正确…  相似文献   

6.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加强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学具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学具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85):11-13
初中数学是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最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初中生的思维还是会以具体的形象为主,而抽象的事物就需要借助学具和动手操作实现感知,所以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认识事物本身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谈学具操作与思维发展汪世尧学具,是在学习过程中供学生操作的具体材料。操作,是按一定程序和规则进行的动手活动.学具操作是具有学习意义的操作,不仅包括学生动手这种外在的、可见的活动,还应包括学生动脑这种内部的、不可见的思维活动。为什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将学具操作运用于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找准进行学具操作的时机,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学应在学生的思维形式与学科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即应用直观教学,使用学具在数学知识与思维形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学中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实际观察、操作,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低年级教学中使用学具在数学启蒙教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操作活动的需要,意味着学具操作的有效运用在数学课堂中必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学具操作,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学具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老师特别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旭 《中小学电教》2009,(10):54-54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具操作是动手实践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充分发挥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拼拼、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容易激起智力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使用学具是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深刻体验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具体的、有趣的实物,选择恰当的教具、学具探求知识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在探究活动中,学具不但创设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情境,而且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我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学具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具具有直观和便于实际操作的特点,是一种比课本更直接、可操作、可实验的学习材料。因此,小学数学学具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学具,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从“玩”中学,从“做”中学。通过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耳倾听,动脑思索,让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的理解数学算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并且在操作中引发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而小学数学教学中与教材相配套的学具,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具,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的认知过程是十分特殊的,数学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学具的直观性、操作性、可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操作、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乃至动脑启迪帮助学生做到直观理解抽象概念,科学分析数学原理,从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做到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动手操作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学生“玩”学具,随意拼拼摆摆;有些学生我行我素,自己摆自己的学具,对教师解充耳不闻;有些学生抢别人的学具……操作效果不是很理想。那么,提升操作效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仍具有较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般都会借助于必要的动手操作活动。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发展了思维,又是培养学生探索规律性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数学教学应多使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教具、学具的使用,为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得抽象的数学探究活动变得更为具体、形象、直观。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由于教具、学具使用得不恰当,出现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时间难以控制,动手操作冲淡了动脑思考等问题。本文针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