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感性实践活动是现实世界的基础.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忆",是感性实践活动的历史存在,这种历史存在既是以往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存在,也是以往政治上层建筑实践活动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以他墓碑上的格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完成了他实践的一生,倡导了一种科学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角度,探析档案的哲学本质,研究档案是感性实践活动的历史存在。  相似文献   

3.
王文勇 《大观周刊》2011,(30):22-22
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通常我们所说的美以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美、科学美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千百年来,音乐鉴赏活动一直在音乐文化变迁中延续其历史,它是人类音乐创造与实践活动的主要表现方式,为人们开辟了音乐审美和追求的重要途径。音乐鉴赏活动是一种创造,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交融,是理性与感性综合认识的过程。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音乐鉴赏活动的本质和意义,考察和研究音乐鉴赏活动的社会功能,并对如何更好的传播优秀音乐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情感要素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情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激发因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譬如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人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图书馆工作中坚持人本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编辑实践论     
编辑实践理论是编辑哲学的重要内容。编辑哲学是介于哲学与编辑学之间的交叉和边缘学科。它是编辑理论的最高层次。编辑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改变其自身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正是在这种编辑活动及其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而且是愈来愈浓的哲学色彩。以往由于没有建立起编辑哲学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对编辑实践从哲学理论的高度认识的比较少。为了推动编辑哲学理论的研究,本文仅就编辑实践论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采 《编辑学报》2022,(3):274-278
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对科技论文插图的编校工作进行理论阐释和实例分析。论证了科技论文插图格式塔分析的可行性,然后采用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简单原则、接近性原则和“心物场”理论对科技论文插图实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编校修改建议,以期对以往的编校实践感性描述进行心理学理论阐释,加强编辑学研究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档案学亦即档案事业的本体是人类实践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决定了档案事业的"有"与"是",决定了它"为什么存在"与"怎样存在"。档案学本体论是社会实践本体论,由此导出了档案学乃至档案事业的根本原则——与人类实践活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原则"具有统领意义,在档案事业的发生、存在方式、功能实现、历史发展、组织形态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和指导意义,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是其集约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当代电视新闻传播的新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技术进步促使电视新闻传播发生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崭新变化。其中,传播的感性化、即时化、互动化、过程化和多媒体化等特征,已经在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可以说,深入认识这一特性.对推动当代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将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编辑活动是原始信息发展为选题的中介,经过这一中介,原本零散和感性的信息实现系统化和理性化的质变。所以,稿本诞生之前存在创造性的编辑活动,亦即编辑活动具有初创性。  相似文献   

11.
纪实摄影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在艺术实践中强调了人的感性能力在艺术中的自由发展。在这一点上,它与画意摄影有着不同的追求。画意摄影是对心灵视野的折射,追求理性的完美,遵循传统的艺术规则,不断地守美理性到极致,创作出许多的经典作品,为人类的摄影文化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而纪实摄影是对直观视野的反射,所追求的是使摄影艺术从传统的理性中摆脱出来,向着感性回归。因为它认为,摄影艺术归根结底是人类感性存在的一种方式,渴求对真善美的表达。因此,纪实摄影并不注重“人工雕凿”,而主张从现场抓取“决定性的瞬间”。作…  相似文献   

12.
吴芸 《新闻战线》2023,(24):91-93
泉州晚报《清源》副刊在“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之际进行了一系列策划,基于感性表达和融合传播的理念,通过文学书写和媒合形态,聚焦历史现场的人和故事,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使其更好地指导现实社会实践,这也是“晋江经验”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3.
于右任不仅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媒介批评实践的先锋人物。针对民国初年我国报业发展的不足以及报界的各种现实问题,于右任发表了许多批评言说,从中可发现,于右任的媒介批评思想,不仅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性,也有“不作过激之谈,亦不作过偏之论”的理性;从感性到理性的批评思想转变,不仅反映了于右任在不同历史时期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折射出我国现代媒介批评初兴时期话语实践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张欢 《陕西档案》2013,(3):25-25
教务档案是历史的、原始材料的累积,记录着过去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是以往教务信息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计算为基础的智能传播活动,我们提出的认识论反思,不是仅仅把这些活动当作客体性或直观性的形式,而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阐释由问题本身所引发的实践战略与策略,探讨其意义的解读和做的方式,从而展望一种新的认识论的方法论.本文力图从认识论的历史路径出发,提出如何区分认识主体和认知对象,回顾控制论的崛起所带来的传播范式的革命,从认知科学的视角叩问计算的层面和意识的边界,透过社会传播与机器意识的交叉辨析认识论的新平台,呼唤建设性的现实重构能力、信息评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龙龙 《大观周刊》2012,(38):17-17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道明了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从实践出发,对外界事物进行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档案学界以往主要以历时性的纵向思维方式研究文件运动规律及其管理活动,其中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就极具代表性。然而,文件运动及其管理活动除了表现为时间概念上的生命运动之外,还可以体现在空间概念上的文件间历史联系(结构)的变化。文件的历史联系(结构)运动存在于一切类型的文件之中,而且是文件(档案)区别于其他信息资源而独有的一种运动形式,这也恰恰彰显了来源原则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马文志 《大观周刊》2011,(28):204-204
生活化教学是数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是现实生活本身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9.
二.总结的目的、特点、种类 写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回顾以往实践的过程,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可以从中获得指导现实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所以,写总结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当前实践借助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取得新的成果。 总结作为一种常用的实用文体,它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自身的实践性。所谓自身的实践性,是指总结必须紧紧依附并完全忠实于自身的实践活动。总结的观点只能是从自身实践活动中抽象出来的认识,是自身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认识,而不是广泛的、现成的结论或从他人实践中引来的认…  相似文献   

20.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作为一个企业,企业档案是企业发展的历史记录。档案工作是企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