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诸侯国纷纷设县,而楚国最早设县,灭国设县后,派县尹(公)进行管理.这对于研究春秋时期楚国的迅速强大、我国县制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江淮地区县级政区的设置沿革,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第一个国家图书馆馆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我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楚国昔县(今河南鹿邑东)  相似文献   

3.
马鞍山当涂县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两三百年,我们的老祖宗曾玩过一种被称为“捶丸”的游戏。“捶丸”,顾名思义,捶者击也,丸者球也,意思是击球入洞,最早出现于庄子所作之书中。据载,春秋时期,楚宋争霸。有市井勇士熊宜请缨于庄王帐下,于宋国都城外玩起捶丸之戏。宋军停战而观,啧啧称奇,不由慨叹,楚国有此奇人奇术,乃强国之兆,遂不战而降。楚国得以成就霸业,捶丸也因此声名远播,流传于世。但从更广泛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看,捶丸的出现应与盛行于唐代的“步打球”有关。至宋金元三代,其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乐此不疲。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古代拔河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1.最古老的拔河产生于水战需要.拔河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在当时被称之为"钩强".战国时期的<墨子·鲁问>最早记录战器"钩强":"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因此若势,亟败越人".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流言”、“讹言”、“民谣”就被视为重要的民间舆论而纳入了统治者的视野。《古今注》上说,尧的时候,就在路口设“诽谤之木”,让人书写意见;春秋时期,更有“采风之官”收集民间谣谚以备咨询。  相似文献   

7.
永清县春秋时期属燕国封疆之地。先秦时期属广阳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1年),置益昌侯国。东汉世祖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益昌侯国置安次县。三国至隋属幽州。为安次、方城二县地。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置通泽县。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置武隆县。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改名惠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取“沙漠永清”之意,改惠昌县为永清县。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当时中国南方的一个大国,它不仅有独特的灿烂文化,而且官制也与中原诸国不同。楚国官制自成体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本文试图通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与中原诸国官制的比较,揭示楚国官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周朝后期,各路诸侯在中原大地上纷纷称雄,最终楚国雄起,称霸诸侯。在楚国中兴中,第一大功臣当属樊姬。樊姬为楚国庄王的妻子,作为一位聪颖贤良、深明大义的平民王妃,她在楚国的称霸过程中,可谓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袁凤芝 《兰台世界》2008,(11):55-56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当时中国南方的一个大国,它不仅有独特的灿烂文化,而且官制也与中原诸国不同。楚国官制自成体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本文试图通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与中原诸国官制的比较,揭示楚国官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名,最早来自西汉时所置云南县的县名。由县名升为三国蜀汉所设云南郡的郡名:由唐朝封南诏为“云南王”,设云南安抚司;宋代封大理统治者为云南节度使;元代设云南行中书省,以“云南”为省名。  相似文献   

12.
高邮别称秦邮,公元前223年,因秦王赢政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高邮县,属广陵国。宋、元时期,因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繁华之地。明代撤县建州,辖兴化、宝应两县。自清代乾隆时起,遂为散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高邮县。199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同年4月1日正式建高邮市。“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楚国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从周初立国算起,至公元前223年被秦灭,历经八百多年。而楚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在楚国都城遗址中,纪南城是目前考古工作做得较为充分的一个。一、楚国与周礼  相似文献   

14.
嘉禾县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建县后,县城先设在禾仓堡,也就是现在县城所在地。据传,当时围绕县城选址问题,还经历过设禾仓堡还是设五百地之争。对于建县初的县址之争,民间有许多传说。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人),后人称其为"老子".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著<道德经>五千言.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年间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吴起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在楚国变法中结合楚国的实际明法审令、废除特权,奖励军功、打造强兵,开拓阡陌、兵农合一,为楚国的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完成了那个时代各国变法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楚乐舞考究     
在我国古代的音乐艺术之中,楚乐舞具有非常独特的重要的历史价值。本文概述了楚国乐舞的历史,分析了楚国乐舞的形态特征与特色,论述了楚国乐舞的创新意识,以期为现代音乐艺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博物馆》2009,(3):41-41
1998年5月,河南博物院推出“楚国青铜器馆”,以河南淅川县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近百件青铜器精品为展示主体,集中表现楚国青铜艺术的精美绝伦。艺术设计比较注重文化氛围的整体把握和营造,在展柜的造型和青铜器对光的特殊要求方面,力图做到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9.
张兴涛 《新闻窗》2012,(1):2-F0002
隆里古城位于锦屏县南部,距县城47公里。隆里,唐代设龙标县,元至治二年(1322年)设龙里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年间,隆里因地处要冲,山环水绕,物产丰富,被选为屯军之所,  相似文献   

20.
王杰  王博 《兰台世界》2012,(15):51-52
先秦时期楚国被中原各诸侯视为蛮夷之邦。楚国在争霸过程中与中原文化不断融合,所谓"夏"、"夷"之间的差别也随着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逐步消失。本文拟将对先秦时期楚国由最初的蛮夷身份转变为大国地位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