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意识形态是我们认知的一部分,其研究历来倍受人们的关注。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解释力。章首先介绍了G.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然后以实例阐释理论,说明由心理空间理论发展而来的概念整合理论能充分解释漫画和隐喻所体现的意识形态,为意识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肖瑶 《海外英语》2013,(21):287-288
著名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探索了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及信息融合,该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该文纵览了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发展,并对概念整合的要素、概念整合的基本模式以及概念整合的优化原则展开论述。该文主要通过对概念整合理论的在线认知解读机制的探讨,旨在揭示概念整合理论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3.
认知理论框架下的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对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关联研究,其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转喻的认知分析,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阐释,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的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映射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是有关意义构建的理论,对许多语言现象具有解释力,本文拟运用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汉语俗语意义解读的过程,以期为汉语俗语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隐喻研究一直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概念整合理论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进行研究也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利用概念整合理论研究隐喻的文献中,学者们对于突生结构的存在和作用已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对于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及突生结构与隐喻创新意义之间的关联却并未有细节的描述.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支撑.力求解释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及其在概念整合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以及隐喻创新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提供了理论框架。本文旨在将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中,分析理论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义领域重要理论,在词汇解读方面各个心理空间的建立、相互间映射关系与概念合成机制的认知运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广义英语计算机术语进行隐喻认知阐释,旨在说明该理论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认知能动性、逻辑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8.
李琳 《考试周刊》2009,(25):30-32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寻求两种语言文本之间对等关系的过程,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以及直译与意译的认知理解。  相似文献   

9.
《集宁师专学报》2019,(1):104-107
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研究认知语言的一个重要理论,《易经》各卦爻辞本身也是"观物取象"的典范。近年来,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研究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用概念整合来分析《易经》卦爻辞的英译,两者的结合有利于诠释《易经》的丰富内涵,在认知过程的输入输出两个空间之间加深对《易经》卦爻辞及其英译的理解,也拓展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概念整合理论经过多年发展、完善,如今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它摒弃了概念隐喻理论双域映射的片面研究策略,提出了通过四空间整合构建呈现结构在线构建(on-line construction)认知机理。本文旨在对四空间整合进行拓展,强调“背景空间”作为整合认知活动第五空间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深入探索和研究翻译理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由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提供了分析人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隐喻作为用一种事情理解或经历另一种事情的思维结果,能很好地被概念整合理论解释.文章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诗人李商隐的名作《无题》中的隐喻进行解析,从认知的角度对此诗进行一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以Fauconnier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以概念隐喻为源头、空间理论为雏形提出了概念合成理论,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言语意义在线构建(on-line construction)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汉语新复合词跟随时代的发展层出不穷,创意无限,妙趣横生,值得摸索。汉语复合词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过去的研究重点是划分其与短语的界限以及对复合词出生地的定测;研究角度主要是转换生成语言学,结构分析、视点相对性等理论。所以,本文以分析大量的新汉语复合词语料库为动机,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旨在分析汉语复合词尤其是那些新鲜出炉的汉语复合词意义产生的过程,试图进一步增强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的阐释力,提供一个新的识解汉语复合词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思维的手段。习语是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出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英语动物习语是人们与动物长期接触以来发展出的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的短语或短句,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概念整合理论由语言家福柯尼耶和特纳提出,是通过研究语言的生成过程来解释人类的思维模式。从认知的角度,借助该理论,探讨英语动物习语的认知理据和解读过程,同时运用概念整合网络探析、理解英语动物习语的相关心理机制,并将整个认知过程动态地呈现出来。由此可见,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动物习语的解读有着很强的阐释力,为研究习语的意义构建开拓了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运作机制,以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为例,对该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反童话主题进行认知分析,以期证实概念整合理论对此类经典重构的文学作品的解释力,同时为读者理解和品析美国其他后现代文学作品提供新借鉴.  相似文献   

15.
Fauconnier的概念复合理论突破了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在隐喻识解过程中的静态视角。文章以概念复合理论为框架,探讨了隐喻的动态识解过程,认为隐喻是在特定认知语境的前提下多个心智空间映射和概念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框架转换和概念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架转换是框架语义学的新发展;概念合成是在概念隐喻理论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心理空间理论.两者都是对语言的动态研究,都是试图解决言语意义的在线生成和解读.框架转换强调新旧框架整合形成新的认知框架;而概念合成强调建立新的合成空间和新显结构.两者都属意义的动态构建理论.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荆小林 《海外英语》2011,(9):335+350
In this paper,verbal humor is interpretated from the appreciator’s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precisely,the combin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and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which is a relatively new model,in hop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verbal humor.  相似文献   

18.
意合是汉语中普遍,典型的语言现象,但是对意合中含义的生成和理解,一直以来却缺乏系统的阐释。概念整合理论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将分散的概念整合为通顺的逻辑,达到语言语义上的完整,对意合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成语谐音仿拟广告词理解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完形趋向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出发,重新审视成语谐音仿拟广告词.这一尝试性分析揭示了该类广告词理解的认知过程,扩展了这两个理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同时也为解释这类广告词广受青睐的深层原因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空间,从而丰富了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唐诗中的友情进行分析解读,旨在用这种主动的、动态的方式来阐释唐诗友情诗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揭示了不同读诗人对诗歌不同解读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