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拟父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承志的“寻父”意识是一种“拟血缘认同感”,在这种认同感的驱使下,张承志在小说中构建了大量的拟父子模式。其中的自然父亲威严、崇高,儿子从中汲取超越自身的精神力量,这时儿子的认父仪式是父子的亲切拥抱;英雄父亲刚烈、英勇且是神圣价值的承载者,这时儿子的认父仪式是向父亲下跪。张承志的“寻父”是在寻求生命的意义,但儿子的身份定位限制了他意义寻求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考察张承志创作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我”。通过“我”作为旅人的不断成长过程,张承志创造出一种具有悲剧性崇高意味的人格。这种人格的核心内容是所谓“念想”。借助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作家传达出“希望是生命的本质”这一他的根本思想,同时也使作品笼罩上一层浓郁的形而上氛围和某种神秘主义意味。  相似文献   

3.
知青叙事中塑造了许多“他者”和“局外人”形象,尤以作家张承志和其作《黑骏马》中的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最为明显。通过文本细读法,从“自我书写的‘他者’——找寻存在的‘局外人’——‘他者’和‘局外人’的精神复归”的过程来分析张承志的经历和展示《黑骏马》中的白音宝力格的情感经历,研究知青叙事里的“他者”和“局外人”形象,对于重返知青叙事、理解张承志作品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承志以他的深沉力作《黑骏马》在文坛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这篇小说在人物形象上的特点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一、主人公形象是作者本人的投影郁达夫曾说 :“文学作品 ,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张承志的小说自叙传色彩就异常浓厚。在他的作品里 ,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人生体验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作者本人的感受和看法 ,他笔下的白音宝力格既是张承志人生体验的直接、现实的再现者 ,又是他理想中渴望成为的形象。白音宝力格对草原人民情动于衷的热爱 ,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无不体现着张承志自己的情感和探索 ,作者在白音宝力格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5.
张承志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作家,在其文学创作中始终以独具的情思,执著地探索着向精神家园回归的道路。张承志的精神探索经历了从最初的感性体验、对人生信念的理性追寻、对精神家园的艰苦探索到最终溶人哲合忍耶民众的过程,并以其作品所特具的崇高品格,反复地论证了这样一个主题:人,是要有一点信仰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原型批评和福克纳一些作品的研究,将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与圣经故事进行比较,力图从原型批评角度对本作品的主题即种族主义经行分析和探讨.文中运用“置换变形”的原理再现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置换,以期解读福氏小说运用独特的写作技巧升华主题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7.
批判颓靡的“末世”心态,追求宗教式的信仰激情,是《心灵史》的两大主题。张承志为抵抗形而下的俗世而坚持自己形而上的信仰,为使自己的信仰具有超常的力度而选择了崇拜。本文认为张承志在身心处于“边缘”而奋力呐喊的同时,担当了追求某种理想的悲剧角色,绝非令人一笑可以了之的“喜剧角色”。但张承志认为只有具备宗教信仰的激情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人道、真正的人生,这就导致他对哲合忍耶作了全盘肯定与最后总结,并主要从感性角度出发,对异质文化作了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特征入手,剖析张承志前期小说理想主义主题的形成与实质性内涵,以及它在后期创作中的发展与变异。以《北方的河》为代表,张承志的早期创作是时代的产物;《金牧场》作为新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理想主义的本质内涵是浪漫主义的唯美人生论和唯美艺术论;而《心灵史》之后的大量的散文创作实际上已越出了“美文”的疆界,显示了张承志的思想来源之复杂混乱。但它毕竞是独特的,与时代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小说中显现出来的创世神话的基本特征,即“度的破坏”和“秩序的重整”,提出了作品的第一重文化原型:从混沌到秩序;并围绕着眉间尺的死而复生和黑色人对其施行的成年礼,提出了作品的第二重文化原型:再生。在此基础上,将两个基本文化原型通过小说的重要意象和叙事结构统一起来,从而建立了小说最根本的原型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是一部新时期表现人与自然抗争和统一的一部优秀作品。作者通过主观移情和艺术想象,展示了一个“人化的自然”,综合塑造了北方大河的人化的艺术形象,再现了各大河与作品主人公不同性格层次相交流汇合的灵性,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刻苦、沉着坚毅、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给读者展示出一个充满了理性思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与笑话     
志东 《今日中学生》2011,(25):24-25
A Tom is interested in medicine. He wants to be-come a doctor when he grows up. He wants to be an eye doctor, but his father wants him to be a dentist  相似文献   

12.
节奏是宇宙万物运动的规律.包括教与学的课堂教学节奏在影响教学效果方面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上课期间,教师负责对教学内容,学生及时间的管理和安排.因此,如果一位教师想把一节课上成功,他应尽力通过控制节奏使课堂丰富多彩,如以不定的速度,以教学内容的次重及不定的教学进度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狂暴女性是美狄亚,《萨勒姆的女巫》在人物层面和结构单位上都运用了美狄亚原型。阿碧格像美狄亚一样都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但美狄亚的复仇被视为对男权社会的反抗,而阿碧格的复仇却被视为丧心病狂。这是因为作家对美狄亚原型进行了置换,降低了阿碧格的同情指数,提升了普洛克托的道德水准。米勒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男性英雄形象,但却暴露了自己潜意识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14.
季三华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51-53,58
全文论述了陆游诗作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特色。诚心结缘于文学殿堂者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使诗歌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努力弘扬为国为民的精神和爱国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5.
The Great Gatsb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discussed topics,researchers has explored it from various aspects.In the researches,Nick Carraway was mainly seen as a narrator,and the research are mostly focus on the shift of his narrative prospective.Few people noticed that he was totally fit in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 wise old man".This paper tries to put an eye on the archetype of the hero Nick Carraway,whose figure is thought as in the archetype of the " wise old man".  相似文献   

16.
余华敢于袒露内心的恐惧,也具有直面虚妄的勇气和力量,他在后期小说中塑造了远离暴力与欲望且充满温情的继父形象,从而彰显了父子情深的美好与神圣。然而,写出这些继父的慈爱并非表示他与父亲们达成了谅解与和谐,而是藉继父形象,运用貌似童真的叙事手法再度审视父亲,以此掩盖他真实的情感倾向,带着面具游戏于自我与读者间。  相似文献   

17.
张翥词作融南北宋词风,于清代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接受。清前期浙西词学推崇张翥词作姜派之风及格律音韵;清后期常州词派赏张翥词作忧时伤乱及以词为史的特点。同时,身处浙常二派交汇的张翥词风亦对介于浙常二派中间词人群体的形成及促进词坛全面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托马斯.哈代的《还乡》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的比较研究,从原型研究的视角,并以主人公的命运悲剧为线索探索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命运观,从而论证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所揭示的悲剧命运观——性格决定命运——正是《还乡》中的命运观的原型。  相似文献   

19.
简论英雄传奇续书中的因袭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英雄传奇小说的实际,划分出三代英雄,各代英雄有其不同的性格、生存境况、价值追求和生活经历。进而得出:由三代英雄构成的具体本不存在“故事多有因袭,性格也由父辈遗传”的缺点;在同一代序列中的具体本,不管是否存在遗传关系,都有“公式化、脸谱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史记》复仇原型与作复仇取向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意识的层面,作借用复仇敌事的形式,表达个人的遭际和幻想,在集体无意识的层面,他继承了神话反抗神的原型,但经过了个人意识的改造并加以利用,在“善恶报应”等细节原型中,善于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为意识的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