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与语言密不可分,一首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就好像描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那么如何寓语言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呢?一、有意。即有意识。就是指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为掩护战士和老乡而英勇牺牲的事迹。在教唱这首歌时,我首先从歌词入手,把歌曲内容编成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们听,以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2.
孝心     
在《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欣赏课上,老师告诉幼儿,小乌鸦的妈妈年纪大了,小乌鸦叼来小虫子,一口一口喂给妈妈吃。  相似文献   

3.
一、把课堂教学作为责任教育的主渠道1.在音乐课里,运用榜样示范法进行责任教育。我在教幼儿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先将歌词编成一个小故事:有一只小乌鸦的妈妈年龄大了,不能动了,小乌鸦去捕食,找到好吃的食物急忙带回家送给妈妈吃,它多么孝敬妈妈啊!讲完故事后,我设计提问:如果你的妈妈生病了,你该怎么做呢(幼儿换位思考)?然后请幼儿来玩角色游戏,一名幼儿扮妈妈,一名幼儿扮孩子,"妈妈"这时表演生病了,扮"孩子"的幼儿  相似文献   

4.
《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孩子要尊敬、热爱自己的妈妈,从小就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  相似文献   

5.
目的要求:1.通过幼儿摆弄乐器,引导幼儿在认识乐器的基础上,运用乐器的不同音色编短小的动物故事。2.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3.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启发幼儿用歌声表达出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感。准备:1.各种小乐器。2.各种贴绒动物及一些背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种动人的艺术。幼儿喜爱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歌曲。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有欣赏音乐的机会。如听妈妈唱催眠曲,听收音机、电唱机以及教师、哥哥、姐姐的唱歌等。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在生活中逐渐得到发展。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的歌曲,富有教育意义的歌词,以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感染教育幼儿。幼儿园要重视音乐教学,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品德,增长幼儿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小乌鸦爱妈妈》是人教版第四册第9单元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是一首湖北黄冈地区的民歌,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这首儿歌以拟人化的手法勾勒了一幅深情厚谊的图画。设计理念在新课改过程中,几乎每个教师都对发声练习和分解式训练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所以在近一两年的课堂中,很少看到发声练习,音乐教学又走入了另一种极端的模式。其实,唱歌教学中的气息练习、发声练习是完全有必要的,关键是如何突破旧模式。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以小乌鸦为故事主人公,以小乌鸦学本领及反哺的故事为线索,将气息练习、发声练习、感受歌曲、学唱歌曲、拓展歌…  相似文献   

8.
睡觉     
天黑了 ,星星出来了。小猴子 ,搂着妈妈睡觉。小狗熊 ,抱着爸爸睡觉。小宝宝 ,不要妈妈搂 ,不要爸爸抱 ,眼睛一闭就睡着。〔提示与建议〕怎样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习惯 ,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首儿歌描述了小猴子、小狗熊、小宝宝的不同睡觉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 ,孩子们会把自己和小猴子、小狗熊、小宝宝作比较 ,从而学习独立睡觉。儿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语言简洁自然 ,琅琅上口 ,便于幼儿学说 ,适合小班教学。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 ,教师可借助木偶表演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活动开始时 ,教师可以把这首儿歌编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一边…  相似文献   

9.
沈紫霞 《学前教育》2011,(11):26-26
在学唱了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后,我布置了一个回家小任务——把歌曲唱给妈妈听,还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要求妈妈记录下所做的事。  相似文献   

10.
爱的回报     
记得一批新生刚入园时,我曾教小朋友念过一首《幼儿园像我家》的儿歌,其中有两句是:“老师说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刚刚入园的孩子很不理解,他们会好奇地问我:“老师怎么会是妈妈呢?”看来要想让幼儿把教师当妈妈,首先教师要把幼儿当自己的娃娃。又有一回,我教小朋友一首歌曲《小板凳》。歌词大意是:“小板凳,真听话,跟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请妈妈快坐下。”这首歌曲的歌词单调、重复,曲调中的拖拍太长,孩子不太好掌握。我反复教唱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一种融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全体艺术,运用音乐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途径.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被学习歌曲、名曲欣赏、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等禁锢成一个死板的模式,总是幼儿围着教师转.虽然目前在音乐教材、教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音乐教育片面重视技能技巧的观念仍然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2.
打破课与册的界限,围绕主题重组教材,能否强化音乐审美体验?对此,我作了大胆的尝试。一、情境再现镜头一:学生们有的闭上眼睛轻轻左右晃动身体,有的做小宝宝甜睡的姿态,有的学着妈妈抱宝宝有节律地晃着身子……二年级学生一边听着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一册教材中抒情优美的摇篮曲《小宝宝睡着了》,一边做着与音乐情绪内容相关的律动,和小乌鸦一起体验躺在妈妈怀里温暖的感觉。镜头二:学生扮演的小乌鸦展开翅膀,听着欢快活泼的四册教材《小乌鸦,爱妈妈》歌曲旋律,有规律地学习飞的本领,学着到草地上捉虫,按节奏××……发出吃虫“嘬嘬”的声…  相似文献   

13.
学习内容:根据小学音乐第五册《小乌鸦爱妈妈》提炼。学习目标:通过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悟爱;通过爱妈妈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爱;通过现实生活的交流让学生发现爱;通过爱的呼唤让学生奉献爱。学习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爱心、情感教育,使之感悟、体验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处理《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并从中受到启发,使之呼唤、奉献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具准备:歌曲《天亮了》、故事背景音乐《怀想》、范唱歌碟、钢琴、大歌单、头饰、打击乐器、自制课件《爱的呼唤》、歌曲《爱的奉献》相关电教设备。学习课时:一课时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14.
艺术课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方面在内的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的人文课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性格。一、艺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为总目标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培养人们高尚道德品质、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少年儿童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一首《我才不带你》,使多少小朋友懂得了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学习也是如此。一曲《小乌鸦爱妈妈》又使学生体会到了对妈妈同样要给予关心,通过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画…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已将游戏列为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唱游教学方法就成为摆在广大音乐教师面前一道亟待探索的课题.在本文中,笔者拟以儿童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律动游戏教学为例,来阐述自己对于音乐游戏教学的认识和心得.  相似文献   

16.
【提示和教学建议】歌曲描述了小乌鸦外出找食、喂养年老体弱的妈妈的情景,赞美了小乌鸦爱妈妈的感情。整首歌曲由节奏相同的乐句组成,歌唱时犹如叙事似的平稳、亲切。叙事性的歌曲,歌唱的速度可中等偏慢些,为了表达出小乌鸦爱妈妈的亲切感清,演唱时要连贯,音量要偏小些。如何正确地运用和控制呼吸是唱好这首歌曲的关键。我们可把让孩子理解和体会歌曲的内  相似文献   

17.
1.分解课文内容。《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歌曲。歌曲采用了叙事性手法,记述了乌鸦反哺的感人故事。歌曲为单乐段四乐句,六声宫调式。旋律音符多采用同音进行和三度、四度跳跃音程,并呈逐句下行;句式节奏“(?)”由密到疏,呈等比例时值逐渐舒展而贯穿始终。三段歌词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教学重点是: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知道爱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是付出和奉献,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  相似文献   

18.
小鱼的梦     
教材提示与教学建议 这首安静、优美、颇具幻想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鱼的梦境。它可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美,并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适合中、大班幼儿欣赏活动用。 在请幼儿欣赏歌曲前,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谈一谈梦,让幼儿初步积累一些对梦境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准备彩色纱巾、星星头饰及小鱼服饰,并画一幅有海边夜景的图画做背景,努力为幼儿创设歌曲中的氛围。 第一遍,可请幼儿安静地倾听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引导,灵活教学,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让幼儿愉快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精心选材,激发幼儿"愉快"学唱的兴趣幼儿是否喜欢唱歌,与一首歌曲的选材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有的放矢地选择歌曲,应从歌曲的难易程度、节奏、内容、意义等方面仔细考虑歌曲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地域特性、主题内容等,是否能激起幼儿参与唱歌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如,中班歌曲《我的好妈妈》《理发店》节奏  相似文献   

20.
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有助于孩子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上,我选择以幼儿熟悉的歌曲作为途径。因为音乐是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可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控制力等。而选择幼儿熟悉的歌曲,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所熟悉的歌曲,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思想,进而借助于音乐的基本表达手段,在教师模仿与创造相结合的教学引导下,用自己的声音、神态及形体去更好地创造表现。用歌曲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选材是关键。在选材的过程中,要以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