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文言文命题特点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大多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考查比重略大于课外,重在考查考生的文言文基本知识的积累以及独立阅读浅显文言语段的能力。试题的考查点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重点词语的理解、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阅读     
一、考点透视1.课内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主要语段选自于课内文言文中的基本篇目,所取语段比较短小,一般在200~300字左右。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语音、断句、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重点语句的翻译、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主要写法的把握等,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开放性试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在中考中也多以小语段的形式出现,或是独立的语段,或是与课内文相关的语段。主要考查课内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考点与课内文言文阅读基本相同。2.课内文言文阅读从考查形式上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主观表述题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学科中考改革的推进,江西省200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由课内转向课外;2003年又增设古诗阅读,也选用课外文字材料。前者12分,后者6分,两者共计18分,占总分的15%。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失分还相当严重。下面,我就中考古诗文阅读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命题特点1.命题意图:文言文阅读着力考查同学们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材料注释(试题中对课内未曾学过的字词会加以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古诗词阅读着力考查同学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及初步的鉴赏能力。古诗文阅读不考察对词法…  相似文献   

5.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读———解题的基础。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文言文材料拿在手里,由于生疏,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读化。一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一向被视为难点。考生可从打好基础、掌握方法、避免失误这三个方面进行复习备考。下面以2010年高考试题为例,重点讲一讲翻译中常见的失误。高考例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思想是选材于课外,立足于课内,注重考查课内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7.
[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趋势: 一是从选材上看,阅读材料呈现五种形式: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古诗;课内文言文+古诗;课外文言文+古诗.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课内文言文七年级教材涉及较少,大多选自八、九年级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尤其是几篇带"记"的文言散文;其次则是带"说"的文言文;课外文言文所选的则以人物典故或传记为主;古诗词赏析则是课内课外并重. 三是从赋分上看,大致在9~26分之间.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高考对文言文要求的提高,中考试卷也相应地提高了对课内和课外文言文的考查要求,加大了文言文的分值比例,考查内容也由单纯的课内文言文向课外文言文小口延伸.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教材篇目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词句和文章内容的理解,加强对文言文记诵积累的考查,而不是考查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命题更加注重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型、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这是课内选材命题模式求变、求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综观2006年和2007年北京市等18个省市中考(课改区)试卷中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命题。总体情况是:分值在10-24分之间。分值比重在8.33%-16%之间;所选的内容为1-2篇(段),多数是一篇(段)来自课内,一篇(段)取于课外;题量在4-8题之间。4-5题的居多;主观题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命题主要特点是:考查重点由字词释义向整体理解鉴赏转变:注重学生自主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的考查;选文出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比较阅读形式增多。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教材篇目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词句和文章内容的理解.加强对文言文记诵积累的考查,而不是考查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命题更加注重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型、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这是课内选材命题模式求变、求新的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淮安市中考文言文的考查三年迈出三大步:2014年考查两篇课内文言文《晏子使楚》和《送东阳马生序》的比较阅读;2015年考查了一篇课内文言文《出师表》和课外文言文《史记·淮阴侯列传》的一段比较阅读;2016年考查了《小石潭记》和课外一篇《游媚笔谭记》。从考查的趋势来看是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据说2017年中考可能完全考查课外的文言文,所以从考查趋势看文言文复习策略也要跟着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如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目标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要求,各地实验区的中考文言文命题材料已突破教材限制,逐步走向课外。这种改变更强调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使学生从课内文言文阅读的狭窄视野中解脱出来,真正形成文言语感,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在复习迎考时必须调整策略,改变传统文言文复习思路,由单纯识记、积累、理解逐步转变到归纳整理、注重联系上来,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考查方向根据课标精神,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向是掌握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或用…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永远的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必不可少的大餐。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2010年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成了备战中考的广大师生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一、命题范围(一)从命题材料的选取看文言文考查的阅读材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课内学习过的名家名篇中节选;二是从课外那些  相似文献   

15.
王振国 《学周刊C版》2011,(11):105-105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进行了改革.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即摒弃了以课内文段注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为主的文言文考查方式.启用了对课外文言文语感能力和读懂原文大意.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因此.对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不容忽视。我们教师只有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激发学生对古汉字的热情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文言文课外阅读中,我采用了积、猜、读、论四步指导法。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多以课内名篇为阅读材料,但也有少数省市选取浅显易懂的课外段落,且有由课内向课外发展的趋势,如2002年的江西省、武汉市、厦门市、济南市、吉林省等地都选取了课外材料。从命题形式看,很少有选择题,绝大多数题目需要用文字来解答。从考查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断句,实际上主要考查的是诵读文言文时语言的感悟能力。2.解释重要的文言实词,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3.翻译或用现代汉语说说文中某句话的意思。4.用自已的话或文中的原话简要回答问题。5.重视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6.出现了不少的开放性试题,让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文言文考试正由课内走向课外。题型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不放弃客观题,继续考查重点实词词义、常见虚词的用法,以及重点句子的翻译;主观试题正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占分比例不断上升。这样的命题趋向.给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课内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向课外迁移。学生如何应对中考文言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考点分解《课程标准》"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仍然是考查重点。但中考要体现其选拔功能,文言文阅读,不可能只停留在默写上,词句的解释、语段内容的理解必须考查,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考生必须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梳理、归类,注意表达训练,以适应文字表述题。另外还应当关注考查个人见解的开放题。  相似文献   

19.
综观淄博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考查的形式是一致的,先是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一般出自课内,偶尔也出自课外,出自课外的就有一定难度,这要求考生加强对古诗词积累学习;再是相近内容的文言文对比阅读,一般是课内、课外各一段,有时两段均出自课内;最后是一段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般难度不大,内容比较浅显,也比较容易去做。下面具体结合2007年淄博中考古诗文试卷作以评析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考言阅读的考查方式主要有:课内言阅读,课外言阅读,课内言比较阅读,课内、课外言比较阅读。考查内容主要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背诵默写、言断句、语句的理解或语段的概括和对章的整体把握以及其他一些理解运用方面的开放性试题。近年来,中考言阅读比较注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感和对言词语的理解,注重将言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整体上考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命题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