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镜头一:一个漂亮的金发女郎,身穿中国工人的蓝制服棉袄,用锉刀在认真地“改造”着一块木模。镜头二:她推着自行车,随着人流,走进了一家工厂的大门。镜头三:她在一位老工人家里,与这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有说有笑地品尝着热气腾腾的火锅……这是中央电视台1月25日新闻联播节目中出现的几个面面。解说词告诉我们:美国《新闻周刊》女记者艾鼎德为了了解和反映改革中的中国工人,从1月18日始到武汉汽轮发电机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她工作在车间班组,吃住在工人家里,实行了名副其实的“三同”。艾鼎德的“房东”说:“我过去从来没在家里接  相似文献   

2.
三四十年代,在人们为“娜拉出走”而叫好,为这一妇女解放的勇敢行动而欢呼的时候,鲁迅先生却发人意外地提出:“娜拉走了以后怎么办?”无疑,相对于出走,娜拉走了以后的问题更加深刻,更令人深思,也更触及实质。作为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同样不仅要报道“娜拉出走”的新闻事实,更要学会分析、研究娜拉走了以后的事件本质。 华人学者赵浩生说过:年轻记者要“跑”新闻,写新闻;中年以后要“想”新闻,写新闻;到了老年,  相似文献   

3.
某工厂分房的方案张榜公布了,职工们把它围了个水泄不通。总装车间的工人小胡使劲挤到榜前看了又看,在上百个名字中就是寻觅不到自己的名字。这时,忽听厂工会主席老刘在向大家解释:“由于僧多粥少,这次分到房子的工人都是十年以上工龄的,其他同志只好往后排了……”小胡不听还罢,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挤到工会主席老刘跟  相似文献   

4.
报载,大连市大窑湾举行一期工程4个泊位竣工典礼时,几位工人找到记者,对现在经济建设报道中很少提及工人表示不满。他们说:“这竣工,那剪彩……官儿的名字一大串,没有咱工人的份”。因而要给记者“提个醒”:写稿时“千万要把咱工人捎上一笔。”希望记者写稿时“千万要把咱工人捎上一笔”,这话说得何等意味深长!一是说前些年,记者写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5.
说话或写文章,故意扩大或者缩小人和事物的原样儿,来强调其某种特征,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夸张。 在新闻标题制作中恰当地运用夸张,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表达爱憎,增强新闻标题的感染力。比如《羊城晚报》(1990年7月20日)消息标题: 广州橡胶六厂八百工人 盼喝自来水盼到“颈都长” 盼喝自来水盼到“颈都长”——这生动形象的夸张手法,仿佛使读者看到了八百名工人伸长了脖子等水喝的情景。地处广州西郊横沙岛的广州橡胶六厂,由于多年供水管网不通,八百多名职工喝珠江的混水喝了二十年。一九八九年,自来水干线修到厂门  相似文献   

6.
“多瑙河,蓝色的河,和平的河,全世界人喜爱的一条河。但在1999年4月1日清晨,北约向河中扔下了两颗罪恶的炸弹。……多瑙河忧郁地流过这片土地,滔滔河水带走了人们的泪,但北约的滔天罪行是永远冲洗不掉的。”许杏虎———虎子,此刻我在飞驰的列车上,听任无情...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11日,“2013秋季周口大型房车联展”已闭幕两天。“请抓紧通知商家拆卸展厅,把桁架拉走。”11日上午一大早,组委会再一次接到河南省周口市体育中心的电话。“这一次展会搭建展厅70个,周口市区所用的桁架全部用完,另外还从县(市)租来桁架,再加上近期的天气原因,所以展厅的拆卸工作量大。”现场正忙着拆卸展厅的工人说。  相似文献   

8.
1985年2月,我到一家改革成果卓著的大厂采访。这个厂由于大胆重用了一批干部,尊重知识和人才,锐意改革,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厂真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在我采访了这个厂的厂长、党委书记和其他一些干部后,我又召开了两次工人座谈会,收集了不少新的情况和数据。对于这个厂的历史,我也比较了解,但总感到采访中还缺少点什么似的,于是决定到车间里去采访工人。在机器开动、紧张操作时,随便找岗位工人采访,会影响生产,也不安全,工人也无暇回答提问。但在机器维修或上下料的间隙中,还是可以采访的。当我到一个车间的机器旁,向工人说明自己的记者身份和来意后,没想到,立即就有二三十位工人自动围过来,有男工、女工、青年工人和老工人。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急切地向我谈了对工厂领导干部的意见,谈了企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些批评意见还相当尖锐、激烈。有的工人对我说:“前一阵听说来过不少记者,但只在楼上找干部谈,不找我们工人。你下来听听普通工人的意见很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时代气象万千多姿多采,我们的祖国丰富、生动而又神奇。面对着这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我们广播剧艺术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向广大听众展现广播剧这一声音艺术的无穷魁力,敏锐地、鲜明地、深刻地反映这个伟大时代。我们长期植根于北疆黑土地上,不懈地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悲壮的命运历程30多年前,中国人就知道在松辽平原上,在新兴的石油城大庆有了个王进喜——王铁人。他那“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迈气概影响厂几代人。铁人的艰苦创业史,“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相似文献   

10.
我从去年初开始学写新闻稿以来,已经在各级报刊发表二十七篇“读者来信”。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抓住社会上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做到一事一稿,力求使“来信”稿内容有针对性,这样的稿件,群众喜欢读,而且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去年初,我厂不少工人不愿签订承包合同,原因是前年签订承包合同时,领导把上交利润指标规定好,工人在承包合同上签上名,厂领导就甩手不管了,让工人自己找活干,工人们普遍意见很大。我就写了《工人要求企业领导找活干》的读者来信,投寄给《塔城报》。这篇稿件发表了后,厂里很多工人都争着看,不少工人同志说:你这篇稿件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看到某报批评一个单位产品质量低劣的报导,讲得有根有据,颇有说服力,但是,没过几天,同是这张报纸,又发了一篇这家企业如何改进质量的报导;有一次,一家报纸刊登某厂不重视安全生产的稿件,只隔了一个星期,该报又登了这家厂的厂长深入车间,与工人一起研究如何加强劳动保护的照片……。类似这种情况,只要做个有心人,在报纸、刊物上是不难发现的。可以说,凡是锐利的批评稿以后,十有七八,过几天就会有对同一单位的表扬稿。  相似文献   

12.
<正>在沈阳玻璃厂有一位技术全面精湛的工人——沈延刚。由于他善于钻研技术,多次攻克难关,为企业、国家做出突出贡献,被誉为沈阳玻璃厂的攻关能手、玻璃炉窑设备专家,并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沈延刚,1934年出生,由于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一天书,16岁便进入沈阳玻璃厂工作。沈延刚进厂后,害怕自己文化水平低影响工作,开始积极上夜校、学知识,充实头脑,并为自己设定了努力方向:做一名优秀的复合型技术工人。沈延刚进厂学习的师傅是当时厂内磨齿技术出名的一位技师,工作要求高。沈延刚感到遇上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人在改革中得到实惠》(见9月16日新华社新闻稿)一稿第二段说:“他俩是重庆特殊钢厂工人。在八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的工资总和从一百零八元增加到目前的三百二十多元,提高了三倍。”这句话从语法上讲不通,从内容上看意思不清,其实是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杨震河同志去闽北林区采访,拍摄了一组反映林区流放木材的照片——《险滩恶浪只等闲》。这组照片,真切、生动,扣人心弦,使人看了犹如亲历其境,久久不能忘怀。它不仅向读者展现了闽北林区的放筏工人在激流中流放木材的惊心动魄的情景,更可贵的是它有力地揭示了放筏工人藐视困难,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面貌,颂扬了他们在向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三月五日,我们携带了新华社摄影部最近几年来(特别是一九六四年)的一些发稿照片和反映第一机床厂生产建设的资料照片,到北京第一机床厂去展览,征求工人的意见。在厂工会的帮助下,我们还和工人一起举行了一次座谈。会上,工人们各抒已见,发言十分踊跃。现在,我们把他们的意见整理如下: 孙連涛(装配车间工人):这些照片,在我们工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出门上街,刚一踏上公共汽车,就听到一位年轻的乘客向身旁的同伴感慨:“现在的报纸尽在骗人!”笔者听后,为之一震。我想,必定事出有因,就认真地听起他们的闲聊来。原来,发出感慨的是一位青工。前几年,他所在的企业决定选送十几名职工上电大、职大学习,但个别厂领导却利用职权,把自己当工人的子女以及关系户的子弟送了出去,学成归来,又全部转为干部。这事在职工中影响较坏,事后好不容易才被人们渐渐淡忘。不想,最近某报又重提这事,并且上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说他们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从前几年起,就先后选送了多少名工人上大学深造,又  相似文献   

17.
正简直像是黄浦江、苏州河一样,它长久地流淌在上海这一座城市的记忆里。虽然对于上海而言,它充其量只是一片水花。它,是上海人的咖啡情结。有史实为证,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德胜咖啡行,也就是后来的上海咖啡厂,1935年4月已经坐落在静安寺路(如今的南京西路),"上海咖啡"不仅是咖啡的品牌,也是上海咖啡情结的引领者。顺便一说,"文革"后期开始流行的"福"牌乐口福麦乳精,也正是上海咖啡厂的  相似文献   

18.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中国报协方面近日提供的消息称,经济日报社社长武春河、工人日  相似文献   

19.
1925年上海发生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担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虞和德(字洽卿,以字行)代表上海资本家阶级在这期间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他在运动中的表现贬多褒少,他久道很多不公正的非议,本文根据可靠的史料,重新讨论这一问题。一、组织“五卅事件委员会”合乎情理,并非“破坏”运动1925年5月15日,上海口资“内外棉”纱厂七厂(今上海国棉二厂旧址)发生劳资纠纷,日籍职员开枪打死我国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人,激起纱厂工人罢工抗议。5月30日上海各大学的学生在公共…  相似文献   

20.
一位被400名工人燃放鞭炮抬进来的企业家,由于触动了改革深层的分配制度,三个月后差一点被工人赶出厂门。《长江日报》抓住这一巨大波折发起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改革阵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