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 国统区的革命进步出版工作者, 为冲破国民党反动政府严酷的文化专制统治,曾与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国统区的这支出版大军,在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的领导下,与解放区的出版大军紧密地遥相配合, 共同为建设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而努力奋斗, 付出了代价, 立下了功绩。国统区革命进步出版工作者百折不挠的斗争史实,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作者根据丰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出版史上这段斗争的历程。专此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青年建立了"民协"、"民青"、"新青"等秘密组织,这些秘密组织以及以爱国民主青年为核心的革命进步团体,成为国统区群众运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青年建立了"民协"、"民青"、"新青"等秘密组织,这些秘密组织以及以爱国民主青年为核心的革命进步团体,成为国统区群众运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刘晓慧 《新闻通讯》2010,(12):59-60
抗战时期,中国两级对立的新闻事业步入一个共处与斗争并存的阶段。共产党的报刊在国民党统治区利用共处进行斗争,利用斗争求得共处和发展。《救亡日报》(1937—1941年)(以下统称“救报”)就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份报纸。  相似文献   

5.
孙恺 《档案与建设》2021,(10):73-75
1946年5月,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至南京,对内称中共中央南京局,继续与国民党进行和谈,并领导国统区党的工作.在周恩来、董必武的直接领导下,中共中央南京局成立了资料组(即情报组),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为中共在和谈中赢得政治斗争的主动权,为党中央在解放战争初期制定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斗争策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于1938年12月中旬到达重庆,出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那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同时在两个区域内进行:一是建立了民主政权,拥有自己武装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二是国民党政权直接控制的区域,即国统区。党在这个区域面临着比敌后抗日根据地更为复杂、恶劣的斗争环境。周恩来是我党在这个区域中开展斗争的组织和领导。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他率领南方局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领导整个国统区进行了长达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不朽的历史贡献。南方局时期(1939年1月~1946年5月)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最为光辉的篇章。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南方局时期周恩来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上海市新闻学会邀请上海新闻界专家、学者、教授和部分新闻单位负责人聚会,研究、商讨编写《上海国统区办报经验》丛书(暂名)的问题。大家为总结、研究国统区办报经验,以促进新闻改革出谋献策。与会同志指出,上海在解放前是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激烈斗争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也是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  相似文献   

8.
王国梁 《兰台世界》2016,(10):115-116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国统区的"战时体育"以及根据地的"红色体育",虽然在不同的政治目标与发展方针下各自形成一套体系,但是在当时它们都拥有着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保家卫国、团结抗战,其都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当时社会的发展格局以及严峻的抗战形势,针对国统区和根据地的体育事业发展状况进行概括、研究、分析。重点从国统区和解放区社会民众体育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灾难深重的祖国大地上,相继发生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五年解放战争。在这关系重大的历史时期,位于四川东部的重庆,作为国统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是一个风云迭起,斗争剧烈的大舞台,而舆论阵地则  相似文献   

10.
将近代以来宁波的新闻事业分三个历史时期进行探究。1854年至1918年是宁波创立近代新闻事业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中,在甬外报的创办、宁波人自办报刊的发轫与辛亥革命前后宁波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出现,构成了这一时期宁波事业发展的主线;1919年至1927年,宁波的新闻事业与当时高涨的革命形势一样,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新气象,宁波的新闻事业由此迈入了兴盛期;1927年至1949年,国共两党各自发展新闻事业,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抗日战争中斗争、合作。与此同时,宁波民营新闻事业在政治、经济社会的搏弈中,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1.
解放区出版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统区反查禁斗争的开展。抗战爆发,革命队伍扩大,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作为传播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党的出版发行工作,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重视。1939年6月,党中央建立中央发行部,明确规定了要把党的出版物,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的大后方去,扩大党的影响,教育广大群众,壮大革命队伍。党的对外出版发行的实体机构新华书店,在抗日根据地创办书店,同时和新华日报社以及一些进步书店,建立起业务关系,从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发行网。凡是延安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关于宁波的报道,建构了宁波良好的政府、经济、文化、社会和市民形象,提升了宁波"国际港口"和"东方文明"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报道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宁波可以通过补齐城市形象短板、提高宁波地方媒体报道受关注度、加强报道策划等策略,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形象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范长江在桂林主持"青记"和"国新社"的工作,期间发表了一系列新闻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内容丰富,指导性和针对性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时国统区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秧歌运动"兴起于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随后辐射到其他解放区和国统区。总体来看,运动先后经历了孕育期、兴起期、深化期以及延续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22日,《现代金报》登陆宁波,正式创刊。宁波报业的竞争大幕真正拉开了!《现代金报》给宁波报业带来了什么?竞争不可避免宁波古时简称"甬"。"甬"字是大钟的象形字,覆钟是稳定的象征。这也算宁波先人崇尚稳定的一个例证。"海定则波  相似文献   

16.
《新华日报》在抗日硝烟中诞生。从创刊起,中共中央就明确了其宗旨是反映党的一切政策。在当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新华日报》肩负着党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宣传报道,一直牢牢占领着国统区的舆论制高点,发挥了思想向导的巨大作用。毛泽东为此曾高度评价《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相似文献   

17.
李理 《国际新闻界》2012,(4):107-112,126
本文从范长江对《大刚报》这张民营报纸的评价出发,梳理范长江与《大刚报》以青记和国新社为沟通桥梁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舆论宣传斗争的策略是将报刊宣传与统战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以《大刚报》为例证聚拢民主进步分子,以及进步势力对报纸的渗透和掌控。着重分析范长江对《大刚报》评价"合作社性质的民间报纸"的原因,从合作社的由来和发展两个层面归纳《大刚报》合作社性质的特点,即权威力量的转换和不结盟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宁波革命老区行》大型新闻行动研讨会01今年7月底至9月中旬,宁波之声FM92.0精心策划推出了"走转改"大型广播新闻行动——"宁波革命老区行"。宁波之声和宁波广播协作联盟成员台的50多位采编播人员,先后分7路深入革命老区蹲点采访,踏访了60多个乡村,采访了100多位老区干部群众,采写了38篇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创下了宁波广播史上单一新闻行动参与采访人数最多、下基层持续时间最长、探访偏远乡村最多的纪录。整组报道既充分体现老区的革命史实,又真实记录现实的最新变迁,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在宁波的生动实践,为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后,中共各级组织在浙江国统区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进行了全方面、多层次的报刊活动。浙江国统区中共报刊活动为整个国统区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密度最大,也为其它地区所罕见。中共在浙江报刊活动的开展,是因为中共党组织的重视、有国共合作的平台、扎实的群众基础。中共的报刊活动促进了浙江抗战事业的发展、中共在浙江影响和组织的扩大。中共在浙江国统区的报刊活动既有浓厚的浙江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全国意义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伪装书是指将出版物的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进行伪装,以掩盖其真实内容的书籍。伪装书在革命年代常被作为一种斗争手段使用。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出版机构,为了对抗国民党政府对进步书刊的追查与禁止,将宣传共产主义的书籍、中共领导人的著作、党的文件、时事评论以及重要事件真相以伪装封面、变换书名及伪托出版社等伪装书形式在沦陷区与国统区出版发行,是权宜与机智之策。本文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版的伪装书为中心,加以述录,展现其历史与文献价值;同时,也体现出革命年代政治斗争的曲折性与多样性,以及坚持斗争的文化战士们斗争水平的高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