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既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平台,也是传播主导意识形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政治平台。而"两课"教师,更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深刻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壮华 《广西教育》2014,(21):54-54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由"会学"到"创新"的培养目标。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现代教育质量观认为,一节有效的课,并不是教师单纯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多少个“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让学生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有政策的指引,建立和完善培养机制。通过统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完善"双师型"教师的人才引进制度、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需要解决行业背景短缺、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和培养缺少政策支撑等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通过探索关于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双师型"教师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探索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标准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等途径来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岐国仪 《考试周刊》2010,(39):30-31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新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这是一股教材改革的春风,凭借这股"好风",将塑造学生人格魅力的风帆扶上"青云",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因此,在新课改中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小学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引导、培养学生,使其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是小学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这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本主要论述了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地位以及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教育和培养青年教师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端正教学思想、注重教书育人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校企协作是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政府、企业、学校、教师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构建多元保障机制。为此,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完善政策法规,确定经费来源,建立协同机制,修订资格标准与健全激励机制等,实现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组织、法制、经费、管理、目标、动力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与经济发展河南师范大学李炳全,朱华北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我们学校更是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走进临洮二中,墙壁,花草,树木上展示的各种名言警句都在激励和渗透着我们每个人的身心。身为明德初级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更是秉承了我们的校训:"润德启智"的理念,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效能"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效率、"教"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学"的效率、"学"的能力和水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能,需培养理想的教师性格、较高的教师素养、规范的教师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设良好的物质教学环境和心理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村实用性人才,培养"留得住、用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村级管理者、农民致富带头人和农业技术应用带头人,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阐述了荆楚理工学院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过程取得的一些成绩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情感教育、情感激发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1.实施中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能力推动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中学生在年龄、生理、学习、认知等各个方面都有自身的特征,作为教育者的中学教师,要对中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中学生是学生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除了身体生长快外,更主要的表现为求知欲极大增长,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性格初步形成和思维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较前期有明显的发展;而从人的素质构成看,如果说人的素质主要由健康素质、文明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组成的话,那么,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健康素质的提高和文明素质的基本形成。"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全面推进中学素质教育,关键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15.
谈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李海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本文就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学规律,认真研究学生特点,正确处理好"史"和"论"的关系;处理好培养学生理论基础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系;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中控制与反馈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起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刘茹 《考试周刊》2011,(39):192-193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分段模式、主辅培养模式和厚基础、宽口径混合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太成熟,为解决其两难性问题,应兼顾"自主"与"嫁接"。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师的课程结构模式,是指科学教师培养中普通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以及教育专业课程的组织与协调方式。在阐述了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科学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学教师培养的实际,提出了科学教师的培养应实行分段培养和组建多样化的见习师范学校与职业发展学校,确立"以学校为基地"的科学教师培养方式,与普通中小学之间建立广泛的"伙伴合作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担负着培养四有人才的艰巨任务,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种合格的人才,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才能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20.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和保障。必须正确认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积极探索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促进高职院校发展,使其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