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当今翻译界,尤金·奈达和德国功能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著名的美国语学派翻译大师,其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更是影响深远。然而,"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目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is based on famous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aiming to analyze the necessit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the Chinese cuisine names translation and propose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3.
With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re are booming markets for the film and film translation.Eugene A.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by many translators since it was born.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o some research on E-C film subtitling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With two films of Inception and Kung Fu Panda as examples, equivalence should be realized at the morphological, the syntactical, and pragmatical level.  相似文献   

4.
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功能对等的翻译要寻求原文同译文在语义上的最切近和语体上的自然对等。旅游文本的翻译注重文化的交际和传播,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到译文的功效。本文主要分析了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原理,结合甘孜州旅游文本的功能特点,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作为甘孜州旅游文本翻译指导理论的可行性,提出了译文行文自然,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语义优先,自然对等和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反应相似的三大翻译原则及标准,并采用释义、类比和改译三大具体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有关“吃”的惯用语异常丰富,要介绍中国的“吃”文化,就要依靠翻译。基于翻译的这一功能,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该惯用语的翻译可以做一详细的探究,以便使西方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以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为载体,探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词类”和“核心句”观点在考研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根据其理论,认为“词类”可以取代传统语法中的“词性”;“核心句”可以帮助考生克服句法的束缚,考生在某种程度上使用有别于传统语法的划分方法,将晦涩难懂的翻译命题拆分简化.从而翻译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7.
奈达的翻译等值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和商务英语的特点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商务英语翻译中在词汇、句子和语篇方面能够实现意义和文体的等值,并提出了可以采纳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蒋娟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3):101-103
商标的翻译过程不受句子、段落、篇章等较深语言层次的影响。然而,由于功能上的特殊要求,牌名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复杂的现象,也需要运用翻译理论和原则加以指导。可以说在一切翻译理论中等效原则,最适用于牌名翻译的方方面面。在等效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直译法,音译法,意译法等方法来提高品牌名称翻译的质量,增强译名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目的论”和美国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奈达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论”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本文试从两者的“同”入手,着重谈二者的“异”。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旨在说明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后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后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西方翻译等值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等值问题一直是现代翻译学中的重要议题,西方语言学翻译派对等值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但国内外围绕它进行的讨论也始终没有停止过。本文综述了西方翻译等值研究,认为翻译等值并不是指原文与译文的绝对对称,而是在某些层次,一定程度上的对应。对翻译文本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讨论,等值将始终是原文与译文关系中的中心话题和重要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1.
In drama translation, both performability and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 should be given adequate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applies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analyzing Thunderstorm, the English version of Leiyu, a famous Chinese play, converting som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original into their English equivalents on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stylistic levels without affecting the performability of the drama.  相似文献   

12.
沈薇菁 《海外英语》2012,(18):171-172
该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入手,阐释了其对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翻译的影响,探讨了如何在英语广告双关语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3.
翻译等值主要是指语义等值。由于文化差异及表达习惯等等,要做到语义完全等值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翻译时尽可能地考虑各种因素,采取适当的策略,就有可能达到最大程度的语义等值。  相似文献   

14.
黄莉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5):51-53,31
奈达的"功能对等"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特别是目的论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发现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突破与发展,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外贸易交流日益紧密,商务翻译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结合商务信函翻译实例,简要分析了商务信函英语的语言功能和文体特点,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信函翻译中的运用,从而以期展现对等理论在商务信函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侯涛 《高教论坛》2007,(4):127-128,146
翻译理论之等效翻译、交际翻译、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化翻译的发展反映了现代翻译的文化导向,英汉/汉英科技翻译的指导标准日渐清晰.本文例析具体科技篇章的语篇翻译问题和方法,指出科技翻译过程的话语翻译本质和译者有目的的跨文化语用过程.采取该方法进行科技翻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灵活运用翻译的标准、技巧,并改善学生语言交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卡特福德翻译等值论中的翻译的转移及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1960-1970这10年间,等值成为大多数翻译理论的中心概念.卡特福德在他的专著<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曾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翻译的转移"是该书的章节节选.本文主要围绕这篇文章对卡特福德的理论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层次转移"和"范畴转移",探讨和发掘卡特福德的翻译思想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翻译过程中文化形象处理的四种方法:1、保留形象 2、替换形象 3、增加形象 4、取消形象,以论证功能翻译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探讨分析“兼用”和“轭式搭配”的翻译,因为“功能对等”强调受众效果,即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能得到近似的、同等的理解与领会。“兼用”和“轭式搭配”修辞是语言精妙的组合,能产生强烈的感情,且带有浓厚的源语特色,对于它们的翻译多是近似的,不能复制到归宿语中去。  相似文献   

20.
李权东 《海外英语》2012,(1):144-145,166
功能翻译理论以现代语言学为基础,应运二十世纪日益频繁的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对传统翻译研究和服务提出全新挑战的时代背景而生,功能学派也因此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支主力军。功能翻译理由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构成。在功能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目的论的适用性备受批评和质疑之际,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原则,以完善功能理论的不足,但该原则却缺乏切实的可操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