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海燕 《海外英语》2012,(8):199-200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one of Thomas Hardy’s most famous novels.In this novel,the heroine,Tess,is figured with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beauty.She possesses all of praise-worthy qualities of labors:pure,industrious,responsible,brave and fortitudinous.And Tess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exceptional woman character in literary history.However,the life of this pure woman is tragic.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xternal reasons and internal reasons that results in the tragedy which she is changing from a girl with beauty and pureness to a young lady with muddling along and giving herself up,at last she walks to the execution ground.From all the points mentioned above,we can better and deeply understand Tess and her tragedy,and we can know the root of the Tess’s tragedy is the evil capitalist society at that time.  相似文献   

2.
赵君 《海外英语》2012,(17):204-206
以《德伯家的苔丝》的故事梗概为源头,从原著作者的创作思想以及创作意图的角度剖析了苔丝短暂一生的悲惨遭遇,并结合作者所描述了场景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道德制度、性格特征对苔丝悲剧命运造成的影响。苔丝悲剧中,她的每一次看是偶然却是必然的转折,都使她向毁灭的深渊坠落一层。这些都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但一连串的必然性正是作者揭发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Tess of D'Urbervilles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famous tragedy work of the British writer Thomas Hardy. In this novel, the main character, Tess, is a tragic figure. The tragedy of Tess is not accidental.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ragedy of Tess as a wom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y. It is important to strive for economic independence, equality of love and marriage for woman like Tess. Similarly, in the modern society, if women want to maintain equality with men, they must keep themselves independence in economy fi rst, instead of relying on men.  相似文献   

4.
哈代在其作品《德伯家苔丝》中,以生动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美丽善良的社会底层的少女苔丝的形象。本文通过对苔丝在短暂生命历程中不断追求自由爱情和婚姻、并与冷酷的社会和腐朽的道德进行着不懈抗争以及不可避免地遭遇悲惨结局的分析,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爱情的扼杀和对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5.
从美学的角度,对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的悲剧意识进行解读和论述。《窗》的悲剧,是“社会群体的悲剧”、是“生存状态的悲剧”、是“人生哲学的悲剧”。这种独特的悲剧意识、深沉的悲剧力量,成就了小说的不朽价值,确立了它在人类悲剧艺术史上的应有地位。但《窗》在揭示人类社会悲剧的永恒性时,却过多地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因而使读者没有看到这种悲剧性的价值所在,没有看到这种悲剧当中的光辉魅力。  相似文献   

6.
尤三姐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悲剧人物,两个人物的悲剧都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同时也是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针对《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从苔丝的悲惨遭遇到最后遭到的不公平审判,本文提出了资产阶级根源和经济根源、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以及伪善的宗教和不公的法律等三个观点,并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从中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统治时期的社会黑暗。  相似文献   

8.
万菲 《海外英语》2012,(16):191-194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the masterpiece of English literature.Thomas Hardy,the author of this book,describes a tragedy of a peasant irl:Tess.This thesis trie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Based on analysis, there com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the sex discrimination in society.The solution to this unfortunate story is to achieve a real equal status between men and women.And this may finally rely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相似文献   

9.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以描写具有典型性和必然性的悲剧为主要特征,其中女主人公苔丝完整、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悲剧观。哈代的悲剧观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悲剧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必然性和彻底性,性格与环境、意志与命运是构成悲剧性的两对基本要素,弱小人物受难是悲剧的主要内容和描写对象。哈代通过苔丝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悲剧的艺术价值、审美深度和社会意义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对苔丝的悲剧命运进行了解析,认为在构成她的悲剧当中,克莱尔的冷酷无情、苔丝的爱情至上观、维多利亚时期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抑,是造成女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乡村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德伯家的苔丝》呈现的乡村特色及传统文化氛围,探讨影响苔丝多舛命运的成因,并通过解析乡村文化对苔丝及其悲剧命运的影响,说明苔丝所表现的纯洁善良、勤劳勇敢、豪迈率直的性格、以及对幸福的不懈追求、为家人的牺牲精神乃至其宿命论思想和传统道德观念,无不受到乡村文化的极大影响,是乡村文化促成了苔丝的性格特点和酿成了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通过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人物与环境的悲剧性冲突。在这些悲剧作品中,哈代也批判了法律的不公。本文主要探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表现的哈代的法律意识。哈代通过苔丝的悲剧对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严肃的审视,控诉和批判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法律,尤其是批判了婚姻制度、财产继承制度以及刑事审判制度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3.
陈晨 《海外英语》2012,(12):191-193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Tomas Hardy’s masterpiece,was published in 1891,marking a turning point in Hardy’s literary life.This essay attempts to analyz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n the light of Ecocriticism and seeks to throw a new light on this novel.Through a clos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ss and nature,the essay interprets the process of Tess’s tragedy as the in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Alec and Angel.In this way,this thesis tries to provide a fresh perspective that may enable u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novel.  相似文献   

14.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代表作之一。《苔丝》写的是一个美丽、纯朴、天真的农家少女在家庭窘境与社会传统习俗的双重挤压之下,通过和亚雷、克莱尔两个男人的爱情纠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故事。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小农经济和农民阶级的毁灭,对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本文首先重点讲述了苔丝命运轨迹的三个阶段,进而从性格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政治因素和宗教因素方面分析了苔丝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推销员之死是由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完成的一部伟大的悲剧。它讲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推销员由于自己的梦想失败而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命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他自身性格上的缺陷;美国梦的受害者;一位不称职的父亲。威刺·洛曼的悲剧命运主要原因还是社会造成的。他的死是对社会的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在他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给读者讲述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少女苔丝的悲剧人生.苔丝的悲剧有自身、社会、道德、宗教和法律等方面的原因.分析苔丝的悲剧成因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和情境小说之一。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聪明、漂亮、勤劳而善良的女孩,但最终她却被处以绞刑。从苔丝的生活和命运我们可以看出,哈代对待弱势社会中纯洁少女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作者自身的悲观态度和某些悲剧色彩。从悲观的角度审视托马斯.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我们能更多地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人们对待宗教和虚伪道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历史正剧《苏东坡》首播以来得到观众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将之定性为"悲剧"或许更为恰当。该剧力矫当下影视"回避悲剧"的误区,再现了伟人苏轼最具文化深度的悲剧"宿命":"情本"理想永远领先于现实,却又受制于现实。他要寻找当时社会的具体出路以及人生的根本出路,也就承担了双重的悲哀。中国文化有着最彻底的悲剧意识,那就是"人活着"一切都要靠自己建构并不断被追询。悲剧使人震撼甚至恐惧,同时却激发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与力量,该剧正是再现了传统士人那种毅然崛立的悲剧精神,以此激励当代社会。某种意义上讲,它堪称当代影视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哈代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女主人公——淑,是一个具有悲剧性命运的新女性形象。她的人生悲剧是由多元复杂的因素汇合而成,但对其悲剧的探源却很少人涉足。文章从社会、性格和命运诸方面对其悲剧根源进行溯源,并分析其悲剧的审美、认识和社会批判等方面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德伯家的苔丝》描绘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生活现状。作为男权社会中温顺善良的青年女性,苔丝已经开始觉醒,并且萌生了反抗意识,争取自身独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堕落腐化的文化氛围中奋力保持纯洁的本性,最终却被淹没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以悲剧形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