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耀堃著,凤凰出版社2004年8月版,26.3万字。黄耀堃博士是香港著名的语言学 家,经常参加内地的学术活动和国际学术会议,著有《音韵学引论》、《论锐变中的香港语 文》等论著。本书汇录其有代表性的论文16篇。这些论文不仅涉及音韵学的许多重要问 题,如《切韵》韵目取字问题、《归三十字母例》在韵学史的地位、释神珙《九弄图》的"五音"、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探讨了《韵通》一书的声、韵、调系统,对系统内的部特点予以归纳,对声母和韵母的音值做了大致的拟测,对该书的音韵学性质和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语音是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意义所依附的物质形式。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当然也只有社会性,语音所代表的意义,是由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约定俗成的,是与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历史发展相联系的。语音除了具有社会性外,还具有物理性与生理性。研究语音构成、变化一般规律的科学就是语音学。音韵也称声韵,是汉字字音中声、韵、调三要素的总称。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注重辨析字音中的声、韵、调的科学就是音韵学,也称声韵学。音韵学以语音学为基础,它把语音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研究。汉语拼音方案所列的语音就是现代汉语音韵。  相似文献   

4.
李佳  金慧萍 《兰台世界》2014,(12):151-152
江永,安徽婺源县人,生平将大部分精力致力研究音韵学、理学与经学。博通古今,著述甚多,音韵、乐律、天文、地理均颇有创见。尤精音律音韵,所著《古韵标准》、《四声初韵表》、《律吕阐微》、《音韵辨微》对研究中国乐律学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5.
江永,安徽婺源县人,生平将大部分精力致力研究音韵学、理学与经学。博通古今,著述甚多,音韵、乐律、天文、地理均颇有创见。尤精音律音韵,所著《古韵标准》、《四声初韵表》、《律吕阐微》、《音韵辨微》对研究中国乐律学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音韵学研究》在民国时期开始成为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经典名著,汉语音韵学研究也出现了新的气象.高本汉的著作译成中文之前,其影响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已经形成,自此,传统中国语文学转向现代的语言学.本文将回顾汉语音韵学研究,特别是高本汉汉语音韵学研究及其对于我国音韵学形成与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91年12月,由湖南出版社出版了由吴仲强任主编、吴仲强、谢俊贵、李景峰、宋传山、倪波等9人参与撰写的《中国图书馆学史》一书,她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图书馆学史专著,黄宗忠同志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称赞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中国图书馆学史的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这部开拓性的创新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给中国图书馆学史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国图书馆学学术界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在中国图书馆学研究领域里具有拓荒意义。”对于这一评价,该书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山东图书馆学史,探讨山东图书馆学发展的源流并吸纳其传统思想理论之精髓,对促进山东现代图书馆学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图书馆学史研究》一书从"根""源""流"的视角,首次对山东古代藏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山东古代藏书理论的成熟与完善,以及山东现代图书馆学的确立与繁荣等进行了探讨研究,是山东图书馆学史研究的一部代...  相似文献   

9.
讨论《说文解字》的历史,不得不涉及《说文解字五音韵谱》,而学界对其成书、流传等基本情况尚且缺乏足够的了解。李焘撰写《五音韵谱》,有初稿、修改稿之别。修改稿因内容完整、便于查阅,广为流传,后人甚至以《五音韵谱》为大徐本本身。本文作者曾经全面调查相关版本,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初稿、修改稿体例的不同特点,说明修改稿盛行的原因及其版本在《说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顾炎武在《诗本音》、《易音》中多用小杠标示韵段、指明韵例,与字下注音相比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包括指明同一部而有亲疏、同一声而有亲疏,提示异部字压韵,提示被离析韵字的压韵情况等,不可轻忽。而从小杠的特殊作用中,又可见顾炎武所未曾系统阐明的古音学思想,这些对于全面了解顾炎武上古音研究的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任文博 《兰台世界》2016,(7):134-136
李渔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怜香伴》是其所创作的第一部传奇剧本。本文对《怜香伴》曲词用韵进行了全面的穷尽式的考察和研究,从而总结出《怜香伴》的用韵情况与特点。  相似文献   

12.
周爱萍 《湖北档案》2005,(10):39-39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学问家,精于碑版学、考据学、训诂学、音韵学、舆地学以及目录之学。一部《水经注疏》使我们对他的舆地学造诣佩服不已;  相似文献   

13.
议"图书馆学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学史研究属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然而图书馆学史和图书馆(事业)史概念混淆,间接地影响了图书馆学史研究的发展。本文首先澄清并确立图书馆学史概念,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当前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并在最后给出了推动和加强图书馆学史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曾掀起行政效率运动。倡导书档案改革,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书学、档案学研究的专。许同莘所的《公牍学史》就是其中影响甚大,备受学界青睐的一部。  相似文献   

15.
在目录学史,尤其在版本目录学史上,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是一部相当重要、影响相当大的书目,对它的研究是目录学史的一个课题。我对它的研究有四点粗浅的看法,谨借贵刊就正于同仁。  相似文献   

16.
《昌黎先生集考异》是理学家朱熹的一部校雠学著作,在中国校雠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它在韩愈和韩学研究上同样有着重大价值,同时它也代表和体现着朱熹的文献观、理学思想和其他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鹏 《图书馆学刊》2009,31(6):91-93
《四部正讹》是我国第一部辨伪学专著,在辨伪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关它的研究,历年来学者们主要集中于对其辨伪方法及伪书类型的探讨上。但对其指导实践的“求真”辨伪思想少有论述。作者对《四部正讹》进行抽绎归纳,从其思想内涵、运用于实践的途径等诸多方面,对其“求真”的辨伪思想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闫静 《档案学研究》2020,34(1):4-18
学术史研究对于构建国家学术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促进学科的成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档案学史研究不仅是对档案学术领域、学术人物、学术话语、学术著作、学术传统、学派与师承等“学术成果”的钩沉,更是对这些“学术成果”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意义予以透视后的历史哲学反思。探讨档案学史研究的意义、基础和路径,不仅可深化档案学史的研究内容,还可丰富学术史理论的研究成果,促使档案学人树立一种恰当的学科史观、构建学史意识。纵观国内外档案学史研究成果,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学术史研究路径不仅促进了档案学科的学术回归,同时也为学术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探析我国档案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晴 《兰台世界》2006,(18):20-21
本文在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近20年来档案学史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我国档案学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了重视和加强档案学史研究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序一中国史学史是一门在建设中的学科。从近年发展的形势来看,这门学科还需要历史文献学史、历史思想史、历史编纂学史、历史文学史、史学比较研究等分支学科的建设。关于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可以是断代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可以是对史家、史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